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高松 實習生侯小晨)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電梯逐漸成為「垂直交通」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除了缺乏維護,部分電梯事故源於使用不當。
連日來,荊楚網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市民關注較為集中的乘梯陋習分別為:坐箱式電梯站滿了人還往裡擠;坐自動扶梯不抓扶手。
「電梯已經發出報警聲,裡面的人挪來挪去,就是不肯出去」,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張先生稱,每到這時,身為理工男的他總在心裡默默測算纜繩承擔的拉力。
去年9月,漢口勝利街300號濱江苑限載8人的電梯裡湧入18名學生,結果電梯從6樓直墜1樓。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業內人士介紹,一般箱式電梯的載重為1000千克,限乘13人,一旦超重,極易發生墜落事故。
對於乘坐手扶電梯,受訪市民認為最不安全的行為是不抓著扶手。「要是突然滑倒,電梯鐵齒可不是好玩的。」一位市民說,手扶梯有著尖利的梳齒板,若不小心磕上去,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傷筋動骨。
據了解,目前的手扶梯都有自動保護裝置,一旦出現故障或有人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時,電梯就會突然停止運行。如乘客未抓牢扶手,有可能導致摔倒,特別是在電梯下行時,就會十分危險。
據統計,市民乘坐電梯主要還有以下陋習:
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
電梯最容易出事的就是門,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是最危險的動作,有些乘客進出電梯還會短暫停留,跟人閒聊,這非常危險。
重複按按鈕
等待電梯時,經常有人重複按按鈕,這樣反覆按按鈕會造成電梯誤停,既耽誤時間還可能造成按鈕失靈。
倚靠電梯門
不少人等電梯時,喜歡靠在門上暫時休息,如果電梯打開時,轎廂不在本層,則很容易跌進井道,或者被轎廂和井道卡住。
用手、腳、棍棒等物品阻止關門
電梯門正在關閉時,外面的乘客會用手、腳、棍棒等物阻止關門。在關門行程最後5釐米行程內,觸板或者光電開關會自動失效,這時如果你的手沒有及時抽出,將被夾住。
一看到電梯門打開,就往裡衝
有時候,電梯大門打開,但是電梯並不在本層。如果盲目邁開步子,踩進去就有可能跌進井道。因此,乘客進出電梯時不要只顧玩手機,需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