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陣子網上特別流行一句話:「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CP因為這句話走到了一起,但那時倒是真的掀起了一股旅行風。
一到冬季就爆紅網絡的冰雪王國喀納斯,可以看到山水霧凇之間,圖瓦木屋棧道上都被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雪,仿佛瞬間穿越回古時候......
喀納斯的冰雪體驗與圖瓦民俗也完美地保留了下來,無論是叼羊、姑娘追、又或是賽馬,都在冬季以一種更加絢麗的方式亮相。相比在草原上表演,馬蹄濺起的飛雪,讓整場表演更加夢幻。
美國探險家約瑟夫·絡克曾說:喀納斯「是一個只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說喀納斯是「神的自留地」,那麼喀納斯的冬季一定是神最不捨得公開的季節。
雪,是冬天最意蘊深遠的留白,也是對春天最綿長的告白。冬季的喀納斯,煙霧嫋嫋、群山靜謐,在明淨純澈又安寧的冬日時光中,喀納斯化身為美麗的使者,呈現出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兩岸松樺在薄霧中朗讀著詩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詩句,壯美山川河流與夢幻霧凇景致構成一片寧靜的人間淨土。
在喀納斯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兩側便是已被白雪覆蓋的喀納斯河。喀納斯河在山谷中蜿蜒,造就了臥龍灣、月亮灣、臥龍灣等秀麗絕倫的水灣河灘景點,河的上源就是有水怪出沒的喀納斯湖。景色秀麗的喀納斯三道灣,隨著氣溫降低也結上了厚厚的冰層,風景也從五彩斑斕的西方油畫轉換為傳統水墨山水畫。
臥龍灣當地人稱卡贊湖,即鍋底湖,是取其形狀象鍋底而得名,臥龍灣處在布爾津縣去喀納斯的途中距縣城140公裡處,距喀納斯10千米。河灣內發育兩個小心灘,像兩個巨大的腳印。傳說是神仙難以抗拒美景的誘惑,下凡賞景時所留。
月亮灣則位於臥龍灣上遊約1千米處,有幾處反「S」狀彎河曲組成的半月牙河灣,這裡美麗靜謐恰似似彎,被稱為「月亮灣」。月亮灣是臥龍灣河曲的延伸部分,在夏季,月亮灣會隨喀納斯湖水變化而變化,是嵌在喀納斯河上的一顆明珠。冬季的月亮灣,安靜的被白雪覆蓋,恰如天上被雲層遮擋的明月,吐納著氤氳的氣息。
月亮灣往北大約3公裡處有一片河灘被稱為「神仙灣」。神仙灣是喀納斯湖在山澗低緩處形成的一處淺灘。在陽光照射下閃著細碎的光,仿佛無數珍珠灑落,也稱為「珍珠灘」。冬季的神仙灣常有雲霧繚繞之景,群山環繞,白雪覆蓋著湖面,如臨仙境。
喀納斯最佳的觀景點,當然是赫赫有名的觀魚臺。位於哈拉開特山頂的觀魚臺,是觀賞喀納斯湖怪的最佳位置。冬天,可以乘坐雪地摩託來到觀魚臺下,徒步約600個臺階,就可以到觀魚臺。
神秘的喀納斯湖,安靜地臥在群山之中,湖面出水口還在冒著氤氳的水汽,恍如仙境。加之喀納斯湖無法訴說的秘密,讓這裡冬季多了一份魔幻的氣息。整個世界似乎不再有畢露的鋒芒,不再有堅硬的形狀與色彩,只有靜謐的、柔和的冰雪世界。
氣勢磅礴的莽莽雪原,晶瑩剔透的樺林霧凇,炊煙嫋嫋的村莊,水墨世界的禾木,晨霧瀰漫的喀納斯湖......美麗神奇的喀納斯,是詩人吟誦不完的詩歌,是來到這裡的每個人心中的淨土,是洗滌喧囂之後的另一個世界。
禾木村的世外桃源
從小城布爾津出發,驅車到喀納斯景區內大約需要5小時。當看到一片片白茫茫的大地上整齊地排列著小木屋,禾木村便到了。
禾木村不大,全部走完也用不了多長時間,正因為如此,這裡保存了生活的原始寧靜之美。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燈紅酒綠,沒有人群繁雜,沒有名利追逐,只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桃源之景。
清晨,冬日的暖陽用一縷溫柔的陽光喚醒靜謐的禾木村,霧氣還未完全散去,像惺忪未醒的孩子般可愛迷人。喀納斯是圖瓦人的聚集地,這裡居住的圖瓦人保持著最原始的居住方式,以木搭建,以自然為居。一座座圖瓦人木屋在白雪皚皚的森林中整齊排列,一朵朵雪蘑菇與白雪構成純淨鄉村圖景。那些冰雪中的小木屋,似乎隱藏著整個冬天的秘密。
禾木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正好在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四國的交界處,雄雞的尾羽之上。這裡的雪山、草地、湖泊、河流,都在四國的注目下散發出迷人的色彩。
冰潔透明的霧凇是冬季給予禾木的饋贈,晶瑩剔透的冰掛滿樹林的枝椏,為層層林林著上一層雲霧繚繞的外衣。氤氳的霧氣,模糊了天地的界限,瀰漫在森林之中天然的畫出樹的輪廓,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水墨意境。那漫山遍野的通透之感,讓人不忍打擾她,只可遠觀這純淨空靈的世界。
禾木不一樣的冰雪樂趣
當冰雪和禾木相遇時,酒的清香、肉的濃香,似乎能在這個氛圍中更為濃鬱。
美麗的喀納斯不僅僅只有山川河流之美景,也有各種各樣的玩樂之趣。雪地賽馬,狩獵,叼羊,車拉犁,滑野雪,撒水成冰......數不勝數的娛樂方式讓禾木的冬天變得更外充實。
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戶外,圍觀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賽,住進外古內新的木頭房,看馬拉爬犁在圖瓦人的木屋間穿梭,聽歡歌笑語在親朋好友間傳送,感受圖瓦人有趣歡樂的氛圍。
在這裡,人們可以盡情墜入雪鄉的懷抱之中,你總能尋覓到最美的自然風光,與最熱情的圖瓦民俗風情。
觀察禾木村的最佳地點是哈登平臺——禾木村的制高點。而來到這裡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馬拉雪橇了。在原始之地,回歸原始的交通工具,手握韁繩,體會最簡單的駕駛樂趣。
登上哈登平臺俯視整個禾木村,只見一座座圖瓦人木屋在白雪皚皚的森林中整齊排列,一朵朵雪蘑菇與白雪構成純淨鄉村圖景。那些冰雪中的小木屋,似乎隱藏著整個冬天的秘密。
來到禾木,人人都想體驗當地人的民俗,土生土長的圖瓦人的民俗風情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選擇。如果說禾木村是「神的自留地」,那麼圖瓦人便是「神的自留地的守護者」。
這裡保持著圖瓦人最完整的民族傳統,來到禾木的人們也很難不被當地人的好客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所吸引。來到禾木村,走近圖瓦人的身邊,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戶外,圍觀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賽,住進外古內新的木頭房,看馬拉爬犁在圖瓦人的木屋間穿梭,聽歡歌笑語在親朋好友間傳送,體驗原汁原味的圖瓦民俗。
如果是春節期間,還能與圖瓦人一起過一個原始的圖瓦新年。圖瓦人過春節,有很多必要的儀式,其中以除夕夜的砸骨髓儀式最為典型。在圖瓦族文化裡,砸骨髓儀式意味著辭別舊年、迎接新年到來的寓意。喝一碗香甜奶茶,聽一曲楚吾爾,還可以觀看原始賽馬射箭,玩潑水成冰......幾家人聚在一起,過一個充實熱鬧的圖瓦新年。
我們終日生活在被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城市,為了生活而選擇了忙碌的奔波。究竟什麼是生活?生活的本質應該是怎樣的?是燈紅酒綠,是車水馬龍?是時間無休止的運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循環?冬季的喀納斯,這片被自然厚愛的土地,或許已經給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