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古苗寨原始古樸,內部有淳樸、熱情而真摯的苗民,有百座保留百年風貌的建築,有苗族最原始的語言,還有湘西最原始、最神秘的巫文化。
關田山古苗寨位於湘西苗疆關口,是一個以「探秘、獵奇、觀光、體驗」為主題的原生態民族化風情園。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古老苗寨,有如痴如醉的民族歌舞,有百態千姿的石林景觀,有清香甘甜的苗家糯米酒,但沒有小說中談之色變的施蠱之人。
苗寨所在的關田山是一處帶有神秘色彩的神山,山上有一個小山洞,此洞被苗家稱為「神仙洞」,是苗家禁地。據說外面的人一旦踏進洞裡,就會玷汙洞裡的仙靈之氣,所以會得一種怪病,終身難愈。
不過在「文化大革命」時有人偷偷進了洞,但不敢深入,他出來後說裡面可以容納上千人,還形容說在裡面可以放電影。但是現在,為了尊重苗族的傳統習慣,已經很少有人進去了。
來到苗寨寨門外,過了小橋,蜿蜒直上。至寨門,依苗家習俗,入苗寨須過三關。一為敬酒,即喝米酒。苗族喜飲酒,常以酒待客,以示敬意;二為對山歌;三是擊鼓,擊響即可,響聲大者尤佳。三者中,以對歌難度較大。好在導遊所教的山歌類似於流行歌曲,也能記住,不致過於跑調,勉強過關。
入寨門步行不遠,便達高坡上之古苗寨。寨子不大,所居約數十戶人家。房屋多土牆,木頂。外牆數處脫落,有裂縫,似在著力詮釋那個令人隱隱作痛的「古」字。信步慢覽,見寨中多婦人和兒童,卻不見男丁。寨中老人和孩子,對外人的到來,並不覺生分。
苗寨有一片古樹林以及一堆怪石,這就是《血色湘西》的外景地之一,片中有段鎖師長勸穗穗親一下即將上戰場的孫鬍子的戲,就是在這個地方拍的。原來這片樹林和怪石是苗家的「神樹」和「神石」。
苗家的傳說中,如果哪家孩子命太硬,父母壓不住,小孩會體弱多病,容易天折,就通過認樹神為父母,在古樹上貼上紅紙鞋,寫上小孩子的生辰八字,認為在樹神的照料下,小孩就容易長大了。
這些樹木,都有幾百年的樹齡,明顯沒有被破壞,而來古寨的一路上所見的地方,很少有這樣稍大一些的樹木了。看來,神樹的確不一般。
由於寨子較小,所以很快就可大略觀賞一遍,於是到寨口一苗家飯館休息。院子頗寬敞,擺滿長條桌凳。席間苗家特有的臘肉、酸魚、酸豆角等風味小吃,另有米酒佐食,讓人大飽口福。如果幸運,還能碰上湘西絕技「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
「上刀山」原來就是赤腳踩在鋼刀綁成的梯子上,踏著刀刃,攀援而上;「下火海則是赤腳踏在篝火裡被燒得通紅的鐵板上,穿過火堆。未曾見過此項絕技表演時,向以為表演者的腳上塗抹了藥水,要麼就是魔術特技……如今親眼所見,方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從苗家那裡得知,「上刀山下火海看似神秘,其實也是勤學苦練的結果。」開始練習時,是光腳板踩在沙子上,不管嚴寒酷暑,都要踩在沙子上反覆練習。然後,沙子換成了石子,要練到腳板踩在稜角鋒利的石子上渾然不覺才行。這時再將石子換成碎玻璃,用腳板把碎玻璃踩成粉末。最後,再將碎玻璃換成刀片……表演者的腳板上有一層巨厚堅硬的老繭,老繭被刀片切割得絲絲縷縷,這是長期「上刀山、下火海」的結果。
在驚魂的表演還未從腦海中消失時,踏上了返程了大巴。大巴漸去漸遠,心中留下的是苗家人的心靈手巧、能歌善舞。的確,關田山古苗寨讓人莫不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