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就臺灣駐美國代表處換新車牌等問題答問

2021-01-07 央廣網

  問:日前,英國動物保護組織發表致中國領導人的公開信稱,為了向中國及其他地區提供象牙,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非洲象被殺害。該組織呼籲中國領導人幫助停止中國的象牙貿易,以減少對非洲象的殺戮。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大象等野生動物的保護,對象牙非法貿易持零容忍態度,從立法、執法到司法各個層面,嚴厲打擊象牙走私和非法貿易活動,並廣泛開展公眾教育。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中國長期以來遵守該公約,並積極參與國際執法合作。我們還積極與非洲象分布國開展交流合作,加強人員培訓,資助大象保護活動。

  遏制大象盜獵和象牙非法貿易涉及諸多環節,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中國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採取行動,打擊一切非法行為,保護大象這一物種。中國將繼續在這方面加強同國際社會的合作。

  問:斯裡蘭卡新政府成立後,斯外長薩馬拉威拉即將首次訪華。你能否介紹他的日程安排?哪些中國領導人將予以會見?

  答:應外交部長王毅邀請,斯裡蘭卡外長薩馬拉威拉將於2月27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中國領導人將會見薩馬拉威拉外長,王毅外長將與薩馬拉威拉外長舉行會談。

  我們希望通過此訪,就新形勢下中斯關係發展方向同斯方深入交換意見,規劃兩國高層互訪和各領域合作,進一步推動中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入發展。

  會後,有記者問及:

  問:據報導,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處用車已陸續換上美國國務院核發的新車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向美方提出交涉?

  答:最近美方向臺駐美機構換發了新車牌,但這種車牌並不是「外交車牌」。我們已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遵守國際法準則,不與臺發展官方關係,將臺駐美機構名稱、性質、職能和活動等嚴格限制在非官方範疇,以免給中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問:據報導,菲律賓能源部長稱,因國家安全原因,將中止中國參與菲國家電網的運營,目前正在菲國家電網工作的中國工程師將回國,但中國國家電網仍擁有菲國家電網40%股份。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2007年中國企業參與競標獲得菲律賓國家輸電網25年特許經營權,為菲國家電力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希望菲方公平、公正處理好有關問題,切實維護中國企業在菲合法權益,為外國投資者赴菲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處公務車換上「外交車牌」 美國國務院核發
    繼今年初的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處升旗事件後,臺美關係的「暗度陳倉」再次引起外界關注。臺灣媒體日前披露的照片顯示,臺駐美代表處公務車目前已經換上了美國國務院核發的「外交」專用車牌。臺媒稱,這是雙方「斷交」36年後,臺當局駐美官員首次能比照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外交人員,獲得這一待遇。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2020年12月21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源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
  • 「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正式掛牌 外交部回應
    原標題:「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正式掛牌趙立堅:逆潮流而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只會引火燒身、自食其果【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張卉】2020年8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
  • 外交部就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札幌分所評論
    外交部就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札幌分所評論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2月01日20:55   人民網12月1日電 (記者劉軍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
  • 臺灣駐韓國"代表處"爆出官員貪瀆醜聞
    華夏經緯網8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駐韓國「代表處」爆出官員貪瀆案。臺「外交部」政風單位最近接獲檢舉,指駐韓「代表處」有館產流向不明,辦公室電腦資料也被下載,疑有官員涉及不法。臺灣方面顧及形象與涉及司法權問題,「外交部」經與「法務部」調查局密商後,決定與調查局合作組成專案小組,昨天秘密赴韓國查案。
  • 臺灣想在法國設立代表處,外交部:堅決反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繼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落成、「駐關島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復設後,臺灣方面近日再次傳出計劃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艾克斯市設立一個新的代表處。
  • 臺灣當局與蒙古互設「代表處」 中國外交部表態
    中新社北京九月三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今天在此間重申,中國堅決反對臺灣當局借用各種名義在國際上發展官方關係。  今天的外交部記者招待會上,孔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一直希望並要求與中國的建交國能夠恪守其在與中國建交時的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慎重處理有關問題。
  • 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觀察者網訊)部分美國政客在兩岸問題上不斷「玩火」。78名美國眾議員日前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煽動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下簡稱「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據臺灣「中央社」12月21日報導,針對「駐美代表處」改名一事,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當天上午接受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質詢時回應,「正名」確實是臺外事部門努力的方向,相關工作正在進行,對美國國會議員的呼籲「表示感謝與歡迎」。不過,曾厚仁承認,「正名」議題有一定的敏感性。
  • 臺當局高官證實:正運作臺灣駐美機構改名為「臺灣代表處」
    臺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今天證實,臺方正推動「駐美代表處」自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是「進行中」的案子。
  • 臺灣將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臺外事部門和臺灣駐美代表處最新回應!
    臺灣將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臺外事部門和臺灣駐美代表處最新回應!臺灣外事部門則表示,美國歷屆就職典禮向來不會正式邀請外部組團參加,再加上今年疫情需配合防疫規定,預期出席機會不高。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指出,根據臺灣當局所掌握的資訊,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規定,美國方面正朝著大幅度縮小規模方向進行,也沒有規劃邀請外部使節和政要觀禮。此外,美國政府和機構因疫情關係,沒有開放外界人士進行訪問。
  • 外交部就斐濟勒令臺當局駐斐機構更名等答問
    中國網8月1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斐濟勒令臺當局駐斐機構更名、中國企業採購美農產品等回答記者提問。以下為記者會文字實錄:問:據了解,斐濟政府近日勒令臺灣當局駐斐「商務代表團」更名為「臺北駐斐濟商務辦事處」,摘除含有原名稱的銘牌,並沒收其使用的外交車牌。截至目前,臺灣所有非「邦交國」的「駐館」名稱中都沒有「中華民國」或「臺灣」的字眼了。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認為斐濟政府做了一件非常正確的事。
  • 臺灣在蒙古設「代表處」內幕:偷偷談了幾個月
    「代表處」四周環境不太好  臺灣當局為了擴大其「生存空間」,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運作與蒙互設「辦事處」問題。從今年2月起,臺當局就與蒙外交部「來往與磋商」,雙方一切活動都是秘密進行的。6月份雙方籤訂互設「代表處」的協約,9月1日「代表處」開張。
  • 謝長廷指示在日職員 對日稱「臺灣駐日代表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自由時報》報導,臺「駐日代表」謝長廷11日指示稱,今後「駐日代表處」職員對外不必一定要說自己的服務單位是「臺北駐日代表處」,可以說「臺灣駐日代表處」,以便讓日本人比較清楚一些。謝長廷說,日方的對臺機構交流機構今年開始正式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這是日本「正視臺灣」的善意,也讓外人更加知道這是什麼單位。他表示,反觀臺灣的「亞東關係協會」現在還「穩如泰山」,應該和日本同步正名,否則外界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表示將行文臺「外交部」,請求早日更正身份不明的名稱。
  • 臺媒:斐濟撤"駐臺代表處""寸草不留" 臺灣曾拜託留一人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國民黨民代盧秀燕5月17日在臺灣立法機構爆料,斐濟「駐臺灣貿易旅遊代表處」已於5月10日完成裁撤,臺灣外事主管部門雖向對方拜託至少留一兩人,但斐濟態度堅決,「一草一木,寸草不留」。
  • 美臺狼狽為奸,臺外事機構:「駐美代表處」擬改為「臺灣代表處」
    據臺媒報導 臺外事機構政次曾厚仁今天證實,臺灣正推動駐美代表處自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是"進行中"的案子。曾厚仁今天列席立法機構外事防務委員會,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詢問及,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於12月17日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籲請美國政府同意我駐美國代表處自"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臺灣外事機構上周回應僅表示提升臺美關係是長期目標,將持續與美方保持聯繫,爭取臺灣最大利益,深化臺美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
  • 臺灣「駐美代表處」單日新增9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美國新冠疫情嚴重,臺灣地區「駐美代表處」單日新增9名確診,至今累計12名,「駐美代表」蕭美琴因接觸確診者,目前正在居家隔離中,領務大廳即日起將暫時關閉。蕭美琴昨天在臉書表示,雖然須暫時隔離,工作不會停擺。    臺當局「駐美代表處」在10月22日出現確診首例,前天又新增2名確診,隔日進行大規模檢測,一口氣新增9名確診。
  • 「臺灣代表處」應該升格為「大使館」?
    編輯:翰林據媒體報導,在12月10日,美國議員裴利鼓吹美國國會應當考慮立法,將「臺灣駐美國代表處」升格成「美國駐臺灣大使館」,而臺「駐美代表」蕭美琴也應使用「大使」稱謂。12月10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舉辦聽證會,在會上主要探討在當今局勢下,美國與民進黨當局的交流,為了促進雙方的夥伴關係。而出席這次聽證會的有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 專案主任葛來儀 、美國戴維森學院教授任雪麗 等臺海問題學者。
  • 外交部就兩岸領導人將在新加坡會面等答問(實錄)
    中國網11月4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兩岸領導人將在新加坡會面等回答記者提問。以下是本次記者會答問實錄:應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將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赴三蘭港出席11月5日舉行的坦新任總統馬古富利就職儀式。
  • 代表處遭封,臺揚言對奈及利亞展開報復:駐臺單位遷離臺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李名環球時報記者吳薇】奈及利亞繼年初要求臺北駐尼代表處「摘牌更名,遷出首都,削權減人」後,6月30日又派武裝警察封鎖代表處,強制臺灣人員離開。臺當局揚言「外交報復」,將在臺駐奈及利亞代表處完成遷移後,同步要求尼駐臺單位遷離臺北市。
  • 民進黨當局與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外交部回應:堅決反對
    民進黨當局和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上演了一出互設所謂「代表處」的鬧劇,所謂「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在17日成立,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得國際社會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對於民進黨當局同索馬利蘭互設所謂「代表處」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8日明確回應,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