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閏六月,在沂南閏月都要送面魚,這是為什麼那?

2021-02-08 沂南事兒

民間習俗,每到農曆有閏月的年份,出嫁的閨女都要在閏月之前蒸一對面魚,送到娘家。
這是為什麼呢? 
對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包括年老的長者。但一直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
抽空百度了一番,也沒找到理想的答案。不過大致的說法,和我思考很久的答案還是大致相同的。

一、閏月年和平年的區別
其實,要想找到真實的答案,必須首先弄明白閏月年和平年的本質區別。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簡稱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月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今年的六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六月。
關鍵的關鍵,是閏月年比平年多出一個月,按日算 閏月年要比平年多出29天至30天。

二、送魚的理由
你想啊,我國是個農業社會,人們生存的第一要件時吃飯,是糧食。可是我國一直是人多地少,生產力低下,糧食平年尚且不夠吃的,閏月年一下子多出來一個月,那這個月吃什麼呢,糧食從哪裡來呢?這個是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大難題。那麼出了嫁的閨女可是父母的小棉襖啊,這時候伸出援手幾乎責無旁貸。
可是窮的時候,人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苦日子,寅吃卯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有人家的糧食都是短缺的,當閨女的也有一家子人口要吃的。但不幫忙肯定是不行的。沒辦法,就提前蒸對面魚給娘家送去,祝福娘家連年有餘,圖個吉利。魚代表「富裕」,蟾象徵「健康」,壽桃預示「長壽」。什麼「閏月送魚蟾,祝福獻父母」、「閏月之前送魚蟾,父母安康到永遠」、「娘吃魚爹吃蟾,活到萬萬年」等等說法,表達的都是這個意思。
所以, 逢閏月年給娘家送魚的源頭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以至於大家儘管送了、吃了也不明就裡。
過去人們受條件限制,多是自己動手蒸面魚,現在條件好了,也圖省事,大多是送麵包魚、蛋糕魚了。

三、閏月的其他習俗 
1、送母親豬腳和面線
古時候人們認為「父母逢閏年而減壽」,因此為了避免有不吉祥的事發生,子女們為了表示孝心就會用紅包、豬腳面線來表示延年益壽、福祿萬千的心意。因為閏年對長者來說是折壽(少活一個月),所以出嫁的女兒會在閏月前買豬腳面線回娘家,讓父母親不因閏年而減壽。於是才會有每逢閏月之年,嫁出去的女兒要在閏月來臨之前,回娘家為父母添壽的習俗。

2、送父母閏月鞋
「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區民俗中,逢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則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鞋。
3、回娘家吃閏月飯 
「閏月飯」也叫「六親飯」,每逢閏年閏月,娘家把已經出嫁的女兒請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時,由父母請;父母不在世的,則由兄弟請。
4、娘家送女兒雨傘、蕉扇 

在有些地方,娘家還會在閏月送女兒送雨傘、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兒的保護傘,祝福女兒早生貴子,為夫家招財,財丁兩旺。
5、忌遷墳
部分地區有閏月忌遷墳的習俗,說閏月是多出來的一個月,這個月裡鬼門關不開,閏月去世的人要擱到下個月再安葬。
6、婦女喝閏月茶
武夷山地區有閏月喝茶的風俗,而且主要是婦女喝茶,男人不能參加,只有女性才有資格入席。設宴喝茶由村裡農家婦女輪流作東,並邀請近村來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邊喝邊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進鄰裡和睦的作用。


來源網絡

↓↓↓ 點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沂南事兒

相關焦點

  • 十九年七閏—— 2017年為何會閏六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2017年閏六月,就是在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分別是「正六月」與「閏六月」,為什麼在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的,這些問題現在的人可能都非常疑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簡潔的說明這個問題,以便更多人懂得基礎的傳統曆法文化。
  • 2017年為何會閏六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2017年閏六月,就是在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分別是「正六月」與「閏六月」,為什麼在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的,這些問題現在的人可能都非常疑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簡潔的說明這個問題,以便更多人懂得基礎的傳統曆法文化。
  • 今年閏六月,什麼時候可以閏正月?這一年我們可以過兩個春節,這是真...
    為什麼農曆總是有閏月,而公曆卻沒有閏月呢?這就不得不從陰曆和陽曆的概念說起。人類制定的曆法分為陰曆、陽曆和陰陽合曆,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個月,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會出現月亮的圓缺變化,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而制定的曆法,就是陰曆。
  • 雁饃,閏月糕,面魚,衣服鞋子閏月你送了嗎?
    民間傳說:「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閏月衣,提前穿,閏月父母活千三。閏月燈,閏月點 ,閏月之人長福春。閏月珠,閏月請,閏月之人納喜福」。按照民間說法,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鞋。以報父母養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
  • 今年有個"閏六月" 重慶的天會不會熱得久一點?
    然而,機智的小編告訴你:從農曆的角度來說,今年有384天!因為今年有個「閏六月」!山城人民只想知道:「閏六月」會給生活帶來什麼影響?6月已經入夏,「閏六月」會不會導致夏天延長,熱得更久一點?「閏六月」表示:倫家只是個常見閏月,一般相隔19年出現一次,有時相隔38年出現一次,還有的相隔超過19年但沒超過38年出現一次,最短相隔8年或11年出現一次。出現頻率僅次於閏五月。
  • 今年「閏六月」,會不會夏季更長、天氣更熱?
    中國江蘇網6月9日訊 今年農曆有兩個六月,從公曆6月24日至8月21日,共59天,多出了一個「閏六月」。  多一個農曆六月,是否會延長夏天或者使夏天更熱呢?市氣象臺專家昨天表示,閏月是根據曆法自身的規律進行編排的,和氣候沒有關係。因此,今年雖然多出一個農曆六月,但這個夏天並不會更長或者更熱。
  • 閏六月多少年一次?2017為什麼會有兩個「六月」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07月22日訊  繼6月24日迎來農曆六月之後,7月23日又將迎來農曆雞年的第二個農曆六月,即「閏六月」。那麼,雞年為何是「閏六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 閏月會不會閏正月?
    惟時逢閏月,則天子(王)無所居,就只好居於門中了。  那麼,會不會出現閏正月,也就是有兩個大年初一的情況?  這要從閏月的來源說起。現在我們所實行的公曆一年365天,而實際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24219天(365天5小時48分45.5秒),所以每四年增加一個閏日,也就是2月29日。
  • 今年為何「閏六月」?專家:系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新華社天津7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繼6月24日迎來農曆六月之後,7月23日又將迎來農曆雞年的第二個農曆六月,即「閏六月」。那麼,雞年為何是「閏六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 今年端午節為什麼來得這麼早?因為有個閏六月
    天文年曆顯示,2010年至2027年間,屬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早。直到2028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5月28日。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
  • 今年為什麼要閏四月下一個閏年是閏五月嗎?
    這種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閏月是中國的農曆的名詞。農曆因為是陰陽曆,所以要兼顧月亮和太陽。由於每個月都要保證十五或者十六是滿月,所以每個月大約是29.5天。一般年份12個月就只有355天。這樣一年年累計下來,會和季節脫節(因為地球公轉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個月,使得農曆年在長期平均上與公曆年的長度一致,大約是365.2425天。加的這一個月就叫做閏月。農曆的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
  • 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
    很多人分不清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年份中會出現閏月,今天就針對這兩個問題以及2018年具體問題來給大家做一次解釋。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29天?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推薦閱讀:火箭豪取13連勝真的嗎?
  • 今年閏四月,閏月都有什麼習俗和講究嗎?大家需要注意什麼呢?
    閏月是我國農曆的一種曆法現象,在我國農曆曆法中,有閏年和閏月的說法,2020年是閏年,閏的是4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
  • 「閏四月 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呢?     閏月按照曆法規則,也就是這一年要多出一個月,變成13個月。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但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比如「閏月不種韭,種韭傷人口」等等的俗語,而最近又聽到了一個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呢?
  • 今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一定得給父母買衣物鞋子?
    閏月的由來以久,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規律,通常都是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上一次是2018年的閏六月,這一次就是2020年的閏四月了。所以,你看,閏的多隨心所欲(我不會算閏月的公式,別問為什麼,可能我比較傻)?
  • 多一個閏四月,「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今年莊稼要欠收?
    每年的夏秋季節都是比較忙碌的農忙時期,農民會儘快抓住農時,這樣就可以將農產品賣到市場中,從而賺取更多的收益。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全年有384天,之所以這麼多天,還因為多出了一個月,也就是閏四月,農曆年裡有兩個閏月,目前依舊處在農曆四月。儘管才進入農曆四月裡,但夏收工作依舊穩步的進行中,絲毫沒有什麼影響。
  • 農村有習俗,閏四月要送父母什麼東西,父母會健康長壽?
    2020年是「雙春年」又「閏四月」,講究特別多,正常年份來說閏月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比如說閏五月、閏六月的,就正常閏好了,然而閏4月卻是有講究的,可能是因為「四」的諧音不太好聽,為了討個好彩頭,一些地區有閏四月子女要給父母送東西的習俗,我們膠東這裡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在山東別的地方還真有
  • 2020年 「閏月鞋」,你有買嗎?
    聽老人講,「閏月年,留娘年」。今年這個月(閏四月)父母已穿上「閏月鞋」了。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低迷,但是遇到閏月年,今年的「閏月鞋」仍屬於暢銷商品。閏月鞋「閏月鞋」,是一種民間習俗,逢農曆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雙鞋。 「閏月年,留娘年」,閏月鞋送給母親,希望母親健康平安。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今年閏四月,因而四月剛過完,又緊跟著一個四月,想過端午節的還需要等一個月,這讓一些「節日控」來說,有點無奈。而商家和平臺則見縫插針,不斷製造各種臆造的節日,不外乎忽悠人刺激購買慾望。說起閏月,還有閏年,雖然大多數人都了解,知道閏月指的是傳統曆法陰曆所置,而閏年則是現在通用的公曆所置。可是還有不少人對此分辨不清,比如為何有閏年閏月?比如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下面我們就簡單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