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鄰縣11歲女孩上完網課迷上網遊,刷掉8.8萬元!家長該如何避免……

2020-12-10 騰訊網

疫情期間

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

很多學校都採用了網上授課的方式

這讓電子產品

「堂堂正正」地擺在孩子書桌上

孩子們捧著手機真的是在「上網課嗎」

崇陽市民林女士至今也不敢相信,今年僅11歲的女兒竟然用她手機裡的支付寶帳號,花掉了88000餘元來打賞給西瓜視頻平臺裡的多名遊戲主播。

女孩偷用家長帳號打賞主播

3月31日,記者來到位於茅棚街的林女士家中,愁眉不展的她正在重複機械地撥打著西瓜視頻平臺的客服電話,只有不斷重複的「請耐心等待,人工客服忙。滴滴滴……」回應著她。

「我現在真的是沒有辦法,平臺客服一直聯繫不上,去公安機關報案,他們說這不構成立案標準,我不知道怎麼辦!」見到記者的到來,林女士放下了手裡的手機,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經過。

疫情期間,林女士的小孩聰聰(化名)一直居家上網課,由於自己和愛人開始復工,且由於崗位特殊,要工作到晚上7點才能回家,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就將一部閒置的手機給了女兒,叮囑她按時學習。

「我是26日晚上發現這個事情的。」林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她覺得女兒不對勁,晚上老是把自己關在房子裡,也不說話,擔心孩子出了什麼事情的她當天下了個早班,本來想約孩子散散步,聊聊天,結果一聊聊出了大問題。

「女兒哭著告訴我,她這段時間一直在打賞遊戲主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而且其中有一個主播責怪她給另一個主播的打賞金額超過了自己,不帶她玩了。」知曉事情原委的林女士頓時知道壞了,趕緊掏出自己的手機,打開支付寶,從3月22日開始,短短幾天時間,自己支付寶綁定的4張銀行信用卡被刷掉88000餘元,上面詳細記錄著2000多筆。

「當時就覺得天塌下來了。」林女士哽咽著告訴記者,「我趕緊用孩子的QQ給那些主播說出緣由,並明確告知打賞是孩子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方立即拉黑了我女兒的QQ。」

8.8萬買完「皮膚」後被拉黑

經過詢問,林女士的女兒聰聰告訴記者,打賞遊戲主播全是為了所謂的「衝榜」換取遊戲皮膚。

聰聰說,自己在上完網課之後,愛玩一款叫做「迷你世界」的遊戲,並且尤其鍾愛這款遊戲裡面的炫彩遊戲皮膚。

《迷你世界》遊戲圖

「我看到他們遊戲主播在直播玩這個遊戲時可以進行『衝榜』兌換皮膚,還是限量版的。」聰聰說,所以她趕緊給那些主播打賞禮物,通過衝擊「榜位」的形式來換取心儀的遊戲皮膚。

記者點開了聰聰進行充值的西瓜視頻平臺,在直播遊戲欄目,各種類型的遊戲被分門別類,一目了然。其中「迷你世界」排在熱門置頂區。

記者點進去後看到,在各個主播的直播房間裡,類似「絕版皮膚送不停」「免費送皮膚激活碼」「限量皮膚等你來拿」……等宣傳語比比皆是,直播畫面中,「榜一」「榜二」「榜三」的帳號名字被以醒目的顏色掛靠在屏幕左上方,主播們也在不斷的在用言語激勵著網友衝擊榜單。

直播間刷禮物 網絡圖片

記者觀看的短短10幾分鐘內,不斷有網友送出禮物「比心」,這些「比心」需要用鑽石兌換,鑽石則需要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方式花錢購買。1元錢等於10鑽石,記者看到,最貴的一款「豪華火箭」禮物需要19999鑽石。

「開始他們告訴我加入他們的粉絲團就可以帶我玩遊戲,我加進了QQ群之後,他們又告訴我衝擊到了『榜一』可以給我限量版的皮膚。」聰聰坦承,刷給主播的禮物雖然知道是要用錢買,可她卻不知道需要多少錢。

「媽媽叫我跟他們聯繫後,他們讓我把聊天記錄刪除,我照他們說的做了以後,就把我拉黑了。」在這個11歲的孩子心裡,到現在她還不是很懂為什麼之前對她異常熱情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會突然不理睬了她。

希望能警示家長並追回損失

「其實我也知道,在這件事情家長缺失監管責任,尤其是現在越來越便捷的支付手段更加需要引起家長警惕。」在林女士看來,她自己也有監管不力的責任,平臺方的審核也不嚴格。更加讓她苦惱的是現在,既無法跟平臺客服取得聯繫,也達不到在公安部門立案的標準。

「她太小了,根本不懂掙錢的辛苦!」林女士嘆息道,女兒不懂事,她和愛人也不敢過多責怪,但8萬多元全部都是刷的信用卡,她希望能追回。

記者了解到,林女士有三個小孩,她家境並不富裕,夫妻倆都是打工一族,兩個人加起來月薪在6000元左右,3個小孩每個月的教育和生活物資支出,常常使得夫妻二人捉襟見肘。「突然一下信用卡刷掉了8萬多,根本不知道怎麼還這個錢。」說到這裡,林女士潸然淚下。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弱,很難抵禦網絡的誘惑,家長們一定要加強監管,進入電子支付時代,切記各類支付密碼不要輕易透露給未成年人。尤其是在近期上網課時,家長們不能只把手機交給孩子,也要對上課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監督考量。

來源:鹹寧新聞網通訊員:陶然 甘源

小編在此呼籲各位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讓他們的精神生活豐富多彩,並引導他們正確的上網方式。

也請學生們記住:網課是為了提升學習的,不是用來變相增加玩樂渠道的。

如何討回這些錢?

固定證據明確充值、打賞等行為不知情

家長可以先聯繫平臺,說明情況告知平臺是未成年消費轉款,也希望平臺能查明真相退錢。第二聯繫自己的支付平臺客服,明確轉帳的具體收款方。

證明消費屬於未成年人所為很重要

根據法律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家長要舉證證明充值行為是孩子所為,監控、證人證言、與平臺溝通的記錄這些都可以作為證據,但是監控的證明效力更強。比如說,孩子可以花錢購買一個棒棒糖或者買一支鉛筆,但是打賞這麼多錢明顯是超出其年齡、智力範圍,在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的情況下,應為無效,所以家長可以要求平臺退還。

在家中沒有視頻監控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通過提供帳戶消費明細(用以說明家長平日消費習慣)、家長與未成年人的交流記錄、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處的證據(如充值時父母均在上班)、未成年人與主播的聊天內容等資料,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何避免類似事情發生?

//

對於家長

//

1

對孩子加強教育

家長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學習的時候也督促一下。

2

關閉手機小額免密支付

不少軟體會開通小額免密支付,連密碼都不用輸了。然而,熊孩子玩手機遊戲遇到付費時,一般每次都只需支付幾十元,剛好在免密限額內,給孩子支付個幾十次的話也傷不起!取消小額免密支付,多輸個密碼會麻煩點,但能更穩妥地保住帳戶裡的鈔票。

3

開通支付簡訊通知

開通支付簡訊通知,孩子消費也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相關措施。

//

對於遊戲、直播等平臺

//

多平臺出臺保障、處罰措施,建議增加「人臉識別」

1

直播平臺推出「青少年模式」。

在該模式下,用戶觀看的內容都為特殊過濾內容,且無法進行充值打賞行為。

2

在遊戲方面

有公司推出了「實名校驗」、「人臉識別」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功能,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長、遊戲消費進行限制。

3

充值消費

遊戲、直播平臺在充值消費時,除了對帳號進行實名認證、限制行為外,在消費時還應該增加人臉識別、指紋等認定方式。

點一下 在看

相關焦點

  • 8歲!上海最小被害人為主播刷禮物成「金主」,遭男子詐騙4萬元...
    8歲女童敏敏(化名)在短視頻網站「出手闊綽」,頻頻給直播主播「刷禮物」,一名剛滿18歲的男子因此盯上了女孩,謊稱女孩的打賞行為構成違法,威脅女孩稱將報警並告知家長,由此索要「
  • 高鐵上強抱8歲女孩,列車長怒斥,男子:我這褲子本來就很容易掉
    咱們再次把目光轉向高鐵,10月1日,溫州開往貴陽的G2306次列車上,一名男子霸座8歲小女孩並在她不情願的情況下,強行把小女孩抱起放在腿上,引發了G2306次列車乘務人員的憤怒,美女列車長訓斥無果的情況下通知乘警。
  • 11歲女孩每天家務做不完,堪比「全職保姆」,媽媽:看見她就煩
    比如這個11歲的小女孩,每天的家務都做不完,堪比「全職保姆」,在家毫無地位,直言「討厭媽媽」!11歲女孩成全家「保姆」,每天家務做不完,直言討厭媽媽這個不苟言笑的女孩是家裡的「小大人」,作為長女,11歲的她幾乎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基本上每天都做不完。
  • 11歲少女想當「網紅」,打賞主播16.7萬,網友:別送了,你才多大
    11歲少女想當「網紅」,打賞主播16.7萬,網友:別送了,你才多大一位老人積攢多年的20多萬元,竟被11歲的外孫女全拿去打賞了某直播平臺主播和「投資」漲粉。雖然經過家長申訴,直播平臺很快認證,打賞行為系未成年人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兩個工作日就全款退回。但該直播平臺用戶又私下加上女孩微信,以充錢給「官方漲粉活動」為由,騙走了女孩8萬多元,仍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追回。11歲女孩用姥爺手機上直播平臺,打賞主播16.7萬元,網友紛紛評論:別送了,你才多大啊。
  • 8歲小學生上11個輔導班!暑假,你家娃「累趴下」了嗎
    這個暑假,山東煙臺市8歲小學生涵涵十分憂愁,她要在國學、中國舞、鋼琴、書法、作文、少兒口才、英語等等共11門課程中奔波,直呼累趴下了。在山東濟南、煙臺、濰坊等多地,除了和涵涵一樣上傳統興趣課,還有不少學生奔波在財商課、統感協調班等五花八門的「時髦」課程中「累趴下」,但記者調查發現,有些輔導班的老師卻說不清這些班是幹啥的……累哭!
  • 8歲女孩坐火車,被車上陌生男子強行擁抱,列車長:褲鏈先拉上
    8歲女孩獨自坐火車,被車上陌生男子強行擁抱,列車長:褲鏈先拉上近日,有關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名8歲的女孩被自己的父親獨自送上火車。隨後乘務人員發現,孩子父親並沒有上車。由於高鐵上人群聚集,魚龍混雜。為什麼這位家長就敢這麼放心將孩子一人送上高鐵,就不怕她出什麼事嗎?
  • 生於網絡社交時代的兒童,該如何面對「成為網紅」
    有調查顯示,三成小學生視網紅為未來理想職業,不少家長也贊同孩子做網紅, 「童星閃耀」似在全球掀起風潮。 不可否認,在當下人人皆網紅的時代,兒童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其中。那麼,這一代生於社交網絡的兒童,究竟該如何認識網紅?幾年後,長大的他們又該如何面對童年的轉型呢?專家表示,不必用異樣眼光看待網紅這個新興職業,年少成名不是壞事,關鍵是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並看待自己。
  • 11歲女孩用手機刷給小賣鋪四萬餘元,誰之過?
    前幾天,河南省駐馬店莊女士11歲的女兒在自家附近小賣鋪,不到半年時間用手機刷出四萬餘元,令無數人唏噓。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孩子爺爺在家一天沒有出門,手機卻接到一筆支付4500元的信息。孩子爺爺頓感事出蹊蹺,於是拉出支付寶帳單。支付寶帳單出來後,孩子爺爺不淡定了!
  • 8歲女孩每周吃兩次榴槤,卻導致「性早熟」,有多少家長忽略了?
    近日,杭州一名媽媽發現8歲的女兒突然胸部開始發育了,於是立馬去醫院做檢查,通過醫生的詢問,孩子媽媽告知醫生女兒非常愛吃榴槤,每周可能會吃上兩三次。最後經醫生判斷是因為平時吃榴槤太多引起的早熟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對孩子「性早熟」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有一部分是因為觀念上沒有糾正,因此羞於帶孩子去看病。對於孩子「性早熟」,應該秉承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的原則,家長們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
  • 河南一11歲女孩頻繁出入小賣部,給老闆轉帳四萬多,家長崩潰了
    眾所周知在很多小孩子對錢根本沒有概念,在她們的眼裡,不過就是一串數字,因為用錢的時候只要跟父母要就好了,所以孩子總覺得錢是花不完的。而近日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一名11歲的女孩給一個小賣部的老闆轉了4萬多元,父母得知後差點被氣死,於是找老闆理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爸媽,再見了」12歲女孩留絕筆信出走,背後原因家長都該知道!
    「爸媽,我要走了對於生活的壓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還做很多錯事……」這是一封出自12歲女孩之手的絕筆書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兩個小女孩都遇到了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難題,但她們不知該如何面對,難以承受打擊,所以起了輕生的念頭。每當看到有孩子寫下這樣的話,父母們總會唏噓感嘆,這些孩子的抗壓能力怎麼這麼差?但其實,孩子所經歷的事情沒有大人那麼多,很多在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來就是巨大的打擊。
  • 揚州7歲熊孩子玩遊戲花了4000多元,刷爆家長信用卡
    繪圖 江江這段時間,家住揚州市區的韓女士一直愁眉不展,她的7歲兒子萌萌(化名)玩挖礦遊戲時,刷爆了她的信用卡。她致電本報,希望她的遭遇能引起廣大家長重視,不要讓類似事件重演。記者調查發現,孩子背著家長網上消費,多為家長安全意識不強所致。遭遇信用卡被刷爆,方知兒子偷玩遊戲韓女士是揚州人,有一個7歲大的兒子萌萌。前段時間,一條信用卡催還款簡訊,打破了她原本平靜的生活。
  • 鶴山家長注意!上網課要當心,有學生被騙刷走16萬!
    鶴山家長注意!上網課要當心,有學生被騙刷走16萬!長沙一12歲女孩上網課時「走錯群」4小時發出2萬元紅包「當時她同學的QQ被黑了,然後邀請她加入粉絲群,粉絲群裡面就有人誘導她玩個返利的遊戲。什麼刷一百就返一千,就這樣刷了兩萬塊錢,就幾分鐘。」
  • 8萬元現金掉在計程車上……
    其中一位醉得厲害,坐在後排,另一位坐在副駕上。一個起步價,兩人到了目的地。隨後,曾師傅放空通過長江二橋回漢口。可一下橋,接到電話,是剛剛坐在副駕上的年輕人通過微信支付時的信息聯繫到他的。對方急切詢問,坐後排朋友的包掉在車上了,請他幫忙看看。圖:曾昭志師傅「多虧我當時沒有載客,後排位子底下真的有一個包!」11日,曾昭志對武漢廣播電視臺記者回憶說。
  • 貴陽一11歲小女孩用爸爸手機讀書,一周花近萬元!家長:究竟讀了什麼...
    本文轉自【貴陽晚報】;昨日下午,貴陽市一名家長向本報反映,他11歲的女兒上個月用他的手機去充值讀書,一天就花了3300元,短短的一周多的時間,她的女兒就充了近萬元的書幣。一位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提醒管先生:若是未成年人充值,家長可以關注「閱文服務管家」這個公眾號,和平臺服務的在線客服進行溝通,並按要求提供扣費截圖等信息,有在線客服將情況反饋上去,看如何退還這筆錢。目前,尚先生正與該公司聯繫退費事宜。
  • 貴州一小學生看直播玩遊戲刷掉6萬元
    貴州一小學生看直播玩遊戲刷掉6萬元家長已聯繫三個平臺請求退款 有平臺表示已安排專員溝通處理近日,貴州一名一年級小學生用手機看視頻、玩遊戲,刷掉父母6萬元。孩子父親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妻子知道後已急得病倒。昨天中午,孩子告訴北青報記者,知道自己錯了,以後不會再玩手機遊戲、看直播亂花錢。
  • 甘肅慶陽一小學家長稱 8歲女孩被打下體出血 當地公安:正調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梨視頻報導:【8歲女孩下體流血不止稱遭老師毆打,校長:是2名男同學用笤帚戳傷】#8歲女孩遭毆打#1月13日,甘肅寧縣,一小學老師稱口紅不見,讓班上一女孩拿出來,女孩奶奶稱沒有證據不予賠償。
  • 高鐵上8歲孩子各種作妖,家長:他還是個孩子,6歲孩子精彩回懟
    確實,現在國內出行很方便,有客車、動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但是,這也無法避免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小孩,如果小孩乖乖的聽話還是比較完美的旅途,但如果孩子吵吵鬧鬧的根本得不到休息的時間,蓉蓉就曾獨自帶著6歲的女兒乘坐高鐵準備回老家,當時正值暑期,高鐵上的孩子也有很多,他們不分場合的吵鬧會引來很多人的不滿,就比如這個已經8歲的小男孩,在清早的高鐵上大喊大叫
  • 孩子玩手遊刷走家長錢引發思考,家長有錯,怎能「一退了之」
    本報記者 於豔玲 蘇少靜 攝影報導在電子支付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孩子玩遊戲偷偷買裝備的錢,遊戲公司是不是該退款?家長是否需要擔責?近期,本報連續報導了數起孩子玩遊戲充值、看直播「打賞」花掉家長大筆錢的事件,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他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10歲女孩瘋狂打賞網絡主播1萬6千元!未成年人網絡「亂」花錢行為誰...
    前幾天,一則《9歲女孩到派出所「自首」稱要進監獄 民警一問原因大家忍俊不禁》新聞上了微博熱搜,引起廣發關注。泰安10歲孩子為給主播打賞 3天時間刷了母親5個月工資泰安東平縣黃女士10歲的孩子小鈺,最近沉迷於一款刷視頻軟體,叫刷寶短視頻,利用上網課拿手機之便,僅僅3天的時間,就給該平臺上的主播打賞了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