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新技術 幫助自動駕駛車輛識別150米外的交通燈

2020-12-13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不斷發展,此類車輛必須配備能夠與現有基礎設施協調工作的系統,並需要能夠處理複雜的城市景觀。例如,處理不同形狀、大小和安裝位置的交通燈;多種城市標誌色;指示方向的箭頭燈。為了讓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地運行,就必須讓其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識別出遠處的此類物體,進行理解,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圖片來源:金澤大學)

為此,據外媒報導,日本金澤大學(Kanazaw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就研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可靠地幫助自動駕駛車輛處理城市中複雜的交通狀況以及指示方向的不同箭頭。該系統可以讓車輛識別150米外的交通燈,並平穩自然地減速或調整駕駛操作。

在車輛、行人和各種物體都密集的城市地區,自動駕駛車輛面臨著特殊的挑戰,通常需要利用傳感器來估計位置,利用能夠提供靜止物體精確位置的高精數位化地圖來處理這一狀況,因為這些技術可以幫助車輛估計自身所處位置以及周圍的情況,從而更加智能地改變位置或車速。而在所有的狀況中,成功地應對交通信號燈至關重要。

該研究的合著者Ryo Yanase表示:「為了讓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地做出反應,必須能夠在至少100米以外的地方看到交通信號燈。因此,我們創建了一種獨特的算法,利用數位化地圖來識別相關的交通信號燈,然後計算出必要的加速或減速操作。我們還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比大多數人還善於辨別遠處的箭頭燈(指示方向)。」

(圖片來源:金澤大學)

利用一個高解析度的鏡頭或長焦鏡頭在100米以外識別出交通信號燈似乎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但是當需要快速做出決策、寬廣的視野變得至關重要時,可能處理時間會增加而視野被縮小。研究人員們打造的基於數位化地圖的算法解決方案與傳感器合作,能夠在車輛靠近十字路口時,繪製車輛的位置以及包含信號燈的「感興趣區域」。

該系統沒有過多的資源,因此車輛的中央處理單元(CPU)可以實時進行處理。研究人員將該方法應用於各種城市駕駛條件下,看看其如何發揮作用。結果發現,即使相隔150米,該系統也能輕鬆識別交通信號燈,並相應地調整車速。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Keisuke Yoneda表示:「我們成功創造並驗證了兩項有價值的成果。首先,我們能夠在遠距離探測交通信號燈,並做出響應,幾乎沒有假陽性探測,而且仍可以管理CPU負載。另一方面,我們的系統可以識別小箭頭類物體,甚至是像素小於10的物體。」

上述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研發必要的技術,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夠更安全地在充滿其他車輛、行人和很多物體的繁忙城市地區行駛。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研發新軟體 可通過app操作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韓國電動汽車製造商IT Engineering宣布,聯合研發了一款軟體,可通過智慧型手機上的語音識別應用程式呼叫和移動自動駕駛汽車。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此外,Waymo會測試整個視覺系統,並將裝配的攝像頭納入到自動駕駛系統內,工程師們會進行相應的測試,確保各個傳感器能協同配合,且功能運轉正常。在將新視覺系統配置到某臺自動駕駛測試車輛並進行路測前,受限會在另一個測試級下進行設備運行檢測,確認視覺系統可正常發揮功效,並在各類不同照明條件下,執行探查交通燈、探查行人及識別交通錐(construction cones)。
  • Naver開源自動駕駛汽車高精地圖數據集 期望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突破
    (圖片來源:Naver LABS)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29日,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網站Naver研發部門Naver LABS表示,將向公眾開放其為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大規模高精地圖(HD)數據集,以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 電裝將在羽田機場建新工廠 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測試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全球第二大移動出行供應商-日本電裝公司(以下簡稱電裝)宣布,將在東京羽田機場(Haneda Airport)建立新工廠,開發和測試自動駕駛技術。
  • 韓國研發軟體通過App操作自動駕駛汽車
    韓國研發軟體通過App操作自動駕駛汽車 ,可通過智慧型手機上的語音識別應用程式召喚和移動自動駕駛汽車。
  • DARPA新項目尋求利用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來識別敵我人員
    導語為增強對複雜城市環境中敵我人員的識別能力,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尋求在不加劇緊張態勢的情況下,利用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來探測、跟蹤隱匿於平民中的潛在威脅的方法。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可能擋住遊蕩者的視線,並注意到他是否已前往新的位置繼續其觀察活動或繼續坐等公車。這樣的策略可以為指揮官提供決策所需的直接證據。
  • LUCIDGames: 為自動駕駛車輛規劃自適應軌跡的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在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模擬測試,但真正上路測試並不多,因為在真實的街道環境中,自動駕駛汽車還無法根據周圍環境中其他車輛和人的動作或運行軌跡進行自動調整。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創建了LUCIDGames,這是一種可以預測和規劃自動駕駛車輛自適應軌跡的計算技術。
  • 澳門首輛自動駕駛巴士正式啟用
    中新社澳門10月23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平臺」啟動儀式23日在澳門大學舉行,標誌著澳門首臺自動駕駛巴士正式啟用。  據介紹,該研究項目是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重點研發專項計劃」之一,由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及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內地多間自動駕駛機構共同研發。
  • 大陸自動駕駛「棋局」
    目前,CUbE無人駕駛車中使用的技術和產品都已批量生產,CUbE也已在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和德國等國家投入使用,在多個可控的公共路線中進行試點運行,如公司內部、大學校園和展會場地的劃定區域。今年6月,CUbE首次被引入中國,據了解CUbE來中國後「就不會再走了」,而是將會在中國本土進行一系列的測試,以幫助大陸集團了解在本地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系統要求和市場要求。
  • 大陸集團自動駕駛計程車技術投入批量生產
    現今,能夠讓這種創新的車輛無需方向盤或踏板即可自主地,動地和安全地移動的技術已經基本實現。科技公司大陸集團的歐洲、北美和亞洲的研發人員正致力於這些適用於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成熟可靠技術的批量生產。今年,大陸集團的無人駕駛車技術將首次在法國公司EasyMile投產,並應用於EZ10自動駕駛公交車。大陸集團在2017年就已經入股這家無人駕駛車製造公司。
  • 奧迪聯手Luminar,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布局
    奧迪在半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研發領域一直處於行業前列,目前已經發布了全球首款達到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A8。日前,奧迪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子公司AID宣布與開發雷射雷達的Luminar公司展開合作,計劃2021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布局。Luminar的高功率雷射雷達將幫助奧迪自動駕駛系統檢測前方250米範圍之內的道路障礙。
  • 自動駕駛研發熱情高漲 日本擬2020年提供無人計程車
    研發進程為何加快?自動駕駛汽車利用攝像頭和雷達識別周圍狀況,自動操控方向盤和剎車。在汽車100年的量產歷史中,始終是由人進行「識別」、「判斷」和「操作」,這些工作將全部交給電腦系統。各大車企從2010年前後正式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據推算,到2030年,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擴大至7萬億日元(約0.42萬億人民幣)。
  • 加入阿波羅,投資Uber,合資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晶片
    新的合資企業專注於電動汽車所需的功率模塊和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監測傳感器等產品。這也是豐田將先進電子產品開發轉移到電裝的最新舉措。電裝是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汽車和卡車先進零部件的關鍵供應商。豐田持有電裝約24%的股份。對於新一代汽車而言,傳感器就像動力總成一樣重要,車中傳感器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它們不僅使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城市交通中安全行駛,而且能改善車輛之間的通信。
  • 澳大研發自動巴士校內試行
    「澳門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平臺」昨正式啟動,標誌著澳門首臺自動駕駛巴士正式啟用,此乃澳門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又一突破。該巴士將在澳大校內試行,期間收集行駛數據作分析研究,為將來於本澳公共道路行駛做準備。啟動儀式昨日下午二時半在澳大蓮花廣場舉行。
  • PNNL新研發可幫助自動駕駛汽車規劃路線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名叫TranSEC(transportation state estimation capability,即交通狀況估算能力),有望幫助城市交通工程師獲取城市交通模式的可操作信息(actionable information),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該功能能夠確保車輛安全的情況下,對座艙內進行高溫淨化抑制病菌,車主在車外通過手機APP一鍵遠程操控即可。 與前四代系統相比,新系統擁有更遠的視野,探查精度也更高,經過升級的傳感器能夠讓Waymo的車輛「看」得更遠。值得一提的是,新系統造價更低,因此,Waymo將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將更多自動駕駛汽車部署上路。Waymo為此組建了一支由捷豹I-PACE電動SUV組成的車隊,車輛將全部搭載本次發布的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該車隊預計將於2020年年底前上路。
  • 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或可借鑑
    此外,車載系統還將從鐵路道口交叉柵門(railroad crossing gates)識別臨時性停車的信號。Waymo旗下測試車輛的掃描半徑為300米,其探測領域相當於三個足球場大小,可實現全方位覆蓋。3. 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
  • 揭秘特斯拉自動駕駛背後技術
    馬斯克曾說會在2019年年底推出功能齊全的自動駕駛(Full Self Driving,簡稱 FSD),但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特斯拉升級系統後除增加了「車輛召喚」功能,也並沒有完全開放自動駕駛權限。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該綱要指出,加強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等新技術研發應用,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建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等新型研發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和創新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頻頻出臺的政策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將其看作汽車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
  • 芬蘭創企融資約5千萬元 研發適用於苛刻天氣條件自動駕駛軟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芬蘭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Sensible 4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700萬美元(約合4904.06萬人民幣)。此輪融資由NordicNinja VC(其資金由日本科技公司 提供)和日本伊藤忠商事(Itochu)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