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估計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份
據生命時報,鍾南山院士表示,估計全球疫情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新冠病毒的防控重點將來會從輸出轉為輸入,廣東國際交往特別多,所以要加強邊檢邊境檢測的措施,而且要制定從國外疫區來華的措施,對他們做必要的隔離。對疫情嚴重的國家,廣東可能要對外進行援助,包括防護、試劑、治療技術。
就剩2家了!武漢14家方艙醫院已有12家休艙
9日上午,隨著武漢青山方艙醫院休艙,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2家休艙。據國家衛健委介紹,3月10日左右武漢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網友:早日關門大吉!
抗議疫情禁探視新規,義大利近十城監獄連環暴動,致3人死亡
8日,義大利多地監獄因囚犯不滿新冠疫情實施的禁止探視的新規,發生連環暴動事件,造成至少3名囚犯死亡,包括獄警在內的多人受傷。據統計,那不勒斯、巴勒莫等近十個城市的地方監獄均發生類似暴動事件。在發生死亡事件的摩德納監獄,囚犯點燃床墊,登上圍牆,超過20名獄警和工作人員被迫離開監獄,稱「監獄已完全被毀」。
德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破千 全球確診超1000例國家增至6個
據人民日報,根據德國疾病防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月9日上午8時,德國共確診1112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較3月8日8時,新增265例。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北威州)已確診484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據埃及衛生部8日消息,一名德國公民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後在當地死亡,此為首位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後死亡的德國公民。
伊朗又一高官確診!
據彭博社,伊朗內政部副部長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
伊朗政界的感染人數仍在不斷增加,並再次出現了死亡病例。
據阿拉比亞電視臺網站5日報導,伊朗最高領袖顧問委員會成員、伊朗外長扎裡夫的高級顧問薩德爾(Mohammad Sadr)已確診感染,是該委員會感染的第二例確診病例。
伊朗議員拉赫巴爾(Fatemeh Rahbar)則因感染病毒「病情危急」,拉赫巴爾上月剛在議會選舉中連任。根據伊朗議會副議長梅斯裡的說法,截至3日,在290名議員中,已有23人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的前顧問、前駐敘利亞大使謝赫伊斯蘭(Hossein Sheikholeslam)則因新冠肺炎,已在德黑蘭的醫院去世,距離他被披露感染僅過去了兩天。
為防疫情擴散 伊朗已臨時釋放7萬囚犯
中國日報援引伊朗塔斯尼姆(Tasnim)通訊社報導,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進一步傳播帶來影響,伊朗司法部長9日在高級司法委員會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稱,全國大約有70000名囚犯已經臨時獲釋。
川普認為4月病毒會消失!美專家:難以預測氣溫變化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堅稱新冠病毒會隨氣溫升高而失活,美媒採訪喬治敦全球傳染病研究項目主任Ellen Carlin,她表示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即使新冠病毒存在季節性,也可能因為全球氣候差異而不會徹底消失。
駐歐洲美軍首例!美國海軍水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美國歐洲司令部和美國海軍歐洲-非洲司令部的一份聲明,駐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名美國海軍水手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這是駐歐美軍中的第一個確診病例。
日本幼兒園教師確診前上課多日 密切接觸者多達152人
日本擬指定新冠疫情為「歷史性緊急事態」
據日媒7日報導,日本群馬縣確診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是太田市在託兒所工作的40多歲女教師。她在2月27日出現不適前往醫院就診,流感檢測為陰性,之後仍戴口罩上班多日,直到6日第3次就診才確診,與其密切接觸者多達152人。網傳#日本一幼兒園拒絕停課#,但日本政府並未要求幼兒園停課。
據日本共同社,日本政府基本決定,關於圍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應對,擬最快10日通過內閣會議將其指定為徹底做好公文管理工作的「歷史性緊急事態」。如果指定,將成為首例。
韓國新增9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累計確診7478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9日通報,截至當天下午4時,韓國較當天0時新增96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7478 例,死亡53例。
1人乘大巴,致同車8人感染
眼下,隨著復工復產陸續推進,公共運輸疫情防控也愈發重要。
近日,有研究以一起乘坐公共運輸引發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為案例,探討密閉環境下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能力較強,在密閉空調車廂內傳播距離最遠達4.5m,病毒至少在30分鐘內可漂浮在空氣中並導致感染髮病。因此,建議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時做好個人防護,同時保證公共運輸工具內的換氣和新風量,做好車廂內的清潔消毒。
該研究題目為《一起在公共運輸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實用預防醫學》3月5日首發。作者包括羅塏煒、海政等人。
研究介紹了一起發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引發的聚集性疫情:1月28日,乙地報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
該患者1月22日發病,1月29日確診,發病前第5天和第3天曾與其甲地同事李某某(確診病例,1月16日發病)有共同聚餐和辦公的經歷。
1月22日12點,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點到達乙地,導致同車7人發病(病例B-病例H),此外還有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車,車程約1小時,導致同車2人發病(病例K和病例L)。
本起聚集性疫情傳播鏈圖 圖片來自相關論文
當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達乙地後,停留30分鐘(停留期間車輛未做消毒處理),又載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後(座位與病例A之前乘坐過的座位臨近),1月24 日發病。據調查,病例J無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觸史。
該起疫情還引發了三代續發病例:和病例A同車的病例B、病例K之後分別有1名親屬發病,即病例M和病例N。
這起導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研究顯示,病例A1月22日中午乘坐49座全封閉空調客運大巴。該大巴一層為行李艙,二層為客座艙,車長11.3m,車寬2.5m。司機座位在最靠前的次高層,除司機外共有48個客座,車輛出站時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
病例A與車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間距離不足0.5m,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據調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別從大巴車的前後門上下車,途中也沒有近距離接觸行為。調取當時車上的視頻發現,車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車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病例A中午從甲地到乙地乘坐的大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圖片來自相關論文
1月22日下午,病例A乘坐18座空調小巴,車窗均未開。車長5.5m,車寬2.5m。除司機外共有17個客座。車上共12人,僅1人佩戴了口罩,車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之間距離約為4.5m。
病例A從乙地到丙地乘坐的小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圖片來自相關論文
新冠病毒在密閉環境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該起聚集性疫情共發現密切接觸者243人,其中10名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觸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觸者N之後也發病。
並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除與確診病例A共同暴露於大巴車外,調查發現均無其他明確的流行病學(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別與本案例中的1名確診病例有明確接觸史外,調查未發現其他流行病學(暴露)史。
研究認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兩點重要提示。
一是在密閉的空調車廂內,病毒傳播距離有可能超越目前認為的飛沫傳播距離(通常為1m)。本次調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臺全封閉空調大巴,與最遠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可能原因是在全封閉空間內,空氣的流動動力主要來自於空調產生的熱風推動,熱空氣上升可以將帶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運送至較遠的距離,遠超過通常認識的1m距離。」研究稱,本起疫情中出現的遠距離傳播也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密閉環境內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並且,在有空調風影響的密閉環境內,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距離會超過通常認識的1~2m距離。
二是病毒在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能夠達到足以致人發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鐘後,一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返回甲地,在此過程中感染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