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
文章類型|社會娛樂
文章字數|1137字,閱讀約3分鐘
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一個民族風俗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因為每個民族的歷史發展不同,這就使得民族節日的組成部分各不相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今天越南也有和中國一樣的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但除此之外,越南還有「哈節」等獨具特色的節日,這些節日是越南人在歷史發展中獨自孕育出來的。因此,儘管文化相似,但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形式,這使得這些國家更具吸引力,也讓人們更想去旅行。
但是,世界上這麼多國家,這麼多民族,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奇怪,讓人難以接受的節日。比如我們身邊的日本,就有這樣的節日。日本經濟發達,教育,醫療都很先進。因此,日本的國民素質很高。同時,日本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有大量的中國傳統習俗,但同時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節日,比如這次的「惠陽節」。
日本最「奇葩」的節日,惠陽節是日本人祈福的節日。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日本人大多彬彬有禮,行為標準嚴格。他們需要對每個人都很有禮貌,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很多日本人在一個節日裡都特別開放,特別充滿活力,而這個節日就是被稱為日本最「奇葩」的「惠陽節」,也就是裸祭節。
惠陽節是日本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它起源於江戶時代晚期,在每年2月的第三周舉行。它是一個有5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節日。這個節日的起源是西大寺觀音院的設立。當時奈良的一位高僧說,觀音像後面放了一個寶物,供奉了14天。並賜家祈求平安五穀豐登。不過,這戶人家確實在當年平步青雲,於是後來的信徒來到這裡爭搶寶物,希望能得到第二年的加持。因此,這一習俗逐漸形成,在珍寶被珍貴的木材取代後,這一節日便傳承到了今天。
數萬日本人腰間纏著薄布互相推搡,撫摸,只為爭奪一塊「寶木」
所以日本人非常重視這個節日,都希望得到美好的祝願和好運,所以紛紛來這裡參加這個活動。在這個項目中,男人和孩子們會在腰間纏上一塊薄薄的白布,然後他們三五成群,組成一個小隊,爭奪從西達寺殿中拋出的寶木。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日本男人半夜在小鎮上奔跑追逐,然後一起爭奪一塊木頭。因為不符合日本人特別生硬的性格,這個節日也被譽為日本最「奇葩」的節日。
總的來說,一共只有4個寶木,但是對於沒有爭奪寶木的人,也可以摸到搶寶木的人的身體,一次獲得好運。因此,這個節日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日本最火爆的節日。在寒冷的二月天裡,西達寺總是熱鬧非凡,人聲鼎沸。我不知道如果是你,你會想參加這樣的節日嗎?歡迎評論。
愉快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這了,再次感謝來到《扒拉筆跡》旅行「欄目」,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有一飯之交,期待與您下期再會,不見不散。
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洗澡、死亡、旅途是三個頓悟人生的時刻。我不是魚,還不想死,我要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