在普天同慶女神節的時候,你還為如何討自己女神歡心而感到煩惱嗎?
面對這個浮華躁動的社會,如何既能不落俗套,不隨大流,又想與女神一起過一個甜蜜心動的時刻,果然又到了咱們「大璞幫幫忙」的時候啦。
當然是調製一杯屬於你和你女神的專屬 雞尾酒(cocktail)啊!
小酌怡情,女神也喜歡微醺的感覺啦。
說起喝酒,女孩子和男生的要求就大不一樣了,大多數男生喜歡追求酒精度和衝擊感(總結成一個字就是「喝」),但女孩子們由於比較細膩,所以普遍喜歡口感層次更豐富的調製酒。
從精緻的Apple Martini到強大的Zombie,有很多知名餐廳或酒吧都提供各式各樣的雞尾酒供顧客飲用。精緻雞尾酒的觀感和體驗定義了享用飲品的人的性格與品位。就像高級啤酒或陳年葡萄酒一樣,雞尾酒可以說不僅僅只是品味上的偏好。
接下來大璞為各位男同胞介紹下全世界女神們最收待見的雞尾酒啦。
10 馬提尼(MARTINI)
Martini,是一種非常時尚的雞尾酒,
馬提尼是一種用琴酒(gin)和苦艾酒(vermouth)調製的雞尾酒,之後會用橄欖或者檸檬皮作為裝飾。
它應該算是知名度最高的雞尾酒之一了,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美國的著名作家門肯(H. L. Mencken)曾說過:「馬提尼應該是美國唯一能媲美十四行詩的發明。」也是007的最愛。
所以不同口味的馬提尼的基底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蘋果馬提尼,Appletini通常用一點檸檬汁做成,並用一片蘋果點綴,以區別於同一杯中的普通馬提尼酒,還有雪梨馬提尼的基底就是梨味伏特加,裡面還要加上西柚汁。
Appletini是深夜主持人Conan O'Brien最喜歡的飲品,並且經常出現在電影和情景喜劇中。
配料表及做法:
1.4份伏特加(Vodka)或是琴酒加上一份苦艾酒調製
2.將橄欖放入雞尾酒杯中,然後將幹苦艾酒、伏特加倒入雪克壺
3.然後滴幾滴檸檬汁就可以了,放入適量冰塊不停的搖晃均勻
4.再倒入剛才裝有橄欖的酒杯中,完成了。
9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
Long Island Iced Tea是一種雞尾酒,它似乎永遠不會過時。用以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龍舌蘭酒四種基酒再加入冰塊、白薄荷酒、檸檬汁等配料調製而成的一款雞尾酒,也可以加可樂混合而成。這是一個人人都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是一個極富有欺騙性的名字。首先,它並不是發源於冰島,而是美國紐約州的一個名叫長島的島嶼。其次,它雖然有著像冰紅茶一樣的誘惑外表,提供了更多風味。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烈酒。烈到什麼程度呢?烈到混合了五種烈酒,有著40%的酒精度,一杯就能讓人沉淪。
與心愛的小姐姐一杯沉醉一杯飛啊。
配料表及做法:
雪克杯裡放入適量冰塊。倒入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龍舌蘭,橙皮酒。擠入檸檬汁(約半個檸檬),加入糖。蓋上杯蓋,搖晃雪克杯約15秒鐘。往高球杯裡倒入半杯冰塊。倒入雪克杯中混合好的酒。倒入可樂。最後放入一片檸檬片和吸管 。8 泥石流 (Mudslide)
泥石流也是一款獨特的雞尾酒,在果味酒稱霸的雞尾酒界可以說是一股清流,簡直讓你欲罷不能。
它的主要原料是咖啡酒(Kahlua)、還有喜聞樂見的伏特加、以及愛爾蘭奶油酒(Irish cream)、牛奶,喝的時候還常常澆上鮮奶油,當然也有人喜歡加上冰激凌。
你可能很熟悉泥石流雞尾酒那個更有名的表哥——白俄羅斯。的確,他們味道上有些相似,但是別因為它的名氣小就以為這款酒還很年輕,其實泥石流雞尾酒在19世紀50年代就被創作出來啦。
和女神來個舌尖上的盛宴。
配料表及做法:
1.1盎司伏特加1盎司咖啡利口酒1盎司愛爾蘭奶油1勺香草冰淇淋1杯冰塊 。
2.將所有原料倒入攪拌機中,攪拌成奶昔狀。
3.倒入颶風杯中,用巧克力糖漿裝飾。
7 蛋奶酒(Eggnog)
一種口感很獨特的雞尾酒,主要原料是牛奶、生雞蛋、奶油,製作方法有點像是打蛋液,所以它的口感很綿密(frothy)
歷史上蛋奶酒(Eggnog)是十七世紀由英國人發明的,據說因為製作需要大量新鮮奶油雞蛋,在沒有冰箱的時代很難保存,只有聖誕節前後天寒地凍才變得容易置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了聖誕老人最喜歡的飲品之一。(難怪聖誕老人比較胖)後來到了新大陸,蛋奶酒更是風靡美國和加拿大。雖然配方千變萬化,不過主料:蛋,奶油,牛奶以及烈酒總是不變。也是《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最喜歡的飲料之一。儘管看起來熱量很高,不過,有什麼比節日更正當的放縱理由呢?
除了這些原料以外,酒也是少不了的,通常用作基底的酒有朗姆酒、白蘭地還有波旁酒(bourbon)
喝的時候,會在酒的表面撒上肉桂粉或者肉豆蔻粉,一定要冰鎮以。
配料表及做法:
1.六個雞蛋(蛋清和蛋黃要分開)2.兩杯牛奶3.半杯砂糖4.四分之一茶匙鹽5.兩杯高脂鮮奶油6.半杯烈酒——美式採用朗姆酒,英式採用白蘭地,「傳統假日風味」採用波本威士忌,墨西哥式則是龍舌蘭與波本威士忌1:1混合……其實只要是烈酒都可以,所以你可以考慮來個中式(笑)
6 瑪格麗塔(Margarita)
又是一款知名度超高的雞尾酒,被稱為雞尾酒皇后,瑪格麗塔的基底是龍舌蘭酒(tequila)和橙皮甜酒,之後要加入檸檬汁和青檸汁,杯口處還要抹上鹽和糖。
瑪格麗塔酒很早就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龍舌蘭酒雞尾酒。自從基本的瑪格麗塔酒被發明以來,雞尾酒的許多其他水果變種被創造出來。
瑪格麗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末或1940年代早期,這個著名的飲料起源的確切位置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主題,墨西哥至加利福尼亞州,蒂華納和恩塞納達之間的地區很可能是飲料的發源地。
配料表及做法:
將酒杯邊緣貼近青檬片,轉一周以溼邊。把酒杯倒置在放了鹽的小碟上轉一周做雪花邊。將冰塊放入雪克壺,然後依次倒入龍舌蘭、君度、青檬汁用力搖晃均勻倒入酒杯中(注意倒酒時不要弄溼鹽邊)。在杯沿插上另一片青檬用來裝飾。5 桑格利亞 (Sangria)
來自西班牙的一款雞尾酒,基本上可以算是西班牙的名片了,其知名程度堪比鬥牛、海鮮飯、睡午覺,
做法是在紅酒中加入切塊的鮮果(chopped fruits)和少量白蘭地(brandy),有時候為了增加果味還會加入橙汁和檸檬汁。
配料表及做法:
檸檬加鹽搓洗外皮。藍莓草莓洗淨,用鹽水浸泡後殺菌後草莓切開備用,檸檬切片。紅酒,檸檬汁和糖混合拌勻,然後放入草莓,藍莓,檸檬片和薄荷。最後把蘇打水加載頂部即可。4 薄荷朱利普 (Mint Julep)
美國肯塔基德比的傳統飲料,Mint Julep,美國南部最具有代表性的雞尾酒。波旁威士忌,加一點水,加上砂糖以及大量薄荷進行調和,一直都是一種非常流行雞尾酒,這款雞尾酒簡單而精緻,在全球各國都贏得了讚譽。
薄荷朱利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晚期。有資料表明,在1800年左右它已成為一種常見飲料。自1938年以來,每年在Churchill Downs消耗大約120,000杯Mint Julep。
配料表及做法:
把薄荷、糖、水放入杯中,並壓碎薄荷葉。將碎冰放入杯中至八分滿。將波旁威士忌倒入杯中,攪勻。最後加上薄荷葉做裝飾。3 海風(Sea Breeze)
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爽的雞尾酒,而且事實上它也的確很清涼。
海風的基底是伏特加,並加入了越橘汁和西柚汁,這不光給了它酸甜適中的口感,也給了它美麗的紫紅色。
和最愛的女神喝著Sea Breeze,感受著濃濃愛意,想想都開心啊。
配料表及做法:
在雪克壺中放入6-8冰塊。將伏特加、曼越橘汁、西柚汁倒入雪克壺中,搖和均勻。最後把調製好的雞尾酒濾入冰鎮的酒杯中,青檸角裝飾,一杯海風就製作完成啦。2 莫吉託 (Mojito)
莫吉託因其新鮮的薄荷味和溫暖的熱帶風情,非常受姑娘們歡迎,就像一杯涼爽的非酒精檸檬水。這是一種青檸+薄荷味的甜味雞尾酒,基底是朗姆酒(rum),裡面不光有青檸汁(lime juice)和新鮮薄荷葉(mint leaves),還加入了蘇打水(soda),既清爽又解渴,酒精含量相對較低。當然也可以使用雪碧或7-up代替蘇打水和大部分糖。準備適當的莫吉託的關鍵之一是粉碎,而不是切割或切成薄荷葉,以解鎖更多的薄荷油,從而增強薄荷味。
莫吉託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86年,當時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艦隊上的人們向當地的印第安人尋找治療壞血病和痢疾的方法。德雷克的小型登船從古巴海岸回來時,帶有現代莫吉託的主要成分。眾所周知,偉大的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最喜歡品嘗清涼的莫吉託飲料。
如果我們的女神是小清新型,這杯莫吉託保證讓她迷上你。
配料表及做法:
把青檸汁、薄荷葉和糖漿放進杯中。用研杵把薄荷葉稍微壓擠一下。加入朗姆酒,然後放入冰塊至八分滿。加一點蘇打水或雪碧進去,用攪拌長匙稍微攪一下(從上往下攪)。放進薄荷枝當裝飾,再插入吸管即可1 大都會 (Cosmopolitan)
Cosmopolitan是一種非常時尚的現代雞尾酒,這種雞尾酒。
這款散發著粉紅少女氣息的果味雞尾酒喜愛它的人群在過去20 - 30年間飆升,大都會的基底是伏特加(vodka)和橙皮甜酒(triple sec),另外還會加上越橘汁(cranberry)和青檸汁(lime juice)
有時候它也被簡稱為cosmo,並且在「 欲望都市」這部劇裡頻頻出現。
飲料的起源尚不清楚,但現代版本的大都會採用精緻的馬提尼酒杯,據說是由佛羅裡達州南海灘的Strand餐廳的調酒師於1985年發明的。無論如何,這款有著完美莫總的雞尾酒配上其精緻獨特的口味有著相當龐大的女性擁戴者。
如果我們的女神幹練,果敢,高冷冰霜型,那麼製作一杯Cosmopolitan會讓她的心融化至水。
配料表及做法:
準備蔓越橘汁60毫升、伏特加15毫升 青檸汁10毫升。將所有材料與碎冰倒入雪克杯。充分搖勻後,過濾倒入冷卻的雞尾酒杯。切橙皮,將橙皮精油擠在酒上。最後把橙皮放入酒杯中作為裝飾即可。最後祝大家都與自己的女神開開心心過好節,過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