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中國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12-06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例如碳補償。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2016年11月生效的《巴黎協定》提出目標,期望在2051年至2100年間,全球達到碳中和。同時,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努力。中國此次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對《巴黎協定》原定目標的主動提升。

  中國作出這一承諾後,獲得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其為「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美國《紐約時報》稱,中國若實現該承諾,將對減緩全球變暖作出重大貢獻。英國《衛報》在肯定中國積極貢獻的同時稱:「現階段『失蹤』的最重要參與者是美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理念與聯合國所倡導的多邊主義等原則高度契合,與和平與安全、發展、人權三大支柱方向一致。」

  不過,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然碳基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佔比超過80%,其中煤炭佔比高達55%,且地方差異大。作出這一充滿挑戰的承諾,實現的可能性大嗎?

  「從我們對不同省份『十五』到『十二五』的碳排分析看,我認為可行性還是很大的。2060年實現碳中和,主要依賴於經濟和能源的結構轉型。」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告訴記者。據她研究發現,經過三個五年規劃的努力,我國經濟增長和碳排放「脫鉤」的趨勢已經顯現,在部分地區成效越來越顯著。

  2019年,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根據《指南》,碳中和實施程序包括碳中和計劃、實施減排行動、量化溫室氣體排放、碳中和活動以及碳中和評價5部分內容。目前已有多個城市、企業、大型會議等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截至2019年底,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已超額完成2030年森林碳匯目標。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利數、投資、裝機和發電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資已經連續五年超過1000億美元。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計下降超過15%,相當於節能4.8億噸標準煤,節約能源成本約4000億元。201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長,銷量佔到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5%。

  要如期實現碳中和,下一步的深度低碳變革該怎麼走?高超超認為,從經濟角度,要加強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結構性低碳轉變。從能源角度,要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可持續能源體系。從技術角度,各行業特別是高能耗行業,要根據碳中和目標時間表規劃未來的技術路線圖。

  在經歷了1999年到2013年的增溫停滯以後,全球變暖不斷加劇,極端災害頻發。面對當下的新冠疫情和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中國主動提升《巴黎協定》下的減排承諾並呼籲世界經濟綠色復甦,無疑體現了自信與擔當。

相關焦點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
    法國媒體稱讚中國做出重大氣候承諾;①法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文章指出,中國的這項重大氣候承諾與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   2020年9月22日,在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我國將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前我國的年碳排放量約為160億噸,簡言之,就是要在40年間使我國的淨排放從100億噸變為0億噸。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系統(生產和消費),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佔比例目前在85%左右。「碳中和」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會為我國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 中國的碳中和承諾,與美國對比鮮明,中國一直在行動!
    在9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素來關注東北亞地區事務的日本廣播協會(NHK)記者特意就「碳中和」問題提問。《紐約時報》、彭博社、路透社等媒體都評價中方作出了「驚人」承諾。氣候變化問題專家評價「這是過去十年裡最大的氣候新聞」,甚至推進全球提前達到《巴黎協定》目標。美國前氣候問題特使斯科恩也評價「中國的碳中和承諾重大而重要,總體而言非常令人鼓舞」。
  • 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
    原標題: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中國計劃在未來40年採取有力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最大值,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2060年前完成!中國的這份承諾沉甸甸
    無論是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還是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中國已經在多個正式且重要的場合公開作出承諾,那就是,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力的峰值,且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那麼,這個被熱議的「碳中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意思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消除量達到一個平衡。
  • 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寧成立
    2020-12-13 16:22圖文來源: 金陵晚報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寧成立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實現2060碳中和:加快「碳捕集和封存規模化應用」前期準備
    文|吳君輝  世界銀行前非洲地區首席電力工程師,曾任東亞和太平洋地區能源業務局局長和能源和交通業務局局長、全球戰略夥伴與信託基金業務局局長  過去20年來,中國在綠色低碳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碳中和目標帶給我們什麼?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向世界表明堅決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更是國內未來綠色發展的動員令。那麼,碳中和是什麼?以碳中和為目標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釋放的二氧化碳(準確的說是溫室氣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
  • 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能源行業如何加速跑?
    近期,中國最熱的能源話題非「碳中和」莫屬。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既是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鄭重承諾,也是能源行業開始「加速跑」的發令槍。 那麼,能源行業如何參與到減排行動中? 一直以來,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呈現較高的正相關趨勢。
  • 隆基股份王英歌:實現碳中和目標可再生能源企業要率先垂範
    隆基股份品牌總經理王英歌在沙龍活動上表示,隨著我國提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每年將會以更快比例提升,我國也將加速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一般辯論會上提出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能源央企的碳中和之路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我國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建設目標。  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
  • 中國承諾「碳中和」對全球氣候行動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最新承諾表明中國在展現氣候雄心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德國政府歡迎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重要信號
    中新社柏林9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中國日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5日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歡迎中方宣布碳中和目標,將其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信號。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面臨哪些挑戰?
    北極星大氣網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工作?重點區域開展碳減排示範碳達峰,碳中和,中國面臨哪些挑戰?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清晰描繪了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
  • 伊利股份:做好汙染防控和綠色發展「加減法」 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測算組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購買碳信用的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零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