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蛋掀食安危機!臺當局「農委會」面對毒蛋要推責?

2020-12-14 環球網

毒蛋掀食安危機!臺當局「農委會」面對毒蛋要推責?(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9月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毒雞蛋風波再掀食安危機。日前,臺當局「農委會防檢局」驗出臺灣地區雞蛋中含數據偏高的芬普尼,相關單位口徑不一致造成民眾困擾。對此,「農委會主委」林聰賢3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碰到這類問題,臺當局「食藥署」、「環保署」都有責任,各方應「一起追、一起做」。

繼歐洲等地出現芬普尼雞蛋後,臺灣「衛福部」食藥署也特別進行項目抽驗,但未驗出芬普尼雞蛋。未料臺「防檢局」首度針對芬普尼進行抽檢,就驗出數據偏高的芬普尼雞蛋。

毒雞蛋人心惶惶,日前「農委會」進行全臺蛋雞場抽樣後,發現彰化有三家蛋雞場芬普尼超標,隨後各地也陸續爆出「災情」。對於芬普尼蛋殘留標準引爆臺當局與業者間的分歧。

林聰賢表示,由於各地區的消費習慣及管理機制不同,所以臺灣地區不該直接援引其他地區規定。臺當局應通過公開透明方式與消費端溝通,決定殘留量標準。

林聰賢指出,遇到食安問題事件絕對不會只有「農委會」負責,還包括「環保署」、「食藥署」。由「食藥署」主管消費端,「農委會」主管生產端,「環保署」則管環境用藥,目前問題都在盤點當中。(中國臺灣網 韓靜)

相關焦點

  • [海峽午報]毒蛋流竄臺北市早餐店 臺「農委會」遭批把關破功
    [海峽午報]毒蛋流竄臺北市早餐店 臺「農委會」遭批把關破功 毒蛋流竄臺北市早餐店,臺「農委會」遭批把關破功。
  • 臺學者:臺當局官員「信誓蛋蛋」 出事能推就推
    彰化縣蛋雞產能元氣尚未恢復,缺蛋情況預估要到6月才會解除。然而,今年農曆年後卻又爆出芬普尼毒蛋風波,臺灣學者痛批,臺當局遲未針對重大食安事件建立緊急應變程序,導致一有問題,就是各部門「推來推去」,這次逾46萬顆毒蛋在年節間吃下肚,「民眾很難接受」。
  • 毒蛋延燒 臺北信義區永吉旦行銷毀1萬顆蛋
    華夏經緯網8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毒蛋風波延燒,今臺北市衛生局封存臺北市信義區的永吉蛋行10000顆芬普尼蛋。昨晚接獲嘉義縣衛生局通報「蔡俊傑畜牧場」檢出殘留農藥芬普尼蛋品下遊,有流向永吉蛋行,隨即派員稽查下架回收600公斤約10000顆蛋品,退回嘉義銷毀,並另案調查永吉蛋行涉未24小時通報責任。
  • 航班上6乘客體內藏毒品 排出「毒蛋」24顆(圖)
    經查,這6名乘客個個體內藏有毒蛋,共有24顆,總計有海洛因約290克、麻果8056顆。天河機場警方對此次查緝成果甚為吃驚:這是在飛機航班上抓獲人數最多、繳獲毒品數量最大的一次;這還是第一次在同一架飛機上查獲兩個運毒團夥。
  • 深澳電廠案爭議難平 環團怒指"衛福部""農委會"是幫兇
    深澳電廠案爭議難平 環團怒指"衛福部""農委會"是幫兇 2018年03月20日 10:1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不過,臺灣健康空氣聯盟批評,「衛福部」、「農委會」也是幫兇,盼蔡英文當局能要求臺電撤案,搶救其政權危機。  報導說,新北瑞芳區深澳電廠已停止運轉10年,臺電計劃重啟新設2部燃煤機組,14日審查環差案,原贊成、反對票數8比8,但詹順貴以「在法律的框架下,個人的理念必須退位」為由,投下關鍵票,通過環評,最快2025年就將投入發電,引起外界不滿。
  • 雞蛋這樣存放,秒變毒蛋!很多人還不知道...
    保存不當,營養豐富的雞蛋分分鐘變要人命的毒蛋!雞蛋這樣放冰箱保存,分分鐘變毒蛋雞蛋買回家,有人總習慣洗洗再放冰箱,但這樣做反而不利於雞蛋保存。換句話說,洗過的雞蛋會更容受細菌病毒侵蝕,從而變質。這年頭,連雞蛋都要拼「顏值」。其實,雞蛋好不好,與這些特徵無關。如果打開後蛋殼內壁有斑,那才真的吃不得。
  • 無視腸衣含萊劑 臺「農委會主委」稱驗不出
    萊豬即將進口,為鼓勵民眾優先購本地豬,臺「農委會」推「臺灣豬標章」供店家懸掛,但進口腸衣仍可申請該標章引爭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表示,腸衣佔香腸加工比例不到3%,「即使腸衣有萊克多巴胺,但檢驗出來也幾乎沒有」,若使用臺灣豬肉就寫臺灣,但腸衣要另標示產地來源國。
  • 臺當局改革食安 義美食品董事長:該拿出執行力了
    東南網10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食安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昨天再開炮,指臺當局說改革食安說這麼多次,個案問題仍屢見不鮮,「是時候該拿出執行力了」。
  • 臺當局無視民眾健康,卻要地方棄守美豬
    為迎接美國萊豬進口,臺灣民進黨當局一再做出行政上偷工減料及違背人民意志的事。最近,多個縣市政府收到臺行政機構公文,要求各地修正《食安自治條例》中規定「不得檢出萊克多巴胺」的條文,以免與臺當局「法規」牴觸。民進黨當局自己罔顧民眾飲食安全,竟然還要求地方政府放棄把關責任,除了霸道,更是不仁。
  • 臺灣大幅放寬農藥殘留標準 遭批不把民眾食安當回事
    臺灣大幅放寬農藥殘留標準 遭批不把民眾食安當回事 2017-03-《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放寬22種農藥在128項蔬果上的殘留容許量,包括從來沒有國家和地區容許在茶葉類出現的「氟派瑞」,臺灣「農藥署」竟開放茶葉的殘留容許量可以高達6ppm,此外還有生菜、萵苣類常使用的「達滅芬」,容許量也從原本的6ppm放寬到10ppm,引發社會撻伐,認為臺當局「衛生福利部」簡直是不把民眾的食安和健康當一回事。
  • 臺當局宣布開放進口使用瘦肉精的美國豬肉 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  在阻擋無效後,社會各界發出「最卑微的請求」,希望當局在進口「萊豬」時能明確標識,但仍遭當局拒絕。當局農業和衛福主管部門稱,可通過標識產地來做區隔。
  • 用錢封農民嘴 韓國瑜批臺「農委會」變花錢部
    (林宏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12日造訪雲林,談到近日沸沸揚揚的「花生之亂」,韓痛批臺當局「農委會」變「花錢部」,每當農民受損失,就發錢讓農民閉嘴;他說,農漁民不怕吃苦,只盼穩定通路、合理利潤,希望「農委會」改變政策,控管花生進口量。對此「農委會」主管陳吉仲在臉書嚴厲譴責韓國瑜造謠,影響花生價格傷害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