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電梯安全]乘電梯陋習盤點:人滿仍往裡擠 不抓扶手

2020-12-14 荊楚網

    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高松 實習生侯小晨)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電梯逐漸成為「垂直交通」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除了缺乏維護,部分電梯事故源於使用不當。

  連日來,荊楚網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市民關注較為集中的乘梯陋習分別為:坐箱式電梯站滿了人還往裡擠;坐自動扶梯不抓扶手。

  

  「電梯已經發出報警聲,裡面的人挪來挪去,就是不肯出去」,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張先生稱,每到這時,身為理工男的他總在心裡默默測算纜繩承擔的拉力。

  

  去年9月,漢口勝利街300號濱江苑限載8人的電梯裡湧入18名學生,結果電梯從6樓直墜1樓。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業內人士介紹,一般箱式電梯的載重為1000千克,限乘13人,一旦超重,極易發生墜落事故。

  

  對於乘坐手扶電梯,受訪市民認為最不安全的行為是不抓著扶手。「要是突然滑倒,電梯鐵齒可不是好玩的。」一位市民說,手扶梯有著尖利的梳齒板,若不小心磕上去,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傷筋動骨。

  

  據了解,目前的手扶梯都有自動保護裝置,一旦出現故障或有人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時,電梯就會突然停止運行。如乘客未抓牢扶手,有可能導致摔倒,特別是在電梯下行時,就會十分危險。

  

  據統計,市民乘坐電梯主要還有以下陋習:

  

  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

  

  電梯最容易出事的就是門,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是最危險的動作,有些乘客進出電梯還會短暫停留,跟人閒聊,這非常危險。

  

  重複按按鈕

  

  等待電梯時,經常有人重複按按鈕,這樣反覆按按鈕會造成電梯誤停,既耽誤時間還可能造成按鈕失靈。

  

  倚靠電梯門

  

  不少人等電梯時,喜歡靠在門上暫時休息,如果電梯打開時,轎廂不在本層,則很容易跌進井道,或者被轎廂和井道卡住。

  

  用手、腳、棍棒等物品阻止關門

  

  電梯門正在關閉時,外面的乘客會用手、腳、棍棒等物阻止關門。在關門行程最後5釐米行程內,觸板或者光電開關會自動失效,這時如果你的手沒有及時抽出,將被夾住。

  

  一看到電梯門打開,就往裡衝

  

  有時候,電梯大門打開,但是電梯並不在本層。如果盲目邁開步子,踩進去就有可能跌進井道。因此,乘客進出電梯時不要只顧玩手機,需特別留意。

相關焦點

  • 商場扶手電梯怎麼乘坐更安全 安全乘坐電梯須知
    「電梯吃人」的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安全乘坐電梯也被做為一項重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提出。為了確保人身安全,我們需要了解並遵守以下幾點乘坐商場扶手電梯安全注意事項。注意「緊急停止」按鈕的位置:通常每個商場中的扶手電梯都會在明顯的位置安置有「急停」按鈕,此類按鈕通常用於緊急情況下的急停電梯,會以「紅色」顏色進行標記。
  • 為驚魂電梯加裝「安全扶手」
    就在上個月,在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僅10天左右就連續發生11起電梯驚魂乃至奪命事故,乘坐電梯儼然成了人們的心理隱患:7月5日,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發生事故,1人死亡,30人受傷;7日,上海一部載有10多名乘客的電梯突然從四樓「直墜」底樓;10日,深圳地鐵扶梯傷人,當天的南京地鐵有十多人突然從扶梯上摔下……  而在廣州人的記憶中,2009年8月發生在越秀區精都大廈中的電梯門提前打開
  • 中上環半山扶手電梯
    香港有不少富有特色的交通網絡,如人力車、電車、纜車等,但是次入選的,並非較多旅客認識的類別,而是一條戶外行人扶手電梯。  這條戶外行人扶手電梯位於中上環,是連接山腳與山腰之間一段的山路。半山扶手電梯全長約800米,是全球最長的戶外扶手電梯。
  • 杭港地鐵公司發布8條乘坐扶手電梯安全須知
    該怎樣安全乘坐電梯?杭港地鐵公司總結了8條乘坐扶手電梯安全須知。  有人摔倒也有人按下制動按鈕  12月6日,66歲的葉大媽在杭州地鐵城站站的站口乘坐自動扶梯時摔倒了,被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現在仍處於淺昏迷狀態。監控視頻中顯示,當時葉大媽手扶著頭,老伴兒攙扶著她,還有幾個老年朋友跟著她。
  • 您需要了解的電梯安全知識
    4、在轎廂裡時,不要在電梯裡蹦跳,電梯轎廂上設置了很多安全保護開關,如果在轎廂內蹦跳,轎廂就會嚴重傾斜,有可能導致保護開關動作,使電梯進入保護狀態。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電梯會緊急停車,易造成乘梯人員被困。 5、進電梯門時,很多人為了等別人來一起乘坐,往往習慣用身體擋門。
  • 「出遊記」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乘坐電梯應該扶好電梯扶手
    現在的大型超市,一般都是設有電梯的,方便了購物,省時省力。大寶每次去超市都非常喜歡乘坐電梯。有一次,我們剛剛進入超市,大寶看到電梯上有很多人在乘坐電梯往上走,一下子使勁掙脫我們的手要去坐電梯,這可把我嚇壞了。
  • 凱德廣場電梯維保糊弄人 青島通力電梯僅拆卸扶手清潔
    在對凱德廣場內的電梯進行維保時,通力電梯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維保人員未按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對上機倉、下機倉、梯級的項目開展維保作業,僅拆卸扶手並清潔,然後裝回。並且,未及時要求凱德廣場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在維保記錄上簽字確認。
  • 電梯墜落時 抓扶手按下所有按鍵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武漢電梯墜落事故,再次引發人們對電梯安全問題的關注。據粗略統計,上海擁有住宅電梯5萬臺,其中使用年份超過15年的近3000臺。本報也多次接到因電梯老舊而發生的電梯故障。那麼市民在乘坐電梯時,如果遇到險情,除了等待救援人員到來,能否採取一些自救和逃生的措施?記者為此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 去年全國41人因電梯事故殞命 奪命電梯敲響安全警鐘
    發生在正月裡的電梯井墜亡事件  事故發生在2月3日,第二天將是楊超林的父親楊老先生80歲壽辰。據媒體報導,當晚9時左右,祝壽宴完畢後,楊老先生的大女兒一家三口和一位小朋友從28層乘電梯下樓回家時,電梯門關閉後經過短暫滑行,毫無徵兆地滅燈,並快速下墜到3層。就在他們驚魂未定時,電梯上方出現撞擊聲,被困的4人迅速打電話聯繫物業和維修人員,並撥打119和120電話求助。
  •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每天上下班或者出去玩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乘坐地鐵畢竟南京的地鐵很多地方都有到達最重要的是不會堵車啊 頂多會擠不上去像新街口、鼓樓、珠江路這一塊的地鐵,人流量簡直是非常多啊在我們趕時間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從扶手電梯上行走結果就碰到左右兩邊都有人然後就要像蛇S型走法
  • 乘電梯還要「左行右立」嗎?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乘電梯還要「左行右立」嗎?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辰陽 有之炘細心的上海市民近日發現,地鐵裡的自動扶梯乘梯須知變了。最新版上海地鐵自動扶梯乘梯須知提出「八項禁止」和「四個注意」,要「禁止行走或奔跑」「必須握住扶手帶」……而乘梯時主動靠右側站立,把左側通道讓給有需要的乘客行走,是大家傳統印象中一直被倡導的「左行右立」乘梯行為準則。這一改變引發網友熱議,不再提倡乘梯「左行右立」的原因是什麼?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 電梯縫隙會夾手嗎?怎麼安全乘電梯,快看這裡!
    上下班、逛商場  我們總經常性地使用電梯  在方便上下樓的同時  也充滿著不安全因素  今天上午,杭州市場監管局等單位舉行了「文明乘梯 安全同行」安全實驗活動,用一個個鮮活的模擬實驗,向市民普及電梯安全常識,倡導文明乘梯行為。
  • 為什麼現在乘電梯不提倡「左行右立」了?
    很多人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坐地鐵時趕時間,想直接在扶手電梯上快走,結果碰上左右兩邊都站著人,根本沒法快速通行,不由怒從心上起:「說好的『左行右立』呢?素質呢同志們?」(圖片來自:4 Months of Tsukuba )這兩天「廣州地鐵」的官微也提出了這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再提倡乘梯時左行右立? 有人認為,乘坐扶手電梯時靠右站,為趕路的人留出通道,是基本的禮儀。
  • 電梯「吃人」源於安全監管「坑人」
    (7月27日《深圳都市報》)不過幾秒鐘時間,一條鮮活的生命就被百貨商場那該死的扶手電梯給吞噬了,這樣的「不和諧」畫面確實讓人黯然神傷:一個3歲大的小孩永遠失去了媽媽,一個可愛的家庭從此支離破碎,一位丈夫與自己的愛妻從此陰陽相隔……電梯「吃人」,並非始於今日。
  • 怎樣安全乘坐電梯?
        最近看到電梯吃人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生命真得不堪一擊。電梯本來是服務於人的,怎麼倒變成了吃人機器呢?現在住在城市高層的居民越來越多,乘坐電梯幾乎是家常便飯,看到這個極端的例子後,我們不由得會想到怎樣才能安全乘坐電梯呢?
  • 樓道座椅電梯、老年樓梯扶手電梯的是怎樣運行和操作的?
    從外觀來看,這款樓道座椅電梯就像一個在軌道上運行的椅子。乘坐樓道座椅電梯操作起來非常的容易方便。你只需坐下來,按動扶手上的按鈕,座椅便開始移動。緩慢平穩地運行,非常流暢。當手一離開按鈕,升降椅可以自動停止運行。
  • 日本調查:盤點電梯裡遇到的那些事
    電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建築物內移動工具。在乘坐電梯的過程中,想必大家都有過很多有趣的經歷。日本調查網站對此進行了相關調查,來看一下你是否有同樣的經歷。 1.本來想上樓,坐上去以後發現下去了。 2.總是一時犯糊塗不知道該摁關門還是開門。 3.走進去之後發現裡面是一家不認識的人,很尷尬。 4.想按按鈕結果有人擋在前面很礙事。
  • 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實操題
    電梯安全技術檔案應由管理部門或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調動時應按檔案管理制度進行檔案移交。把檔案交由電梯維保單位的做法不可取。5.乘客被困在電梯轎廂內應如何解救?在轎廂正常照明電源中斷情況下自動燃亮,應保證能看清報警裝置及說明;(3)在顯著位置張貼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標誌;(4)在乘客易於注意的顯著位置張貼乘梯注意事項。
  • 天天乘輕軌有個細節你不一定留意到:扶梯扶手帶比腳下電梯快
    前幾天,一名讀者致電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提出疑問,為何感覺軌道交通的扶梯扶手帶要比腳上的電梯快?是不是壞了?諮詢者是位母親,姓黎,35歲,她五一節帶兒子去動物園玩,選擇的是軌道交通。「平時逛街、吃飯都會乘扶梯,但沒注意過。當天兒子向我提了一個問題。」黎女士說。兒子問:"媽媽,為什麼我感覺扶手帶要比腳踩的電梯要快點呢?」黎女士一聽,有些懵,趕緊試了試,的確如兒子所說,扶手帶要比腳下電梯要快些。今天,帶著黎女士的疑問,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大坪站體驗。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選擇的是6號口的一個上行扶梯。
  • 特殊時期如何安全放心地乘坐電梯?
    電梯可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保障工具,但乘客電梯小小的空間和按鈕、扶梯的扶手帶很容易成為病毒、細菌停留的地方,那麼如何避免電梯成為冠狀病毒的傳播渠道、如何安全放心的乘坐電梯呢?密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您送來以下幾條溫馨提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