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9月以來,黃金漲勢稍歇甚至出現回調,但在過去12個月中,金價累計上漲了18.8%,輕鬆超過了美國、歐洲等國家股市、債市、甚至石油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表現。金價漲勢甚至還超過了許多廣受歡迎的科技股,如奈飛、特斯拉、亞馬遜等。
2019年餘額已不足,2020年金價將何去何從?下面是各大分析師的觀點集錦。
目前來看對金價影響最大的因素主要有貿易局勢、美聯儲貨幣政策、國債收益率、黃金需求以及全球債務。
美聯儲和貿易局勢
今年黃金這波四個月將近300美元的如虹漲勢主要是靠美聯儲降息以及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支撐起來的,這兩個因素導致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不斷加劇,避險情緒升溫。但如今貿易局勢出現新進展,全球經濟也慢慢釋放出樂觀信號,風險情緒逐漸回溫,施壓金價。
此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的講話以及最新美聯儲利率決議都反映出美聯儲似乎要暫停降息。美聯儲已經明確表示,進一步降息的門檻比之前要高了。
國債收益率
近期美國穩定的就業增長和風險情緒升溫共同推高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而限制了金價的上漲勢頭。過去5年金價走勢與美國10年期收益率呈負相關關係。
隨著美聯儲可能暫停降息,美國任何積極的經濟數據都將繼續提振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這將給金價帶來下行壓力。此外,如果全球增長開始企穩,歐洲和亞洲經濟持續擴張,那麼全球收益率將開始上升,限制金價上漲。
還有分析指出,如果貿易緊張局勢繼續緩解,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將反彈至2018年的平均水平2.65%,屆時金價將可能回落至1300美元水平。
黃金需求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黃金需求持續增長,主要體現在散戶投資者和許多大型對衝基金湧入黃金市場,另外各國央行也在增持黃金。
獨立大宗商品分析師Matthew Turner本周一發布的報告指出,截至10月,央行的黃金購買總量為550噸,比2018年的全年總購買量增加了17噸,這也是50年來最大的黃金購買狂潮。
黃金需求上漲對金價肯定是有支撐作用的,但SovereignMan分析師Simon Black指出,需求對金價的支撐可能有限。一方面,黃金ETF買家都不是長期投資者,一旦金價開始下跌,他們可能會第一時間拋售。對衝基金經理也是這樣的,畢竟他們還面臨提高季度收益的壓力。
真正比較穩定的需求主要來自各國央行,它們的胃口非常大,買金都是論噸買的。在今年第三季度,土耳其購買了71噸黃金。塞爾維亞僅10月一個月就購買了9噸黃金,波蘭去年的黃金儲備也增加了一倍。而且央行不太可能像散戶和對衝基金那樣金價一跌就拋售黃金。
不過,分析指出,黃金的需求也不止取決於央行,黃金需求大約有一半來自工業(主要是技術製造業)和珠寶業。在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中,這兩者都將受到重創,從而導致金價下跌。
債務危機
另外一個可能會支撐金價的基本面因素就是債務危機了。國際金融研究所(IIF)數據顯示,2019年年底政府、金融部門和非金融部門的債務總額預計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這一數據為250萬億美元。IIF經濟學家指出,這一驚人的數字相當於全球經濟活動總量的320%,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換句話說,現在全球經濟每創造出1美元的價值就要背負3.2美元的債務,這種債務增長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債務泡沫爆發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推動金價上漲的最重要長期因素之一,因為高債務水平限制了各國央行長時間保持低利率的行動。
綜合來看,黃金分析師AG Thorson預計2020年黃金將持續上漲,並挑戰1750至1800美元之間的關鍵阻力,預計2021年或2022年金價將上破2000美元。
從長遠來看,Thorson認為,隨著全球債務超級周期的爆發,黃金將在整個21世紀20年代繼續上漲,甚至可能達到7500美元-10000美元或更高。
不過短期來看,12月黃金仍有可能繼續下跌。12月的前兩周至關重要。ISM製造業數據、11月非農就業數據、美聯儲12月12日(北京時間)的利率決議等都有可能推動黃金劇烈波動,預計Thorson黃金波動性將增加。
(文章來源: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