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銀河系的磁場比地球弱幾千倍!那它有什麼作用?

2020-12-19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知道,行星的磁場相當於其表面一層無形的保護膜,它可以保護行星不受恆星風粒子流的影響。地球也有自己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侵襲。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產生的高速粒子流,會破壞行星的大氣層,進而影響到生命的發展進程,而地球的磁場正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太陽系除了地球以外,其它行星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磁場,但是火星的磁場幾乎已經消失,使得這顆紅色星球無時不刻沒有」沐浴「在熱烈的太陽風之下,生命存活的可能幾乎不存在。而木星的磁場是地球的50-100倍,土星也有一個簡單的具有對稱形狀的內在磁場,比地球的磁場微弱一點 ,土星的磁場是地球的17-34倍,其它行星也存在著大小不一的磁場。既然行星有磁場昂,那麼太陽系甚至是銀河系是否有磁場呢?答案是有的,銀河系的磁場是什麼樣的呢?

銀河系的磁場

你知道嗎?研究表明其實銀河系也有自己的磁場。但是與地球相比,它非常弱,甚至要弱幾千倍。即便如此,科學家依然希望了解更多關於它的信息,因為它可以告訴我們關於恆星形成、宇宙射線和許多其他天體物理過程的信息。

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一組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的磁場,最後他們發表了最全面的銀河系磁場三維測量目錄。該團隊與歐洲無線電望遠鏡LOFAR(即低頻陣列)合作。LOFAR的工作頻率在250兆赫以下,它由許多天線組成,分布在歐洲1500公裡的範圍內,其核心在荷蘭。該小組匯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關於磁場強度和脈衝星方向的目錄。有了這些數據,他們就能計算出銀河系的磁場強度隨著距離螺旋臂所在的星系平面的距離而減弱的關鍵證據。

銀河系磁場的測量

據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脈衝星來有效地探測星系的三維磁場。脈衝星分布在整個銀河系,銀河系中介入的物質會影響它們的無線電波發射。換句話說,我們星系中脈衝星和我們之間的自由電子和磁場會影響脈衝星發出的無線電波。

當脈衝星的無線電波在星系中傳播時,由於其間的自由電子,它們會受到一種叫做彌散效應的影響。這意味著高頻無線電波比低頻無線電波到達得更早。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被科學家稱為「色散測量」或DM。DM的值可以告訴科學家在我們和脈衝星之間有多少自由電子。如果DM值更高,那就意味著脈衝星離我們更遠,或者星際介質的密度更大。

當然,這只是測量銀河系磁場的因素之一,另一個測量方法涉及到電子密度和星際介質的磁場。我們知道脈衝星的輻射通常是極化的,當偏振光穿過帶有磁場的等離子體時,旋轉平面就會旋轉。這被稱為法拉第旋轉或法拉第效應。射電望遠鏡可以測量這種旋轉,這種測量方法被稱為法拉第旋轉測量(RM),它可以告訴我們自由電子的數量和平行視線的磁場強度。絕對RM越大,意味著更多的電子數目或更強的場強,而這是由於距離或朝向星系平面的更大距離造成的。

通過測量之後,科學家有了這些數據,現在研究人員就可以通過旋轉測量值除以色散測量值,估算出銀河系對星表中每顆脈衝星的平均磁場強度。這些大量脈衝星的測量數據使我們能夠以三維方式重建銀河系電子密度和磁場結構的地圖。

那麼,有人會問將銀河系的磁場結構繪製成3D圖像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知道,銀河系的磁場影響著各種不同強度和距離尺度的天體物理演化過程,而磁場決定了宇宙射線的路徑。因此,當天文學家研究一個遙遠的宇宙射線源時,比如一個活動星系核(AGN),了解磁場的強度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他們的研究對象。

同樣地,星系的磁場也在恆星形成中起作用。雖然這種原理還沒有被完全理解,但磁場的強度可能會影響分子雲的演化。科學家表示,在更小的尺度上,磁場在恆星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分子雲中的磁場太弱或太強,可能會阻止雲坍縮成恆星系統,3D磁場演化結構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加多方位地了解磁場在恆星演化過程起到的作用。

據了解,科學家利用澳大利亞的默奇森·懷德菲爾德陣列來繪製南部天空的磁場,並對北部天空中137顆脈衝星進行了觀測,結果將現有RM測量的平均精度提高了20倍,他們還表示,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所得出低頻數據提供了有關銀河系磁場三維結構的寶貴信息。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目前正處於計劃階段。它被稱為平方公裡陣列(SKA),將在澳大利亞和南非建造。它的接收站將從其中心核心向外延伸3000公裡。它巨大的體積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將為我們提供天文學中最高解析度的圖像。科學家表示未來的工作將集中於利用SKA望遠鏡進行科學研究,該望遠鏡目前正進入計劃階段的最後階段。SKA的出現將徹底將幫助我們繪製一份詳細的銀河繫結構地圖,徹底改變我們對銀河系的理解,尤其是它的磁場,屆時銀河系的磁場將無處藏身!

相關焦點

  • 事實證明:銀河系的磁場比地球弱幾千倍!那它有什麼作用?
    我們知道,行星的磁場相當於其表面一層無形的保護膜,它可以保護行星不受恆星風粒子流的影響。地球也有自己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侵襲。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產生的高速粒子流,會破壞行星的大氣層,進而影響到生命的發展進程,而地球的磁場正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地球磁場—賴以生存的環境—第八章 帶電粒子流作用下的磁場
    地球磁層就屬於這種類型。2、偶極磁場的快旋轉磁層 有的行星生成較強的偶極磁場,而這些行星的旋轉速度較快,旋轉對於磁層結構有顯著的影響。木星磁層就是這種類型。3、感應磁層 有的行星本身沒有磁場或者磁場很弱,它的磁場主要是依靠行星周圍的等離子體與太陽風相互作用產生的。金星磁層可能屬於這種類型。
  • 迄今最大三維銀河系磁場圖繪出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藉助位於澳大利亞的低頻射電望遠鏡,對脈衝星進行觀測,繪製出迄今最大銀河系磁場三維結構,這也是目前最精確的低頻測量結果。儘管銀河系磁場比地球磁場弱數千倍,但對於追蹤宇宙射線的路徑、恆星形成以及許多其他天體物理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們對銀河系三維磁場的了解有限。
  •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天體,你一定想不到是它,比地球大千倍!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天體,你一定想不到是它,比地球大千倍!太陽系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系,地球孕育生命得益於太陽,八大行星也圍繞太陽公轉,那太陽系最讓人「恐懼」的天體是什麼呢?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擁有相當於1000個地球的巨大天體。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傳播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它看起來很迷人,像一個木質的木球,有很多像木質的條紋,還有一個「大眼睛」——大紅斑,但千萬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 如果地球磁場南北極反轉:太可怖!
    在險惡的宇宙環境中,地磁場保護著脆弱的地球。那麼,如果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顛倒會有什麼後果?不過,這樣的反轉真會出現嗎?事實證明,地球過去經歷過許多次的地磁反轉。地質記錄表明,自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以來,已經有過數百次地磁反轉。
  • 宇宙最強磁場——磁星的死神之力
    2004年12月27日,地球曾遭遇巨型「耀斑」的襲擊,它源於一場爆炸,一場宇宙電磁的爆炸。各種衛星的測量儀器在沒有測出實際數據的情況下均已爆表。在地球背後,發現了明顯被月亮反射的輻射。是什麼發生了爆炸?發生了什麼呢?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僅在0.2秒就能發出相當於太陽在50萬年釋放能量總和的物體——一顆磁星。
  • 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顛倒會怎樣?
    地球過去經歷過許多次的地磁反轉,那麼很多人會問,地球的磁極反轉會出現哪些現象,對人類和地球生物有沒有什麼危害呢?  地質記錄表明,自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以來,已經有過數百次地磁反轉。事實證明,地球的磁場在「反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反)和「正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同)時期之間不斷變換。  地質學家的研究認為,地球的磁極反轉在未來仍可能會發生。事實上,平均每45萬年左右地球就會自然地發生一次磁極反轉。
  •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出現分裂,它預示著什麼?可能不是一個好現象
    那麼地球各種生態條件在人類誕生的歷程中,發揮作用最大的是什麼?有人可能會說是大氣層,也有人可能會說是液態水。可事實上,這些都不是,真正讓地球能夠成為智慧生命星球的關鍵是地球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磁場。對於磁場相信大家不陌生,地球的磁場是非常強大的,即使是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它也可以形成數千公裡的一個磁圈,保護著地球。那麼磁場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它的作用大了去了。
  • 宇宙最強磁場——磁星的死神之力
    2004年12月27日,地球曾遭遇巨型「耀斑」的襲擊,它源於一場爆炸,一場宇宙電磁的爆炸。各種衛星的測量儀器在沒有測出實際數據的情況下均已爆表。在地球背後,發現了明顯被月亮反射的輻射。是什麼發生了爆炸?發生了什麼呢?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僅在0.2秒就能發出相當於太陽在50萬年釋放能量總和的物體——一顆磁星。
  • 月球磁場曾比地球還強 但10億年前月球「發電機」死亡後逐漸消失了
    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和行星科學教授班傑明·魏斯(Benjamin Weiss)說:「磁場是一種瀰漫在太空中的朦朧事物,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力場一樣。」 「我們已經證明,產生月球磁場的「發電機」死於1.5至10億年前,並且似乎以類似於地球的方式提供磁場。」
  • 精講展品——地球磁場
    在這些學說中,只有發電機學說在觀 測、實驗和理論研究上得到較多的證認,是研究和應用較多的地球磁場學說,該學說認為地球內部的導電液體在流動時產生恆穩的電流,這種電流的作用形成了地球磁場,通過模擬實驗證明地球內核轉的比液態外核快得多,經過幾千年可能形成相對穩定的磁場,而在一定時期後,磁場極性又可能反轉的,不過地球內部結構複雜,影響地球磁場的因素又很多,因此這個假說仍然需要進一步觀測和實驗研究。
  • 指南針的原理是什麼?而地球磁場來源於自激發電?怎麼產生的?
    其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放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且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可以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人類可以辨別方向。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
  • 銀河系自轉最快的恆星,自轉速度是地球的一萬倍,是太陽的250倍
    自轉是大部分天體的自然屬性,但是天體的自轉卻是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自轉的速度、自轉的方向、自轉形式等等。最近,我們國家天文臺發現了銀河系內自轉最快的一顆恆星,速度達到了540千米/秒,這個自轉速度是非常之快的,那天體為什麼會自轉呢?自轉快慢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每天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和西邊降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在圍繞太陽在公轉,公轉不僅產生了地球上的日起日落,而且還讓地球產生了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形成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原因,所以說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可能就沒有地球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那地球為什麼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呢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又圍繞著什麼轉呢?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又圍繞著什麼轉呢?地球的自轉讓我們有了晝夜之分,萬物有了休息的時間啊,月亮圍繞地球轉,引起潮起潮落,地球繞著太陽轉,有了分明的四季,那太陽繞著銀河旋轉,轉一圈需要多久的時間?
  • 地球南北極磁場位置在不斷偏移,專家稱同時磁場強度還在減弱!
    當磁場發生翻轉,地球會發生什麼?現在這些並不是人們的幻想,可能正在發生著!據專家介紹,南極的位置已經在慢慢轉移,而北極磁場也沒有停止不變。地球的磁場似乎在崩潰,這可能會嚴重破壞我們的氣候和世界各地的電網。地球磁場隨時間而變化,南北磁極的位置逐漸改變。
  • 當地球南北極磁場互換時,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能夠倖免嗎?
    如果地球的南是北,北是南呢?就像780000年前一樣?地球磁場已經存在了至少42億年,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盾牌,保護我們的星球免受宇宙輻射的灼傷。翻轉磁極不會使地磁場消失,但它會把地球上所有暴露在更高輻射水平下的東西都剝離掉。但我們是否仍有保護我們的大氣層?在弱磁場下,來自太陽的熾熱粒子會猛擊我們的臭氧層並刺穿它。額外的紫外線輻射會損傷人體組織並引起突變。我們的技術會有危險嗎?當然。
  • 為何月球、地球、太陽、太陽系、銀河系皆有中心,而宇宙沒有?
    有科學家認為,大約在35億年前,月球核心是一片熔融狀態,並產生了強烈的磁場,比地球的磁場還要強。二,地心。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 km,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釐米10.7克。溫度非常高,有4000~6800℃。
  • 我們知道,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的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的一年又...
    但是小心地球的自轉在減速,因此用天這樣的單位定義地球年很危險,因為如果按小時算,地球年的時間相當穩定。但地球日的時間在時間的長河中卻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大約45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5小時,即每5小時地球就自轉一圈,那時候地球的一年可就不是365天,而是差不多365*24/5=1752天!
  •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它有幾種特別的地方,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它有幾種特別的地方,你都知道是什麼嗎?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一顆非常美麗的星球,而且地球所處在的星系是太陽系,而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部分而已,銀河系中有上億個星系組合在一起,但是太陽系誕生了地球這顆生命,還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所以地球是一顆非常了不起的行星,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在宇宙中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有生命的星球,但是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其它的行星上面有生命的存在,不過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和地球的位置也是離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