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片一直是港片繞不開的主題,在筆者的記憶中,有很多經典的警匪片,比如《潛行狙擊》、《帶槍女警》、《法證先鋒》,他們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只是這幾年,港片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經典的香港警匪片似乎也少了很多。
就在這個節點上,一部叫做《戰毒》的此類題材港片上線了。這部片子的主演是陳國華和黃宗澤,相信很多觀眾對他們都有印象,他們也是警匪片類題材港片的常客。只是,這部叫做《戰毒》的片子,很可能在第一集就要「翻車」。在這一集中,充滿了各種看上去荒誕不經的情節。
對於一部連續劇來說,開篇的幾集至關重要,這是在為整部片子奠定一種基調。警匪題材的往往也是如此。《戰毒》很可能是想在開頭營造一種毒販無比強大的氛圍,藉此來烘託緝毒警察的形象,只是導演似乎用力過猛,毒販的強大沒看到多少,警察的無能倒是一覽無餘。
請看這個情節,警察去KTV抓捕毒販,按理來說,已經得到了線報,這種時候,抓毒販起碼應該做一些部署,從劇中也能看出,他們確實做了部署,只是這種部署形同虛設,在包圍之下,一名毒販還是開車跑掉了。這時候的警察,按照以往的套路,起碼應該通過電臺要求各路同事協助。只是這些警察都沒有這麼做,相反的,一名警察騎著摩託車去追那名毒販。更糟糕的是,他根本沒有追到。
毒販確實是窮兇極惡的,既然這樣,追捕行動如此的漏洞百出,如何能抓到住毒販?有些搞笑的是,另一位警官抓住他的時候,從側面可以看出,這名小毒販的智商並不在線,如此笨的一個賊,他是怎麼這麼從容跑出第一重包圍圈的。劇中吳卓羲飾演的程天對這個賊有些戲謔的態度,直接打了之前那一眾警察的臉。
後面還有一個橋段,兩撥毒販交易的的時候,香港警察已經得到了線報,並對兩撥人進行了圍捕,這個情節沒多大問題。一般在港片中國,都會介紹一個部門叫做刑事情報科,簡稱CIB。他們應該可以得到這類情報。
請大家看這張圖,毒販交易的不遠處,一群警察埋伏在那裡,從視頻的截圖可以清晰地看到,警匪相隔的距離也十幾米,劇中那個白衣服的毒販臉分明朝向了警察隱蔽的位置。而所有的毒販居然完全無視警察的存在,大搖大擺地進行毒品交易,這是在羞辱誰的智商?
毒販看不見也就算了,這個時候一名警察鬼使神差地用腳踢了鐵桶一下,這個情節,其實在很多劇中用過,只是不是為了暴露身份,而是向毒販示警。不過這個情節沒那麼複雜,這就是一個警察腿部神經無意的抖動,致使一幹毒販發現了警察。
接下來的情節也一樣沒頭腦,喊了一聲香港警察,就成了香港警察,難不成他們不需要出示自己的證件嗎?不需要說明自己來做什麼嗎?以往有類似的情節,只是人家的情節是毒販立刻掏槍和警察火拼,沒有給警察出示證件的機會。《戰毒》中兩幫人可是在愉快的氛圍中交談了半天。
這個情節一樣,警察不出示證件,也沒說來幹什麼,沒準人家警察今天是野外拉練,一個個拿著槍訓練也說不定。這位毒販中的老大就先發表了一個聲明,這是他的個人行為,和他老大沒關係,這位老大的手下確實忠心,也許警察並沒有考慮到和他老大有關係,經他這麼一提醒,估計想沒關係也很難了。
下一個片段也一樣,全服武裝的一群香港警察,居然能給一名從泰國來的毒販人妖拔槍開槍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直接導致了這名毒販的逃跑。在如此近的距離,有如此多的人,一名毒販就算有通天的本領,也不至於可以這麼從容地拔槍開槍吧?這個情節,很有抗日神劇的味道。
還有一個情節, 香港警察中的情報科真不是吃素的,他們很快就查到了一條線索,這是一個快遞單號。程天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有了快遞單號,要查一個快遞只需要在網絡上百度一下。就算百度在香港不好使,你也可以谷歌一下。何至於還要用一個電腦天才,似乎還要使用黑客技術,進入快遞公司的網站,如果真是這樣,那筆者以後只能把網購戒了,畢竟,快遞也是網購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收個快件都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去店裡買。
總之,戰毒這部片子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各種凌亂的情節,這是不是預示著港劇的徹底衰落?
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