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俗語就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也是明見文化的活化石,語言短小精悍,蘊含著古人的思想智慧。在先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些俗語一直流傳至今。俗語的種類很多,有關於物候有關於人情世故的,無論何種類型,總折射出古人做人的智慧。今天咱們一起說下「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咱們一起看看吧!
一.雞不過六
初看上去,還不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字面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為何古人會這樣說?咱們都知道,以前古人物質生活比較貧乏,尤其在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一般雞的壽命在十年左右,所以古人認為超過六年的雞就可能成精了,在古人的認識中,雞一旦成精對人會不好。
從小我們就聽過許多動物成精的故事,最讓人熟悉的莫過於白娘子,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只不過白娘子是一隻妖怪,最後被鎮壓在雷峰塔下。還有《西遊記》和《聊齋志異》裡面有許多關於動物成精的故事。這些都是古人編造的故事,並沒有事實依據。
二、狗不過八
說完了上半句,咱們一起說說下半句。這句話的意思和上句差不多,意思就是養狗不能超過八年。為什麼這樣說,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姓陳的員外家中養一隻小白狗,這隻小白狗很有靈性,每天陪伴員外左右。一眨眼十年的時間就過去,當初的小白狗已經十歲了,由於很有靈性,所以深受家中成員的喜愛。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突然有一天陳員外去世,家中開始忙著操辦陳員外的喪事,但與此同時發現白狗也消失了,這讓家人感到很詭異。大家普遍認為,可能是太傷心了,離開了這裡。
但是過了幾日,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過世的陳員外居然復活了,家人激動之下也沒有仔細問老人復活的具體原因,老人只籠統說被一個道士救活。此後家庭生活慢慢回歸了平靜。老人的復活也慢慢被大家拋到了腦後。時間一轉,老人的壽辰到了,家人準備給陳員外好好慶祝一下。
壽辰的日子轉眼就到了,在酒桌上氣氛很熱鬧。老人也慢慢喝多了,突然老人變成了家中白狗的模樣。現在人們才明白復活的老人原來是由家中白狗變成的。所以家人在氣憤當中亂棍打死了白狗,還用火燒了。
看完這個故事,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對這句話有了一個了解。這個故事是古人虛構的,沒有事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