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考研不是僅僅靠著
我們埋頭苦幹 一味死學就可以的
它還是一場重要的信息戰
只要能夠把握好關鍵信息
就能為我們省下不少力氣
而報考人數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只因它直接關係到競爭對手數量的變化
2020年考研人數首次突破300萬人
達到341萬人
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那麼在萬千考研大軍之中
哪些地區的報考人數比重最大呢?
是什麼原因加劇了這股考研「熱」?
而面對日益增長的數據
政府又出臺了什麼政策呢?
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由上圖可見
北京、江蘇、湖北、遼寧
四川、山東、湖南、廣東
浙江、安徽多地考研報名人數
都達到了10萬人
其中僅北京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
就已經超過42萬人次
山東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31萬+
江蘇地區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24萬+
這三個地區成為2020考研報名人數最多的省份
且較之去年也都再創新高
由於就業壓力增大
以及非全日制的招生制度逐漸完善
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中
往屆生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
「雙一流」院校招生
規模繼續擴張
自「雙一流」項目開展後,各個高校的競爭進入了新的階段,研究生群體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力量,招生培養規模呈現肉眼可見的增長。
我們以北京理工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例:
北京理工大學2019年計劃招生人數較之2018年的4000人,增加了300人。而今年,招生人數再次上漲200人,達到4500人。
東南大學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規模也在持續增長,2020年招生數量達到5100人,比三年前提高了1100人。
提高就業競爭力
為考研主要動機
根據《2020全國研招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大部分考生選擇考研的主要動機之一是為了提高就業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個主要動機則是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層次。相較於之前,該動機比例有所提升,可見很多考生對自我專業提升的訴求更加強烈。
而為了獲得研究生學歷而考研僅僅是為第三動機。
高校畢業生持續增長
另外一個重要推手在於高校畢業生的逐年增長。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74萬人,較上一年增加40萬人,再一次刷新新紀錄,高校畢業生數量近20年來一直處於增長的趨勢。
人數激增與經濟增長
密不可分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名熱度與考研人數的激增,與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時期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國經濟處於轉型期期間。經濟穩步發展和結構轉型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對於提升自我競爭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2009年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人數在碩士招生總人數中僅僅只佔15.9%,其後在2017年實現首次超過學碩招生人數,到2018年專碩招生人數佔比已達到近58%。
專碩招生規模正逐年增長,目前已經超過學術碩士,佔到了我國碩士研究生群體的一半以上。
根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專碩招生規模的增長,符合當前我國對研究生培養結構布局,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
在社會對專碩認可度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日趨完善的背景下,專業學位碩士報考人數比例持續增加。
根據調查顯示,選擇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比例達到57%。
大部分考生傾向選擇專業學位主要原因在於其側重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就業第二原因是考試難度低於學碩競爭壓力小
調查顯示接近80%的考生願意從學碩調劑到專碩考生對於專碩的接受程度較高
女性佔比上升
中西部比例高於東部
現如今,在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階段,在讀群體中男女比例已基本持平。在2002至2018年間本科階段,女生佔比持續增長;碩士研究生女生佔比在2016年達到最高值53.14%後,在2017年經歷了短暫下降,並於2018年上升至51.18%。
而在博士群體中,男女所佔比例差異較為明顯,從全國近幾年博士招生來看,女生佔比呈明顯上升趨勢,到2018年,女博士佔比上升到四成左右。
近年在我國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的比例明顯呈上升趨勢。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女性人數首次超過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女性人數比例首次超過40%。
從全國各省份2018年研究生在讀情況來看,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寧夏地區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為63.48%,青海、新疆、內蒙古的比例也高達60%左右,吉林、山西和貴州三省的比例均在56%以上;
而大多東部沿海省份或發達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為42.79%,江蘇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6%-49%之間。
容易看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會對女性讀研產生一定影響。從區域分布上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女性就業觀念更為自由,不局限於穩定的就業方向,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情況相反。
另外,女性佔比與當地高校類型也有一定關係,例如:安徽、黑龍江兩個省份的在校研究生女性佔比僅為42.79%和47.99%,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理工類院校集中在這兩個省份有關。
相關調查顯示 將近六成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將對就業有很大幫助另外兩成考生保持謹慎態度認為研究生學歷對就業有一些幫助但作用不大剩下兩成考生認為需要視具體專業而定
考研熱連年升溫報考人數屢破紀錄但在棄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時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也受到爭議
調查顯示60%考生認為碩士學歷較之前有所貶值
論及碩士學歷貶值的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最大原因在於招生規模過大,研究生數量大幅增多導致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研究生「注水文憑」層出不窮,水分過多,第三則是在培養過程中教學質量要求不嚴格。
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考研熱趨勢下提高研究生質量已經成為招生單位新的課題。
考研人數越來越多,其背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根據《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表示,考研的首要動機是提高競爭就業力,在當今就業形勢下,各企業對研究生學歷的需求量大 ,競爭力強,也反映出隨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歷上移將成為一種趨勢;
另一方面,就業難是擺在大學畢業生面前的一大難題,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相對去年暴增40萬,巨大的就業壓力讓很多大學生選擇讀研深造,把考研當作就業的敲門磚。
原文: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0/catalog.html
為應對疫情對各大高校畢業生就業還有出國帶來的衝擊,今年政府不僅將大幅擴招研究生,還將擴招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生,構成「升學擴招吸納行動」,同時,也將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根據前不久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報告》也公布了相當精確的官方數字。
《報告》透露,今年將「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萬人」。而這將是我國研究生招生計劃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
總而言之,考研報考人數屢創新高,除了社會發展對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之外,畢業生人數上升,就業壓力大也確實是導致考研人數增加的一大原因。
——部分內容源自網絡整理
考研的大數據大致就是這些自身實力仍然是考研的核心不過倘若我們結合自身情況仔細分析招生大數據也可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努力方向
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到考研真的越來越「熱」了越來越多人選擇了考研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理性對待考研讀研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走好這一步將對整個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建議小夥伴們首先要能夠認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優勢、價值取向然後一步一步地為理想而奮鬥
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並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範圍內而是選擇自己最想要的、最重要的去做避免無關緊要的事情幹擾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真正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