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過文章,設置路由器信道,優化wifi體驗。有時候周圍無線信號太多,這樣設置後只能減少幹擾,但無法避免。此時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強自己無線信號。下面我們通過兩個路由器WDS功能無線連接,增強信號,增加無線覆蓋範圍,手機漫遊時,自動切換到信號強的路由器。
先科普一下相關資料:
WDS 是無線分布式系統(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的縮寫,是無線連接兩個接入點(AP)的協議。在整個WDS無線網絡中,把多個AP通過橋接或中繼器的方式連接起來,使整個區域網路以無線的方式為主。
最初WDS用於無線基站與無線基站之間進行聯繫通訊。但隨著無線的普及,無線進入了千家萬戶,WDS已經被應用到家用無線路由器上。通過WDS可以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無線路由器連接起來,擴大無線覆蓋範圍。
WDS具體有兩種應用模式,一種是無線橋接模式,另外一種是無線中繼模式。無線橋接、無線中繼這兩種模式有什麼不同呢?對於家庭用戶來說,使用哪種模式更方便設置,可以獲得更好的無線網絡應用呢?為此需要我們了解這兩種模式不同。
無線橋接通常是一對一的情況,橋接兩端的無線路由器只與另一端相對的無線路由器通信,不接受其他無線設備的接入。覆蓋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經常在連接兩個不同的區域網路時使用。也就是用無線網橋替代網線。家庭幾乎用不到。
無線中繼模式可以一對多,延長了無線信號傳輸距離,使用無線中繼模式的無線路由器可以接受其他無線設備的接入。覆蓋方式更為全面靈活,因此相對於無線橋接,無線中繼拓展的無線網絡更加方便實用。
一般具備WDS功能的無線路由器都支持無線中繼和無線橋接兩種模式。統稱為「WDS」模式。我們一般也不加區分。對於家庭用戶來說,我們需要使用WDS的無線中繼模式來拓展無線覆蓋範圍,增強無線信號強度消除WiFi死角。家庭中需要的就是這種中繼模式。
下面看一下家庭中無線路由器WDS的設置,通過設置實現手機或其他無線設備在這兩個無線路由器之間實現無縫漫遊,為此我們將SSID設為相同。
以某一常見路由器為例,其他型號大同小異。
1、主路由器設置
連接主路由器,打開路由器的Web管理頁面。在無線設置中設置SSID、信道。我們設置SSID為WDS,信道為11,如下圖紅框中所示。
在無線安全設置中,設置加密算法和密碼,點擊保存。這樣主路由器就設置好了。
2、副路由器設置
同樣辦法設置副路由器,在無線設置中設置SSID、信道。這裡我們設SSID為WDS,信道為11。修改副路由B的LAN口IP位址,然後保存,路由器自動重啟。
用修改後的IP登錄副路由器的管理頁面,勾選開啟WDS,點擊掃描,搜索周圍的無線路由器信號。
在掃描到的信號列表中,選擇主路由器SSID,然後點擊連接。
然後,將信道設置成11,加密信息和主路由器相同,點擊保存,如下圖。
關閉副路由器的DHCP。保存,重啟路由器。
3、有些路由器經過上面的設置後,即可實現兩個路由器都可以上網。手機在兩個路由器之間移動時會自動連接到信號強的路由器,實現無縫漫遊上網。有些路由器需要在主路由器也要開啟WDS,進行同樣的設置。特別是主副路由器型號不同。
以上就是對路由器WDS的介紹,以及家庭中用路由器WDS功能實現無縫覆蓋,手機在兩個路由器之間漫遊。
歡迎關注,留言討論你在使用中的經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