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被毀前的圓明園,煙波浩渺的長江三峽

2020-12-20 前朝那些事

19世紀初,攝影術正式發明,1844年中國有了第一張照片:于勒·埃及爾拍攝的《南京條約》的中方代表耆英。隨後更多的西洋攝影師和東洋攝影師進入中國進行拍攝,帶動廣東、香港一帶也逐漸發展出很多優秀的本土攝影師。攝影的題材以建築、街景、商貿、風光和人像為主,還有戰爭。為我們了解清朝末年祖國風光以及人文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今天我們來展示一組晚清時期祖國的風景舊照,一睹百年前祖國的風採。

1860年菲利斯·比託拍攝的火燒前的圓明園一景,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對圓明園開始大肆劫掠,帶不走的東西都被搗碎。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付諸一炬。

1870年代,託馬斯·查爾德拍攝的北京頤和園玉帶橋,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黑白照片之下,依舊美的讓人讚嘆。

這張照片同樣是託馬斯·查爾德拍攝的頤和園十七孔橋和銅牛,被毀後的皇家園林盡顯蕭瑟悽涼之感,銅牛鑄造於清乾隆二十年,是希望它能「永鎮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但是沒能阻擋英法聯軍的破壞,銅牛基座已經被毀。

1888年寶記照相館拍攝的武漢黃鶴樓,黃鶴樓是武漢地標,始建於三國時代,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眾多的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1870年代寶記照相館拍攝的南京夫子廟泮宮前的繁華景象,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

1870年代託馬斯·查爾德拍攝的明十三陵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是皇權儀衛的縮影。

明十三陵石像生在十三陵大碑樓至龍鳳門(欞星門)的神路兩側。有石獸24座(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4,均2臥2立),石人12座(武臣、文臣、勳臣各4)。均用整塊巨石雕成,體態高大,造型生動,雕刻精細,為國內少見的大型石雕群。照片裡也能感覺到皇帝陵墓的氣勢恢弘。

1870年代託馬斯·查爾德拍攝的蛟磯廟前石牌坊,蛟磯廟又名靈澤夫人祠,祠裡供奉的女神像,是三國時代江東吳大帝孫權之妹孫尚香。每逢陰雨時期,站在岸邊遠遠望去,蛟磯上靈旗蕩漾,宮殿蒼茫,在雨霧的環繞下如海市蜃樓,人間仙境般飄渺。天晴時候,站在蛟磯上可俯視萬裡長江,看煙浪奔騰,談宇宙之壯闊。

1870年代,約翰·湯姆遜拍攝的長江三峽巫峽景色,湯姆遜趕在沒有被現代工業侵擾前用相機記錄下了三峽的景色。巫峽,又稱巫山峽,是長江第一長峽,素以俊秀著稱。巫峽全長25英裡(40.23千米),峽內迂迴曲折,景色清幽至極。兩岸青山拔地而起,高達上千英尺,山巔雲騰霧繞。

1870年代,約翰·湯姆遜拍攝的三峽牛肝馬肺峽風貌,三峽大壩建成後,這些曾經讓人印象深刻的景點很多都已改頭換面,只能在圖片裡找到當年的景象了。

1880年代廣州六榕寺花塔,照片中為廣州花塔重修初期的舊影,1875年該塔重修並竣工,撰有《重修六榕寺佛塔記》。

1860年代盡顯斑駁破敗景象的上海豫園,豫園是老城廂的著名景點之一,不僅有樓臺亭閣之勝,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

相關焦點

  • 圓明園被毀前的老照片,十二生肖獸首清晰照首度公開!
    ——餘秋雨 2003年,一名文物收藏家花了高價從古玩市場收到一本《圓明園舊跡圖》,內有圓明園老照片170餘張,全部為當時在中國的國外攝像師所拍攝,最早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873年。 通過了這些照片,我們對早期的圓明園真實模樣有了大概的了解。
  • 全國第一園的圓明園,被毀前是什麼樣子?
    晚清時代,由於清當局的失利無能,西方列強起頭屢屢侵華,並且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惡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便是火燒圓明園了。據史料記實,公元1709年,這座舉世聞名的園子便起頭建築了,這可是康熙帝犒賞給雍正的。是以雍正繼位之後,起頭擴大這座園子的規模。
  • 晚清民國,長江三峽赤身拉縴的縴夫老照片
    引子100年前,眾多外國攝影人沿著長江順流而上,在三峽段拍攝了大量照片,除了留下彼時三峽地壯美,還記錄了縴夫拉縴時的瞬間,@圖遊華夏網在海量的老照片中找尋整理,與喜歡歷史的讀者們,再觀先輩們為了謀生而奮力拼搏的場景。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曝光,每異張都美得讓人落淚!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曝光,每異張都美得讓人落淚!在我國晚清時期,遭遇了八國聯軍的侵略,在這場侵略中,給我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失。大家都知道圓明園,它是我國封建時候的皇家園林,經過好幾屆皇帝的額修繕和擴建,非常的宏偉壯觀。
  • 晚清老照片,1910年湖南、湖北名勝風光
    本篇為湖南、湖北的10張老照片。一、湖南(5張)1、位於湖南長沙的嶽麓山,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山上沒有多少樹木,這與當時的老百姓用柴火作燃料有很大關係。2、長沙嶽麓山的近景,此處建築不知名稱,其後與右側共有三處古亭,不知道「愛晚亭」是哪一座,真正的愛晚亭抗日戰爭時被毀,亭始建於康熙年間,原名紅葉亭,乾隆時的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牧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改為「愛晚亭」,至於杜牧此時是否寫於嶽麓山,目前沒有定論。
  • 圓明園被毀前老照片:外國人拍下的珍貴歷史瞬間,實在是太震撼了
    小時候最先接觸和了解圓明園便是從課本上看到的,記得應該是雨果寫的一篇文章,痛斥侵略圓明園的那些外國人為無恥大盜。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瑰寶,這麼一座古老而又珍貴的建築,最後卻因清朝廷的無能為力,當權者的逃跑,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後被毀的一塌塗地,這實在是給當時的人們一記慘痛的教訓,也讓人惋惜不已。
  • 圓明園被毀前是什麼樣子?一英國人拍下照片,如今售價達20萬英鎊
    圓明園是1709年,康熙賜給第四子胤禛的一座園林,「圓明園」也是康熙命名的,「圓明」二字的含義是: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人也。其中的就是指個人品質階級的理想標準,這也是康熙用來告誡雍正。
  • 圓明園在被燒毀前是什麼樣子?不愧是萬園之園,驚豔的難以想像!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西方列強開始瘋狂的侵華,在中華大敵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火燒圓明園了!圓明園是中國古代幾代皇帝,耗資上億兩白銀,動用上萬人修建了數百年而成的一座世紀莊園,在我國古代有著極高的地位!可謂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觀。可是當英法聯軍殺到北京城下的時候,鹹豐帝帶著慈禧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而這座舉世聞名的莊園,就成了列強洗劫和發洩的對象了!
  • 圓明園值得去嗎?圓明園被毀前是什麼樣子的
    來圓明園建議買個聯票,裡面包括門票、遺址公園門票和全景沙盤。那最具標誌性的斷壁殘垣就在聯票中的遺址公園裡。園子不是一般的大,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歷史背景,否則你能看到的你應該看到的就真的太少太少了。所有的所有都被毀了,地面建築幾乎沒有,就連石頭的構件也不多見。
  • 長江三峽老照片,再也看不見的壯麗原始美景!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裡。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
  • 「圓明園」被毀前老照片被曝光:老外拍下珍貴歷史瞬間,令人心酸
    說起圓明園,相信很多人有的都會是遺憾,這種記憶也可以追溯到1848年的鴉片戰爭,當時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並放火焚燒圓明園,這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讓這一奇觀在世界上徹底消失了。圓明園是一個皇家花園,建造它花費了很多錢,但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堆破碎的瓦礫。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美到可以當屏保!
    文/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美到可以當屏保! 我們大家對圓明園的印象可能就只是小學課本裡那個孤零零的幾個柱子,但作為清朝的皇家園林,他的美絕對是我們這些普通平民百姓所想像不到的,但被英法聯軍殘忍燒毀。這座萬園之園遠在這個世界從此消失。
  • 晚清老照片:圓明園和頤和園被焚毀後是這樣的景象,令人心酸
    150年前,英法聯軍劫掠、焚毀了北京西郊輝煌壯麗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等「三山五園」。1879年,這些園林被毀19年後,一位攝影師進入其中,在這裡拍攝了珍貴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圓明園龍月橋,周邊枯草叢生。
  • 圓明園照片怎麼就變成了頤和園呢?
    這幾天的藝術新聞有一篇名為《英國首次發現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的文章被大量轉載討論,聲稱在英國蘇富比拍賣行以20萬英鎊上拍的一張照片,由英國戰地攝影師費利斯·比託於1860年北京被攻陷前拍攝,是圓明園被毀前難得一見的存照,不過立馬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的公眾號
  • 圓明園被毀前啥樣?一張猶如「仙境」的照片流出,瞬間轟動全世界
    雖然圓明園被燒,但是很多人現在扔去那裡參觀,緬懷歷史,對我國遭遇這樣的事情感到悲傷,為什麼一個園林能引起外國侵略者的注意,許多人好奇圓明園被毀前究竟啥樣?據環球網報導,在英國舉辦的拍賣會上,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流出,看似猶如「仙境」,瞬間轟動全世界。
  • 英公布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引發巨大轟動,網友:美的如同仙境一般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非常遺憾的事,但是對於我們14億中國人來說有一個共同的遺憾,那就是圓明園曾經被摧毀,很多人都在想如果圓明園還在的話該多好啊,該是多麼壯美的景觀啊,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圓明園,在被毀之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英就曾公布了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網友們看到表示:美得如同仙境一般。
  • 攝影師親自標註的圓明園照片怎麼就變成了頤和園呢?
    這幾天的藝術新聞有一篇名為《英國首次發現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的文章被大量轉載討論,聲稱在英國蘇富比拍賣行以20萬英鎊上拍的一張照片,由英國戰地攝影師費利斯·比託於1860年北京被攻陷前拍攝,是圓明園被毀前難得一見的存照,不過立馬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的公眾號」數字圓明園」就擺出大量圖片和事實證明,這張照片不僅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發表,最重要的是,照片上並不是圓明園。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曝光,網友感嘆:每張都美到能當屏保
    對於我們來說圓明園只存在於書本中,它的美輪美奐我們已經無緣得見,之前英國曝光了一組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雖然是用高科技還原的,但是卻重現了它曾經的風貌,很多網友看完後都感嘆:每一張都太美了,可以用來當屏保!讚嘆之餘更多的卻是可惜。
  •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前是什麼樣子?英國將照片曝光後,讓人痛惜
    圓明園的佔地面積達到5200餘畝,景點多達150多處,建築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壯觀而遼闊,盛大且輝煌,每年盛夏,清朝皇室都會來到圓明園避暑處理政務,因而圓明園也叫「夏宮」。 那麼,這座有著天下第一園稱呼的圓明園,在被毀之前,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 被毀前的圓明園到底有多美?看著以前珍貴照片,不禁大呼可惜
    當我們去到首都北京旅遊的時候,一個景點是我們讀過歷史的朋友一定要去的,那就是我們的圓明園,現在很多人只能從歷史書上了解這個地方,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是在康熙46年的時候,康熙皇帝給四皇子建造的  而如今去到北京,我們只能看到的是圓明園殘留下的遺址,但我們仍然能從這些斷壁殘垣中看出當年的圓明園有多輝煌,被毀前的圓明園到底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