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大為尊敬畫家Camille Pissarro簡歷和作品賞析

2020-12-18 聞是藝術

代表作:

《塞納河和羅浮宮》、《雪中的林間大道》、《蒙福科的收穫季節》、《艾拉尼的瘋人院》、《埃爾米塔日花園的一角》、《蓬圖瓦茲附近的艾尼麗街》、《通往盧弗西埃恩之路》、《村落.冬天的印象》、《菜園和花樹.蓬特瓦茲的春天》、《蒙馬特大街》、《洛德希普林恩火車站》、《戴綠頭巾的女子》、《林中浴女》、《晨光映雪》、《中國花瓶裡的菊花》、《靜物蘋果與水罐》、《林間小徑》等。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巨蟹座)畢沙羅是一位較不被大眾所知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然而卻是塞尚所大為尊敬的一位畫家。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非常平凡,沒有梵谷的熱情與憂鬱,也沒有高更的陽光和原始,但看久了能夠漸漸看出來畢沙羅在沉默之中的特色。畢沙羅是一位個性堅強,重視友情的印象派畫家,他也喜好寫生,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彩畫派的佳作,此外,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

畢沙羅自幼便對藝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直至二十五歲才有機會到巴黎接觸藝術界。他在巴黎結識了畫家柯羅,後來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瓦和西斯萊。他早期所繪畫的巴黎風景,在1864-1870 年間均入選官方畫展。1870 年,他去了倫敦逃避戰火;回國後,他的作品便開始不再被官方沙龍接納,自此,他的命運就和印象派畫家緊緊扣在一起。與其他印象派畫家一樣,他的作品同樣受日本藝術所影響,以明亮的色彩和顫動的筆觸來表現當代的風景。

畢沙羅藝術生涯

1885至1890 年間,他跟隨了畫家秀拉以點描法繪畫,但後來又重拾原來的技巧,1892年,畫商杜朗-盧埃爾為他舉辦了大型回顧展。此後,畢沙羅潛心描繪城市景致,尤其喜歡以俯瞰的角度捕捉巴黎的街景,把焦點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上,而這類作品終為他贏得國際聲譽。

畢沙羅1830年7月10日出生時是丹麥公民,父母希望他從商,但他自幼對藝術有濃厚興趣,並直到25歲才接觸藝術。畢沙羅喜歡採用日本式模糊取景方法,以明亮的色彩和顫動的筆觸表現當代風景。畢沙羅實際上是一個鄉村風景畫家,竭力表現人與環境的統一,從中汲取營養,表現房屋和農村的和諧一致。

畢沙羅父親在島上開了個百貨店,生意挺紅火,算得上當地的一個富商。他希望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畢沙羅呢,卻在巴黎上學時迷上了繪畫。回到島上後,他在父親的店裡幹活,一有空就跑到外面寫生。他想專門畫畫,父親不許,5年後,他毅然離家出走,流浪到委內瑞拉。在那裡,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一批油畫。最後,父母不得不妥協,送他去法國學習繪畫,在學院派大師的畫室裡練習人體。日子一長,他受不了學院的那種單調沉悶。他喜歡大自然,愛到學院派大師們不屑一顧的粗野的鄉村裡去作畫。這種愛好決定了他在沙龍的命運。

1859年,他的作品入選沙龍。而其後,則連續兩次落選。就在那時,他因為和母親的女僕相愛同居,家裡面因此不再給他資助。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畫又賣不出去。為了餬口,他甚至不得不去做油漆工--好在畫刷跟油漆刷差別不大。妻子也下到田間,拼苦拼累地掙點子小錢。貧窮沒有能擊倒這位堅韌的畫家。

畫面所表現的力量首先來自層次鮮明的構圖,作者有意在建築物的整體和樹木之間造成強烈對比,同時也源於色彩之間隱隱約約的和諧。綠色和藍色、灰色和米黃色,甚至是煙囪管道的紅色都被置於次要地位,不添加任何無用的光澤。在右邊的厚實房屋上面,樹木勾勒出詩一般的圖案。畢沙羅擅長的這種曲折的筆法使畫面顯得生機勃勃,增加對角線的實際效果。人們的目光會自然投向畫的上部-馬圖蘭城堡。

畢沙羅自幼便對藝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直至二十五歲才有機會到巴黎接觸藝術界。他在巴黎結識了畫家柯羅,後來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瓦和西斯萊。他早期所繪畫的巴黎風景,在1864至1870年間均入選官方畫展。1870年,他去了倫敦逃避戰火;回國後,他的作品便開始不再被官方沙龍接納,自此,他的命運就和印象派畫家緊緊扣在一起。與其他印象派畫家一樣,他的作品同樣受日本藝術所影響。他以明亮的色彩和顫動的筆觸來表現當代的風景。

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畢沙羅還不斷探索新的技法。1885至1890年間,他跟隨了畫家秀拉以點描法繪畫,但後來又重拾原來的技巧。1892 年,畫商杜朗 — 盧埃爾為他舉辦了大型回顧展。此後,畢沙羅潛心描繪城市景致,尤其喜歡以俯瞰的角度捕捉巴黎的街景,把焦點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上,而這類作品終為他贏得國際聲譽。

畢沙羅歷史評價

卡米耶.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他對印象派的重要意義甚至超過莫奈,他品德高尚贏得所有人的欽佩,在印象派畫家心目中,他是這個鬆散大家庭的家長,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摩西。畢沙羅靜靜地堅守著,他沒有野心,當團體內部捲入爭吵之中,他的堅定、安詳、平和、謙遜、智慧與熱誠,不僅為他贏得了尊敬,也使他成為這個團體的穩定因素和實際上的領袖。他先後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參加聯展。 畢沙羅的生活雖然充滿了艱辛,但他沒有怨天尤人,卻在其中努力發掘詩意之美和快樂之光,他對自己的兒子說:「一切事物都有美,問題在於怎樣把它表現出來。」晚年的畢沙羅仍然創作不輟,由於丟朗-呂厄的成功,他的生活也隨之改善。60歲後,由於腿病,他無法再深入大自然中寫生,就天天在窗邊作畫,直到病逝。

蒙馬特大街 法國 畢沙羅 布上油畫 縱73

蒙馬特大街 賞析

畢沙羅除了描繪鄉村生活外,也畫一些城市街景。這幅畫是畢沙羅坐在旅館的樓上窗前,畫眼前的街景。畫家 在力求表現自己的視覺感受,而不以主觀的誇大變形來創造幻覺。畫中的街景車水馬龍,晚霞的映照使街上仍有強 烈的光的折射。樹木、人與車馬的來回走動,都被包裹在光的閃動中,造成景物特定的閃動環境。街市的馬車聲、 喧嚷聲、亂動的人影,構成一幕生動的繁華氣象。在這裡,物體輪廓不做刻意求工,色彩的冷暖對比已被拋棄,保 留的只是色彩之間的細微節奏與韻律。大街的受光部分被統一在淡黃色多層次的調子裡。在背光處抹上一些淡紫和 橙色,中間部分則布滿著深紫紅、青紫色的人群和車馬。一切似乎都在落日餘暉之中動蕩著。

戴綠頭巾的女子

卡米耶·畢沙羅(1830~1903)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他雖自小喜愛繪畫,但得不到父母親的支持,只得靠自學。他 曾在安東·梅爾伯的畫室學習。他一生的畫風充滿著一種農民的質樸,在他的畫裡,除了農民與農婦外,就是街市 上的普通行人,所以被後人稱為是「印象派的米勒」。此外,他在印象派的畫家中,還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畫的一位 先行者。連後來的後期印象派代表塞尚也承認他是「最接近自然的一位畫家」。

《雪中的林間大道》卡米耶·畢沙羅/1879

《雪中的林間大道》賞析:

畫面左上方的屋頂就是當年的羅蘭中學,即現在的雅克·德庫爾高中,位於羅什舒阿林蔭道和凡兒登大街之間。任喬治·德貝裡約那裡接受治療的馬奈曾在這所學校裡學過人文科學。畢沙羅常在巴黎城北作畫。馬奈當時的幾幅畫也取材於那裡。本畫名稱中的「城外林間大道」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因為從1860年起整個城區已擴大至今天的範圍。此外,在1890-1900年這一時期之前,類似題材在畢沙羅的創作中是很少見的。那時候,他經常喜歡逛市中心的「大馬路」,對摩肩接踵、光怪陸離的街景情有獨鍾。他在本畫中沒有刻意突出空間,而是試圖用路旁一排排樹木形成的斜線在遠處逐漸交匯,來增強透視效果。

這是他在1879年一年裡畫的6幅雪景中的一幅。畢沙羅比其他所有印象派畫家更熱衷於白色的氛圍、藍色的投影以及幽靈般的若隱若現。天空中飛舞著鵝毛大雪,四周一片寂靜,行人和馬車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厚厚的積雪上,整個畫面充滿動感。這是畫家慣用的技法。在一片白茫茫中,點綴著這些灰暗的影子,猶如一段樂章裡幾個跳動的音符。最前面的人物是按兒童畫的風格綜合而成的,顯示了野獸派的某種幽默風格,尤其像野獸派畫家德朗描繪倫敦和科利尤爾街景的一些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毫無疑問,風雪中狼狽不堪的巴黎人成了畫家筆下善意嘲諷的對象。

《蓬圖瓦茲附近的瓦茲河》

蓬圖瓦茲附近的瓦茲河賞析:

畢沙羅被稱為「印象派之父」,也是唯一一位參加了所有八次印象派展覽的畫家。在工業革命漸漸侵入19世紀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建築如雨後春筍般突起於城市郊區的地平線上時,畢沙羅敏銳地將這些時代特徵的風景納入畫框。這樣的風景畫題材在以學院派為代表的傳統審美中是不可想像的。

在其於1973年繪製的《蓬圖瓦茲附近的瓦茲河》中,展現的是巴黎城郊新建的酒廠,就在畢沙羅當時住所的對面。從畫家多變的筆觸和對光線的把握可以看到印象派典型的特徵。

相關焦點

  • 【名畫賞析】印象派之父-畢沙羅
    他成熟的作品表現出對農民和工人的同情,有時也證明了他的激進政治傾向。他是保羅塞尚(Paul Cezanne)和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導師,他的榜樣啟發了許多年輕藝術家,包括加利福尼亞印象派畫家露西·培根(Lucy Bacon)。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油畫作品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法國,1839-1906年。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是19世紀偉大的後印象派畫家之一,他以光彩奪目的風景、激烈的肖像畫和複雜的靜物而聞名。他的影響延伸到後印象的方方面面,從尋求繪畫中的經驗真相(包括不平衡和缺陷),到捕捉視覺的瞬時性,以及對畫布空間維度的關注。他在法國普羅旺斯的窗戶上看到的蘋果畫、紙牌玩家和聖維克多爾山的風景畫是西方藝術中一些最著名的圖像,他成熟的作品以生動的調色板、敏感的筆觸和充滿浮躁和活力的旋轉不穩定的構圖而引人注目,這些作品為立體主義和抽象派繪畫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 【名畫賞析】畢沙羅-《手拿長棍的牧羊女》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年-1903 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籤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 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
  • 【元旦特刊】著名畫家鄭坤華作品賞析
    【藝術簡歷】鄭坤華,福建華安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漳州市政協委員;漳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漳州致公書畫院副院長,華安美術家協會主席;薌城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漳州市美術家協會教育藝委會秘書長
  • 現代繪畫之父:被諷「屠夫」的塞尚,誰又能想到是畢卡索的偶像
    二、 評論家:塞尚是一個弄錯職業的屠夫在巴黎,塞尚並未得到該有的成功,塞尚未能如願考入巴黎美專,他進入了瑞士畫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兒他結識了莫奈( Monet)、畢沙羅(Pissarro)。當初莫奈的繪畫作品《日出·印象》被嘲笑孕婦看了會驚嚇胎兒,沒想到幾年後竟成為印象派標誌性作品,莫奈身價大漲,此後的畫作都拍出了好價錢,攜帶妻兒安居樂業。莫奈也無法理解塞尚,但還是出錢買了塞尚的作品。
  • 英國國家肖像館舉辦塞尚肖像作品藝術展
    《塞尚——肖像即人生》藝術展26日上午在英國國家肖像館開幕,展覽薈萃了50多幅法國著名畫家保羅·塞尚創作的肖像畫,不少作品為首次在英國展出。 據主辦方介紹,塞尚一生共創作了近200幅肖像畫,其中包括26幅自畫像和29幅為其妻繪製的肖像。
  • 藝術人物——畫家華國良作品賞析
    藝術人物——畫家華國良作品賞析 2020-05-14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國畫錦雞圖賞析,畫家丁珂作品
    原標題:國畫錦雞圖賞析,畫家丁珂作品雞是花鳥畫作品中的常客,是人們最喜愛的家禽,我國關於雞的文化有很深厚的淵源。西漢初期,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謂雞有「五德」:「君獨不見夫雞乎?
  • 山水情深融筆墨:著名畫家楊金書作品賞析
    【藝術簡歷】楊金書,男、1962年出生,陝西寶雞人。實力派畫家,秦風堂主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舞美協會會員,多年軍旅畫家生涯。1988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從郭線廬,陳國勇,張立柱等。深造於清華美院任澤濤山水畫高研班,並得到著名畫家黃永玉及彩墨大家施雲祥老師的指教。發表了大量美術作品,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全軍、省市美術作品展,並多次獲獎。設計了多臺大型文藝晚會舞美,受到專家觀眾的高度稱讚。
  • 法國「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P.Gauguin簡介與賞析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同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谷割耳的悲劇。
  • 法國新古典畫家 雨果Merle簡介和作品賞析
    雨果·摩爾(Hugues Merle,1823年生於聖馬丁,1881年卒於巴黎,肖像畫缺失以作品代替)法國學院派畫家,學院派新古典風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偏好有寓意的神話、文學主題,表現母愛的作品尤為突出,也是布格羅同時代的強勁競爭者,作品也經常被兩相比較。
  • 天蠍座的法國印象派創始人莫奈Claude Monet簡歷以及作品賞析
    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本網已收錄莫奈作品1200餘幅。莫奈《聖西蒙農場雪路上的馬車》 1865(早期)莫奈畫的第一幅雪景圖其中《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稱的由來,《魯昂大教堂》系列是畫家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睡蓮》系列是莫奈的藝術巔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大成。
  • 著名牡丹畫家趙繼白作品賞析,唯有牡丹真國色!
    著名牡丹畫家趙繼白作品賞析牡丹,花色豔麗,端莊大方,驕豔多姿,雍容華貴,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譽。牡丹歷來深受文人騷客的喜愛,也是眾多畫家創作是常選用體裁。用來寓意人民富貴吉祥,國家繁榮騰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畫家趙繼白對畫牡丹就有著真摯的情感,其書畫作品,廣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靑睞和好評。趙繼白,男,1964年生,河南新鄉人,原名趙勝利。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花鳥畫家、書法家,尤擅牡丹。
  • 藝術人物:畫家周銘作品賞析
    【藝術簡歷】周銘,字德麓,號櫝山堂。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來尋醉夢逍遙處》48cm×180cm 雄渾古拙  寄意遼廓——周銘山水畫作品賞析馬嘯(中國國家畫院學術主持、雖然說繪畫是畫家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最好方式,但並不是每一位畫家都能表達得淋漓盡致或恰如其分。它要求畫家不僅有表達情感的筆墨技法,自身還要有較深的文化底蘊和文學修養,從而形成自己的藝術觀。這些閆禹銘先生無疑是具備的,而且似乎先天具備。他筆下的任何景物都被他賦予了有所寄託的新生命——山、水、樹木;天空、草地、雲霧……象形達意均有所喻。
  • 賞析|清華藝術博物館「西方繪畫500年展」精選作品③
    這年夏天,塞尚和家人一起搬到了畢沙羅剛移居的蓬圖瓦茲,在那裡和畢沙羅一起專心創作。畢沙羅將自己的主治醫生,同時也是熱心收藏前衛繪畫的醫師加歇博士介紹給塞尚,在此機緣下,加歇博士提議塞尚與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這樣塞尚和畢沙羅得以一同支起畫架進行創作,發展出以「蓬圖瓦茲派」而為世人所知的新風格,其特徵是對田園主題的喜愛、濃厚的顏料以及細緻的內容刻畫。就這樣,塞尚開始真誠地凝望可視的外部自然景觀。
  • 畫家顧奇峰達摩圖作品賞析
    藝術評論顧奇峰達摩圖賞析--兼談顧奇峰藝術的禪宗之美洪青蛙/文初見顧奇峰老師是幾年前,在張濟海老師的三淨堂工作室裡。之後我們成了朋友,知道他最愛達摩,也看到了他痴繪的達摩圖片。畫家所寄託的情思,通過其嫻熟精湛的表現手法,順勢自然地把觀者的思緒和情感帶入一個美妙而靜穆的境界之中。他拋棄了蘇州那片畫土上的古人風格與味道,力避吟風弄月般的做作,使這一古老的主題畫面又煥發出了勃然生機。特別是那達摩直指人心的「看」,讓心起雜念,甚至惡念的人,對視了,都會有幾分膽怯與心慌。其實,這正反映了顧老師對畫作之中的眼神把握的功力。古人早就講過,書畫貴於眼,有眼則活,無眼則死。
  • 鑑賞|四印象:誰是保羅·塞尚?_藝術評論_澎湃新聞-The Paper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館館藏了大量保羅·塞尚的作品。通過這些作品,你不僅可以探究尚塞的藝術生涯,或許還能窺見一些塞尚個人生活的點滴。保羅·塞尚是一位後印象派畫家,由他獨創的色彩對比構圖法,以及他對自然的分析方法,深刻影響了立體派、野獸派、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先鋒派畫家。1860年,塞尚在他的出生地普羅旺斯區的艾克斯開啟了他的繪畫生涯,隨後又前往巴黎學習。
  • 學賞畫(16):西班牙偉大的畫家迭戈Diego Velazquez作品賞析
    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 是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一位偉大的畫家,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哥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
  • 熱愛盡情揮灑在畫布,俄羅斯女畫家瑪麗娜作品《大地回春》賞析
    一幅優秀的繪畫作品,都充滿了畫家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俄羅斯油畫在世界畫壇上能夠獨樹一幟,全憑層出不窮的優秀畫家們,充滿熱情的揮灑在畫布上,創作出的一幅幅出色的作品。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新一代俄羅斯傑出女畫家瑪麗娜的作品——《大地回春》。
  • 天才畫家傑昂Joan的簡介以及藝術特點、成就和作品賞析
    傑昂·米羅(Joan Miro,1893-1983年),二十世紀繪畫大師,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天才之一,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這是其中一個要素。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