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17:05 | 鳳凰網 | 記者 黃玎
圖為位於鶴浦鎮大沙村的博景灣·逸墅。 (周科 攝)
端午小長假期間,寧波人曹女士獨闢蹊徑,領著廣東、江蘇、湖南的朋友「躲」到了位於賢庠鎮\頭陳村的「隨囍」民宿。「就像回到一個氣味相投的大家庭。」曹女士說。
如今,越來越多城市旅人主動嘗試融入鄉村日常。而有個性、有溫度的民宿,承載著城市旅人詩和遠方的想像,是深度體驗當地民俗、美食的絕佳場所。把城市需求和青山綠水對接,在海濱、山間、田野、島嶼形成了旺盛的市場。
近年來,象山縣湧現出一批海洋風韻濃厚、建築風格自然、設計各具特色、配套舒適安全的精品民宿,成為地域文化的載體與窗口,加快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日益成為象山全域旅遊發展的特色品牌。
有顏值有溫度
時值休漁期,石浦漁港千舟錨泊、舳艫相接。東臨石浦港,南靠漁港古城的「飲海三灣」 民宿,在近33米的高度獨享著這「限量版」漁港景色。「飲海三灣」以海豚為LOGO,保留了魚燈、魚簍、石頭牆等漁家記憶,呈現出一派復古海味範。
一進門,「飲海三灣」主人林國明的手機幾乎沒有停下,他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住客交代的各類需求。接待客人時,林國明總會為其泡上一杯好茶,端出象山本地點心和時令水果,還會給客人介紹有別於網上線路的「私房攻略」。
「我們希望這些暖心的安排,讓客人能清晰記得這裡是飲海三灣。」林國明說,當前民宿行業正面臨消費升級,如果沒有個性化的內容和優異的品質,很容易被淘汰。
在林國明的用心經營下,自開業以來,飲海三灣日均入住率在65%左右。儘管節假日房費翻倍,但仍早早被搶訂。一些杭州、紹興來的住客甚至給出了「沒有來過『飲海三灣』,就等於沒有來過石浦」的讚譽。
不光是林國明在追求民宿的品質升級。近年來,我縣部分從業人員基於傳統海島民俗和獨特漁家文化,不斷提升服務理念,軟硬兼修,依靠家庭式服務與細節關懷,合力推動民宿產業「突圍」發展。據統計,我縣已建成民宿(農家客棧)612家,床位約1.2萬個,其中,已有12家精品民宿開門迎客,去年出租率約70%、營業額超360萬元。值得一提是,更多的精品民宿,正在半島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不同於傳統酒店行業,民宿容易在主客之間產生一種很強的情感聯結,傳遞一種民宿主人與客人親情溝通的文化溫度。很多遊客樂於選擇民宿,往往是出於這種富有人情味的獨特體驗。」縣旅委鄉村科負責人說,我縣民宿的最大魅力就是漁家的淳樸熱情和地道手藝。
並軌鄉村發展
象山縣民宿依託、成長於鄉村,不僅給當地農漁民帶來收入,還使不少「空心村」成為「二次創業」空間,吸引了一批回鄉青年,盤活閒置資源,激活村莊發展新動能。
「沙塘靜灣」民宿主人葉紅曾是上海白領,走過千山萬水,她選擇了回鄉租賃民房經營民宿生意。「現在一年營業額有七八十萬元,相比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沙塘靜灣」的出現給石浦沙塘灣村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去年,沙塘灣村提出打造「寧波民宿第一村」的目標,採取「統一流轉、招商引資」的方式,連片打造高端民宿,改善村集體經濟。目前,租賃13幢閒置漁民房屋打造的民宿集聚群項目,正在加快開發之中。
無獨有偶,今年1月,民宿開發商安可公司與鶴浦鎮小百丈村籤訂協議,租用了村裡15處農房約1500平方米,租用土地近6300平方米,建設精品民宿和自然營地。村黨支部書記王葉永說:「這給村民帶來房屋租賃收入,給村集體帶來土地、林地租賃收入,對於村莊提升發展是個難得機會。」
民宿帶動了地方特色農副產品的銷售。民宿「文麓雅苑」位於茅洋鄉文山村,文山人曬制魚鯗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魷魚鯗、黃魚鯗等廣受市場青睞。「文麓雅苑」提供的「伴手禮」就出自本村。民宿主人石璐說:「我們向客人推薦的魚鰲,都是向村裡魚鰲廠採購的,每袋價格在30元到50元不等,保證物廉價美。」
「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發掘農村資源、發展民宿產業,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有效途徑。」象山縣旅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縣將以民宿為依託,加強旅遊重點村的主幹道建設,完善旅遊公共運輸服務,建設旅遊集散諮詢網絡,加快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扶上馬送一程
從落寞小村到受遊人追捧的「烏託邦」,民宿將象山縣的「美麗資源」轉化成「美麗經濟」。去年,飲海三灣被評定為省首批金宿級民宿,安瀾別院、沙塘靜灣、隨囍被評定為省首批銀宿級民宿。而這片土地上的嬗變,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和指導扶持。
近年來,象山縣旅委多次會同審管辦、公安、消防、市場監管、衛生等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民宿縣級標準創建工作,制訂民宿專項管理辦法,出臺民宿發展扶持政策,加大專項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民宿健康發展。
去年8月,象山縣出臺《象山縣民宿管理辦法(試行)》,對民宿的建築設施、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今年5月,我縣出臺《民宿(農家樂)規範整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民宿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特種行業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進一步促進民宿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為引導民宿提檔升級,今年1月,象山縣首次實施精品民宿動態化評選工作,對評定為縣級特色民宿的,按照3至5星等級標準分別獎勵10萬元、15萬元、20萬元,樹立行業標杆,促進優勝劣汰。今年3月,象山縣下發《象山縣新一輪旅遊產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對民宿項目建設、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獎補措施進行了細化和完善。
為加強民宿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民宿品質服務提升,去年7月,象山縣召開鄉村旅遊人才培訓會。培訓會邀請了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教授,緊扣民宿產業發展主題,圍繞浙江省民宿標準、民宿開發與經營等內容進行解讀,給大家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同時,各鎮鄉、街道也不定時組織各類消防安全、實務技能等培訓,規範民宿、農家樂經營管理。
可以想見,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越來越多閒置民居變特色民宿,帶動越來越多農漁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越來越多土特產品變旅遊商品,為象山全域旅遊發展版圖綴上「滿天星」。
(原標題《象山民宿修煉記》,記者 黃玎,編輯 郭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