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每到農曆有閏月的年份,出嫁的閨女都要在閏月之前蒸一對面魚,送到娘家。
這是為什麼呢?
對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包括年老的長者。但一直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
抽空百度了一番,也沒找到理想的答案。不過大致的說法,和我思考很久的答案還是大致相同的。
一、閏月年和平年的區別
其實,要想找到真實的答案,必須首先弄明白閏月年和平年的本質區別。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簡稱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月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今年的六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六月。
關鍵的關鍵,是閏月年比平年多出一個月,按日算 閏月年要比平年多出29天至30天。
二、送魚的理由
你想啊,我國是個農業社會,人們生存的第一要件時吃飯,是糧食。可是我國一直是人多地少,生產力低下,糧食平年尚且不夠吃的,閏月年一下子多出來一個月,那這個月吃什麼呢,糧食從哪裡來呢?這個是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大難題。那麼出了嫁的閨女可是父母的小棉襖啊,這時候伸出援手幾乎責無旁貸。
可是窮的時候,人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苦日子,寅吃卯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有人家的糧食都是短缺的,當閨女的也有一家子人口要吃的。但不幫忙肯定是不行的。沒辦法,就提前蒸對面魚給娘家送去,祝福娘家連年有餘,圖個吉利。魚代表「富裕」,蟾象徵「健康」,壽桃預示「長壽」。什麼「閏月送魚蟾,祝福獻父母」、「閏月之前送魚蟾,父母安康到永遠」、「娘吃魚爹吃蟾,活到萬萬年」等等說法,表達的都是這個意思。
所以, 逢閏月年給娘家送魚的源頭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以至於大家儘管送了、吃了也不明就裡。
過去人們受條件限制,多是自己動手蒸面魚,現在條件好了,也圖省事,大多是送麵包魚、蛋糕魚了。
三、閏月的其他習俗
1、送母親豬腳和面線
古時候人們認為「父母逢閏年而減壽」,因此為了避免有不吉祥的事發生,子女們為了表示孝心就會用紅包、豬腳面線來表示延年益壽、福祿萬千的心意。因為閏年對長者來說是折壽(少活一個月),所以出嫁的女兒會在閏月前買豬腳面線回娘家,讓父母親不因閏年而減壽。於是才會有每逢閏月之年,嫁出去的女兒要在閏月來臨之前,回娘家為父母添壽的習俗。
2、送父母閏月鞋
「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區民俗中,逢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則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鞋。
3、回娘家吃閏月飯
「閏月飯」也叫「六親飯」,每逢閏年閏月,娘家把已經出嫁的女兒請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時,由父母請;父母不在世的,則由兄弟請。
4、娘家送女兒雨傘、蕉扇
在有些地方,娘家還會在閏月送女兒送雨傘、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兒的保護傘,祝福女兒早生貴子,為夫家招財,財丁兩旺。
5、忌遷墳
部分地區有閏月忌遷墳的習俗,說閏月是多出來的一個月,這個月裡鬼門關不開,閏月去世的人要擱到下個月再安葬。
6、婦女喝閏月茶
武夷山地區有閏月喝茶的風俗,而且主要是婦女喝茶,男人不能參加,只有女性才有資格入席。設宴喝茶由村裡農家婦女輪流作東,並邀請近村來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邊喝邊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進鄰裡和睦的作用。
來源網絡
↓↓↓ 點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沂南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