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養河】「脫貧魚」奏響「清河曲」!

2020-12-26 澎湃新聞

【以河養河】「脫貧魚」奏響「清河曲」!

2020-04-15 0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勤春來早,近日,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六甲鎮村村幹部就開始分批向河道內投放200斤青魚苗、320斤鰱魚苗,用於開展今年的「以河養河」工作。

二甲鎮轄區內河網水系發達,河道溝塘縱橫交錯,擁有各類河道67條。由於每年夏秋季小浮萍、水葫蘆等惡性水生植物泛濫,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用於河道清理保潔。而另一方面,貧困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為充分調動他們脫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河道管護效能,自2018年開始,二甲鎮探索並實施「以河養河」生態治水新模式,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精準扶貧充分結合,在「以魚秀水」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以漁富民」。

二甲鎮把疏浚整治好的河道河塘承包給當地村民,將河道保潔與水產養殖相結合,在水體中投放青魚、草魚、鰱魚等濾食性魚類,淨化河道裡的有害生物及富餘有機物,從而實現生態保潔。同時村民通過養魚脫貧,分享生態「紅利」。

通運橋村共有6名貧困、低保人員作為經營者、管護人參與其中。65歲的低保戶顧雪平就是其中之一,從去年3月份開始,他和村裡籤了五年的承包協議,負責四甲河的日常保潔,魚苗錢由村裡支出,河道裡養魚的收益歸他所有。水清才有活魚,為了做好河道保潔,顧雪平自製了不少工具,每天都會及時清理雜草、垃圾。在他的養護下,四甲河十分清澈,不時有魚兒露出身影,兩岸河坡也非常整潔。

「以前村裡請專門的保潔隊進行河道保潔,經濟上是一筆負擔,而且保潔也不一定到位。」二甲鎮路中村村幹部朱秀英說,「現在承包給一些貧困戶,他們自覺把河道保潔乾淨,不僅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也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

目前部分河道的面貌已有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還實現了惠民增收、降本節支等多重效果,村居保潔費用相應減少。其中,寶雲山村推行「以河養河」的河道佔比達到80%,去年一年節約保潔費用約3.2萬元;三甲居的七八甲界河在養魚後也省下了4000多元保潔費用。

春季放養、冬季捕獲、分段承包,「以河養河」的方式既能淨化水質,又能增加沿河兩岸村民的收入。如今的二甲鎮「碧水映綠魚歡暢」的景象隨處可見,水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整個鎮村面貌也煥然一新。二甲鎮水利站站長梁慧介紹:「 『以河養河』讓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實現了相互支撐、相互轉化,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堅持成熟一條、推進一條,經過這兩年的努力,我們基本實現了全鎮河道養魚佔比50%左右。清清河流,滋養出金山銀山。」

原標題:《【以河養河】「脫貧魚」奏響「清河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東營廣饒:小清河復航工程東營段奏響春日大幹「進行曲」
    齊魯網4月17日訊4月15日,在東營市廣饒縣大碼頭鎮東北塢村北側的小清河上一派繁忙景象。一艘長51米的絞吸船橫亙河面中央,船頭的鉸刀飛速旋轉,持續不停地將河底淤泥絞吸起來,通過輸泥管道輸送到河畔500多米遠的棄土場圍堰內。
  • 方城縣打好脫貧攻堅戰 奏響鄉村振興曲
    截至去年底,109個貧困村全部退列,38263人穩定脫貧——方城縣打好脫貧攻堅戰 奏響鄉村振興曲直播南陽訊 7月16日,南陽舉行「決勝小康社會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陽市政協副主席、中共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及縣財政局、縣農業局、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該縣脫貧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據介紹,方城縣截至2019年底,10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18972戶38263人穩定脫貧,剩餘貧困人口3756戶730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9%。
  • 小產業奏響脫貧曲——文營村產業扶貧成亮點
    小產業奏響脫貧曲——文營村產業扶貧成亮點8月,一場夜雨後的張樓鄉文營村,綠意盎然。清晨,雨水已停,村道上再次迎來了人們忙碌的身影。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更加注重脫貧質量的提高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激發,在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升脫貧質量上,先後實施了到戶增收養殖業補貼2戶0.8萬元、光伏發電扶貧,讓五保貧困戶每戶收益1000元,一般和低保貧困戶每戶收益2000元。安排公益性崗位就業22人,每人月工資450元。
  • 「張家界脫貧故事」天泉山村:深山奏響富民曲
    種植戶李世平向記者介紹白芨這幾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李世平的白芨從原來的十幾株發展到現在的60畝,原生態種植白芨,讓他走上了脫貧之路。天泉山(茶莊片區)地理位置特殊,適應種植白芨,該片白芨種植面積由2016年的50畝發展到現在的近200畝,讓越來越多村民增收脫貧。
  • 「脫貧」又「脫單」——大齡「光棍」奏響迎親曲(3)
    新華社照片,和順(山西),2020年1月1日「脫貧」又「脫單」——大齡「光棍」奏響迎親曲在和順縣李陽鎮下石勒村,新郎馬愛明和新娘溫麗芳在家中交流(2019年12月31日攝)。2016年,下石勒村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馬愛明結識了在下石勒村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打工的李陽鎮南李陽村村民溫麗芳,馬愛明的樸實、善良、勤勞打動了溫麗芳,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臘月初六這天,下石勒村鑼鼓喧天,嗩吶齊鳴。在鄉親們的見證下,馬愛明手牽新娘,大聲宣布:「我脫單了!我的幸福生活開始了!」
  • 【地評線】大江時評:以產業興奏響脫貧致富的「幸福曲」
    來源標題:【地評線】大江時評:以產業興奏響脫貧致富的「幸福曲」 脫貧攻堅年,決戰決勝時間緊,任務重。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越大,越需要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膽識與勇氣,以堅定的執行力和統籌的推進力與強大的引領力,匯聚起了磅礴的脫貧攻堅力量,交出滿意答卷。無論是從脫貧攻堅,還是從鄉村振興而言,產業發展都是基礎和支柱,必須牢牢抓住這個「牛鼻子」。找準產業發展切入點,提供多方保障,才能為脫貧攻堅提供一條產業發展新路。產業興,要因地制宜選準產業項目。
  • 雲浮市新興縣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精準布局脫貧棋 一張藍圖幹...
    雲浮市新興縣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精準布局脫貧棋 一張藍圖幹到底金羊網  作者:楊再睿、何勇  2020-06-19 目前,當地根據自身的一二三產業基礎
  • 榆林巾幗奏響脫貧奮進曲:致富路上,「娘家人」從不缺席
    4月28日,《中國婦女報》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題為《陝西榆林巾幗奏響脫貧奮進曲:致富路上,「娘家人」從不缺席》的報導,生動講述了榆林市各級婦聯組織堅決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在「巾幗脫貧行動」中彰顯「她力量」,促進巾幗特色產業加速發展,讓更多的婦女和家庭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
  • 平泉縣臺頭山鄉奏響「扶貧攻堅行動」進行曲
    平泉縣臺頭山鄉奏響「扶貧攻堅行動」進行曲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承德3月21日電 承德平泉縣臺頭山鄉統籌資源,合力攻堅,強力推進精準脫貧工作進程,奏響「扶貧攻堅行動」進行曲,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寫春聯、貼福字,做豆腐、包餃子……與貧困戶話脫貧奏響致富曲
    大家一起寫春聯、貼福字,做豆腐、包餃子,分享2019年貧困戶入股養殖的「山地雞」,「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飯喜迎新春佳節,「追夢人」話脫貧,共奏新年致富曲。團聚日,家裡來了一群「特殊人」「哎呀!你們來看我們就已經很高興了,還帶了這麼多東西!」
  • 脫貧攻堅,電力十足!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暖心電奏響產業致富曲託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曉波 通訊員 張靜 田軻 陳杰近年來,國網洛陽供電公司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置於突出重要位置,立足主業和大電網優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電網智慧,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 【甘肅全民戰「疫」】西和:合作社裡奏響產業發展「春之曲」
    【甘肅全民戰「疫」】西和:合作社裡奏響產業發展「春之曲」 20-02-28 14:35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李紅軍
  • 寫春聯、貼福字,做豆腐、包餃子……與貧困戶話脫貧奏響致富曲
    大家一起寫春聯、貼福字,做豆腐、包餃子,分享2019年貧困戶入股養殖的「山地雞」,「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飯喜迎新春佳節,「追夢人」話脫貧,共奏新年致富曲。團聚日,家裡來了一群「特殊人」「哎呀!你們來看我們就已經很高興了,還帶了這麼多東西!」
  • 河南南召縣板山坪鎮香菇產業奏響富民曲
    河南南召縣板山坪鎮香菇產業奏響富民曲 2019-12-19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睢陽區臨河店鄉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微風拂碧水,魚戲蓮葉間。臨河店鄉黨委書記孟飛告訴記者,該鄉聚力高質量發展「五篇文章」,堅持打好「生態+文化」旅遊牌,聚焦鄉村振興,促進沃野生金,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脫貧攻堅進行曲剛過早飯時間,臨河店鄉程莊村的街道上已經繁忙起來,載滿貨料的三輪車、貨卡在中心大街上往返穿梭,一戶戶小洋樓的農家院裡傳來勞作的聲響,脫貧戶王傳靈正在家門口涼蔭裡忙活著,薑黃色的塑料條在她手中翻飛,慢慢編織成一輛小童車的底座。王傳靈編織這樣一輛小車,可以拿到手工費12元。
  • 一碗水鄉:奏響黨建「三部曲」 唱好脫貧「好聲音」
    為全面鞏固脫貧成效,一碗水鄉結合鄉情工作實際,實化工作舉措,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探索並推廣「黨建+扶貧」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奏黨建「三部曲」,為脫貧攻堅唱響「好聲音」。學好「經驗曲」。支部聯動,共享共建。
  • 劍河寶貢屯村:深度貧困村,奏響幸福曲
    深度貧困村 奏響幸福曲特約記者 田景才深秋時節的革東鎮寶貢屯村,雲遮霧繞,叢叢修竹蔥鬱地依立房子邊,野生的柿子樹沒有一片葉子,樹枝上掛滿金燦燦的柿子,猶如一把把火焰。2019年,劍河縣對脫貧攻堅發起總攻,調派脫貧攻堅隊駐村開展工作,使寶貢屯村得以華麗轉身。寶貢屯村共有271戶1240人,以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5戶、534人,貧困發生率17.17%,2019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退出。「是脫貧攻堅,改變了全村面貌,改變了群眾生活,現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增收有門路。」寶貢屯村黨支部書記劉永倫說。
  • 「歌舞之鄉」新疆樂器奏響「增收致富曲」
    中新社烏魯木齊5月10日電 題:「歌舞之鄉」新疆樂器奏響「增收致富曲」作者 孫亭文 苟繼鵬 馮磊在有著「歌舞之鄉」美譽的新疆,都塔爾、冬不拉、彈布爾、熱瓦甫等獨特的樂器,如今不僅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還奏響了當地民眾增收致富的樂章
  • 奏響脫貧吉他曲
    「只有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才能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武強縣扶貧辦主任張建強說,近年來,該縣把發展扶貧產業和促進就業作為主攻方向,在周窩鎮探索建立「樂器+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鼓勵引導龍頭企業通過設備入股、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引導貧困群眾到企業打工或從事配件加工、樂器維修、網上銷售,從而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 河南新安:小櫻桃借「電」升級,「組合拳」奏響脫貧致富曲
    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張靜 田軻 陳杰12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和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了解到,通過強化扶貧產業供電服務保障,光伏扶貧電量全額消納,購電費按月支付和,新能源補貼及時轉付和低保五保戶電費減免等政策等舉措,受幫扶群眾奏響了產業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