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毒》:第一集中的香港警察,是最無能的香港警察?

2020-12-24 愛說電影的影視君

警匪片一直是港片繞不開的主題,在筆者的記憶中,有很多經典的警匪片,比如《潛行狙擊》、《帶槍女警》、《法證先鋒》,他們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只是這幾年,港片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經典的香港警匪片似乎也少了很多。

就在這個節點上,一部叫做《戰毒》的此類題材港片上線了。這部片子的主演是陳國華和黃宗澤,相信很多觀眾對他們都有印象,他們也是警匪片類題材港片的常客。只是,這部叫做《戰毒》的片子,很可能在第一集就要「翻車」。在這一集中,充滿了各種看上去荒誕不經的情節。

對於一部連續劇來說,開篇的幾集至關重要,這是在為整部片子奠定一種基調。警匪題材的往往也是如此。《戰毒》很可能是想在開頭營造一種毒販無比強大的氛圍,藉此來烘託緝毒警察的形象,只是導演似乎用力過猛,毒販的強大沒看到多少,警察的無能倒是一覽無餘。

請看這個情節,警察去KTV抓捕毒販,按理來說,已經得到了線報,這種時候,抓毒販起碼應該做一些部署,從劇中也能看出,他們確實做了部署,只是這種部署形同虛設,在包圍之下,一名毒販還是開車跑掉了。這時候的警察,按照以往的套路,起碼應該通過電臺要求各路同事協助。只是這些警察都沒有這麼做,相反的,一名警察騎著摩託車去追那名毒販。更糟糕的是,他根本沒有追到。

毒販確實是窮兇極惡的,既然這樣,追捕行動如此的漏洞百出,如何能抓到住毒販?有些搞笑的是,另一位警官抓住他的時候,從側面可以看出,這名小毒販的智商並不在線,如此笨的一個賊,他是怎麼這麼從容跑出第一重包圍圈的。劇中吳卓羲飾演的程天對這個賊有些戲謔的態度,直接打了之前那一眾警察的臉。

後面還有一個橋段,兩撥毒販交易的的時候,香港警察已經得到了線報,並對兩撥人進行了圍捕,這個情節沒多大問題。一般在港片中國,都會介紹一個部門叫做刑事情報科,簡稱CIB。他們應該可以得到這類情報。

請大家看這張圖,毒販交易的不遠處,一群警察埋伏在那裡,從視頻的截圖可以清晰地看到,警匪相隔的距離也十幾米,劇中那個白衣服的毒販臉分明朝向了警察隱蔽的位置。而所有的毒販居然完全無視警察的存在,大搖大擺地進行毒品交易,這是在羞辱誰的智商?

毒販看不見也就算了,這個時候一名警察鬼使神差地用腳踢了鐵桶一下,這個情節,其實在很多劇中用過,只是不是為了暴露身份,而是向毒販示警。不過這個情節沒那麼複雜,這就是一個警察腿部神經無意的抖動,致使一幹毒販發現了警察。

接下來的情節也一樣沒頭腦,喊了一聲香港警察,就成了香港警察,難不成他們不需要出示自己的證件嗎?不需要說明自己來做什麼嗎?以往有類似的情節,只是人家的情節是毒販立刻掏槍和警察火拼,沒有給警察出示證件的機會。《戰毒》中兩幫人可是在愉快的氛圍中交談了半天。

這個情節一樣,警察不出示證件,也沒說來幹什麼,沒準人家警察今天是野外拉練,一個個拿著槍訓練也說不定。這位毒販中的老大就先發表了一個聲明,這是他的個人行為,和他老大沒關係,這位老大的手下確實忠心,也許警察並沒有考慮到和他老大有關係,經他這麼一提醒,估計想沒關係也很難了。

下一個片段也一樣,全服武裝的一群香港警察,居然能給一名從泰國來的毒販人妖拔槍開槍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直接導致了這名毒販的逃跑。在如此近的距離,有如此多的人,一名毒販就算有通天的本領,也不至於可以這麼從容地拔槍開槍吧?這個情節,很有抗日神劇的味道。

還有一個情節, 香港警察中的情報科真不是吃素的,他們很快就查到了一條線索,這是一個快遞單號。程天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有了快遞單號,要查一個快遞只需要在網絡上百度一下。就算百度在香港不好使,你也可以谷歌一下。何至於還要用一個電腦天才,似乎還要使用黑客技術,進入快遞公司的網站,如果真是這樣,那筆者以後只能把網購戒了,畢竟,快遞也是網購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收個快件都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去店裡買。

總之,戰毒這部片子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各種凌亂的情節,這是不是預示著港劇的徹底衰落?

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戰毒》首映式恢復了香港歌劇的標準風味
    隨著電視劇市場的不斷發展,《戰毒》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之一,這部劇集是由香港團隊創作的最原始的香港戲劇警察和土匪電影,他不僅有臥底、禁毒、兄弟情、警匪戰,香港電影專業戲劇的味道都很飽滿。。特別是,本系列彙編了黃宗澤、吳卓羲、關智斌、周秀娜、張雅卓、吳千語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全劇以最純正的味道呈現給公眾。還原香港戲曲警察和匪徒電影中最純粹的元素,吳卓羲黃宗澤「阿sir」主宰屏幕。在首映之後,整個故事以香港為背景,主要講述三個緝毒警察通過兄弟情誼擊敗大毒梟。
  • 解讀《戰毒》第一集,驚天動地的警匪大戰,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香港警匪緝毒大片的電視劇劇情都是非常精彩的,戰毒這部電視劇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懸疑的畫面,一場東南亞毒品世界格局之戰已悄悄拉開帷幕。看完香港緝毒大片一般看完一局下來都很刺激,驚心動魄,懸疑畫面不斷浮現在腦海裡,給人越看越想看的感覺,一直看一直爽,不一口氣看完是不會停下來的。
  • 全國第一宜居城市香港的警察
    簡而言之,香港過去是現在依然是全國第一宜居城市。有事盡可報警在程老漢看來,宜居城市的第一指標必須是安全,治安要好;而治安要好,警察得好。在香港報警很管用香港警力充足,連文職人員在內,警察人數約32000人,另外還有3000多輔警,是編制最龐大的香港政府部門(佔20.2%)。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統計,香港平均每100萬人裡就有警察4500人,警民比例居全球第5名。
  • 香港警察的「搖籃」
    香港有一所警察學院,每一個報考警察的人在通過考試後都要到警察學院進行為期6個月或9個月的訓練,工作後有機會升職的警察也要到警校進行升職培訓。  剛入校的學生被稱為學警,步操是最基本的訓練,這種隊列訓練沿襲英式教學,口令都是英語,學警們訓練還有樂隊伴奏。樂隊由風笛和鼓隊組成,吹奏的都是蘇格蘭風格的樂曲。
  • 回味香港電影:從香港警匪片的警察形象,初步了解香港警察系統!
    回味香港電影:從香港警匪片的警察形象,初步了解香港警察系統!「香港皇家警察」這個名詞許多熱愛香港電影或電視劇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你有權保持緘默,你所說的一切將會成為呈堂證供」這句話陪伴了許多八零九零的童年時光,隨著影視作品的輸出,觀眾們也多多少少了解到香港警察的雄姿。香港警察是香港的八大紀律部隊之一。
  • 香港警察是如何高效維護香港安全的?
    那麼香港警察是如何有力地保護香港安全的?  精兵強將訓練有素  香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整體犯罪率長期處於低水平。據統計,2017年度香港特區犯罪案宗數和整體犯罪率分別創下1975年和1971年以來最低,在國際大城市中屬於較低水平。這與香港警察的專業水準是分不開的。
  • 《戰毒》開播,黃宗澤飾演警察韋俊軒,為抓毒梟去當臥底
    電視劇《戰毒》中韋俊軒為了清除販毒集團終極大佬鄭金燦,不惜賭博讓高利貸追殺,從而踏進黑社會,從此成了一名臥底警察。本來他有著讓人羨慕的職業,穿著警服,和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現在可好,背負罵名,被好朋友誤會,還失去了自己的女朋友。
  • 風口浪尖上的香港警察
    持續兩個多月的非法集會和暴力活動,把香港警察推到風口浪尖。  這是一支聞名遐邇的現代化警隊,至今年7月底,香港警務處有3萬多名正規警察、輔警及4000多名文職人員。香港回歸後,警隊被譽為世界上最專業的警察機構之一。  為了止暴制亂,他們夜以繼日,艱苦奮戰。
  • 從皇家警察到香港警察——回顧香港警用手槍史(下)
    1997年7月1日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從此「我們系皇家香港警察」徹底成為歷史,香港警務處的名稱、徽章都去除了「皇家」字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警察力量
  • 南昌上演「香港警匪片」 香港警察面對面給江西警察傳絕技
    江西省警察學校的訓練場上,來自香港的警察面對面教授江西警察絕技。  人民網南昌4月21日電(時雨)香港的警匪片驚心動魄,讓很多人對影片中動作敏捷、智勇雙全、富有傳奇色彩的香港警隊充滿崇敬之情。而現實生活中的香港警隊是如何練就一身絕技的?4月21日,來南昌授課的香港警務戰術教學團「團長」陳永亮警司給出了答案:這都得益於看似枯燥乏味的警務訓練。
  • 逾百香港警察出演TVB電視劇 呈現真實警察故事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TVB製作有關警察題材的電視劇很多,比如正在上映的《鐵探》,以及回放的《法證先鋒II》。槍林彈雨場面、權力鬥爭及臥底、西九龍重案組更少不了。近期,TVB跟香港警務處聯合製作《機動部隊2019》,將真實的警察故事呈現。
  • 香港電影中的大陸警察
    警察群體維護正義也維護政體,其形象是社會民眾集體願望的投射,也是國家機器的表現形式。對一個國家或地區警察的看法,也即是對這個地區社會、政體、文化的一種綜合看法。《七十二家房客》中消防員拿著水龍頭索賄,而今天港片中港警形象基本以正面形象為主,這代表了港人對香港社會、體制逐步認同的歷史過程。香港電影中大陸警察形象的變化,也有著同樣的意義。
  • 很多香港電影裡面,警察自稱「香港皇家警察」,這是什麼原因?
    愛看香港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裡面很多警察辦案時都自稱是「香港皇家警察」。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需要強調的是,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皇家香港警察」,「皇家」是一個頭銜應該放在最前面才對,這一點透過香港警察警徽上面的英文"Royal Hong Kong Police"就能看出。這是香港未回歸之前警隊的名稱。
  • 香港警察主要巡邏 廣州警察忙接處警
    同時香港在徒步巡邏上有著很多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先探香港巡邏制度  在市區警察接警後  9分鐘內趕到現場  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蔡偉石提出,廣州市應該恢復警察徒步巡邏。香港巡邏警務主要由警署巡邏隊(類似內地派出所)、總區衝鋒隊(類似內地特警)和駐總區機動部隊(類似內地武警)三支隊伍擔負,這三支隊伍佔到香港總警力的65%。警署巡邏隊負責巡塊:警署轄區;總區衝鋒隊負責巡線:總區交通幹道;駐總區機動部隊負責巡點:總區內重點部位。此外,香港的交通警察、輔助警察等也在工作職責內承擔相應的巡邏任務。  整個社會面上的控制均由總區指揮中心指揮實施。
  • 1997年以前香港警察為何被稱為皇家警察?
    對於很多80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對於香港地區拍攝的一系列刑偵影視劇肯定不會陌生。在90年代初期,很多香港警察在抓捕罪犯的時候,總會先喊一聲「我們是香港皇家警察。」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當時,香港地區的警察隊伍和英國國王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何會被稱為皇家警察呢?其實,英王根本調動不了警察,皇家警察也並不屬於英王。
  • 《戰毒》不吐不快的憋屈感
    最近港劇《戰毒》開播,這是一部典型的香港警匪片。可能是因為多年沒看過香港警匪片的緣故,小編今天點開了一集,看完後倍感憋屈,讓人如鯁在喉。劇情一開始警方正在布控抓捕一個在酒吧交易的毒販。眼看時機成熟,指揮一聲令下,行動!
  • 香港皇家警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969年4月,因在平定1967年香港暴動中的貢獻,香港警隊及香港輔助警隊被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贈「皇家」二字。從此「別動,這裡是皇家香港警察」成為了香港警匪片中的經典臺詞。1997年7月1日零時,五星紅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會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回歸祖國。與此同時,香港警察部隊換上了新的警徽。「皇家香港警察」的稱謂成為了過眼雲煙。同這雲煙一起飄散的是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 香港警察樂隊:用音樂守護香港
    香港警察樂隊在操場排練。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香港警察樂隊音樂總監李家寶拿著一支白色指揮棒走進了排練室。他身穿警服,佩帶警司肩章,走路時身姿挺拔,有著香港警察的精氣神兒。這個樂隊共有三位音樂指揮。「我們是香港警察中最擅長音樂的。」李家寶說。
  • 科普:為什麼有些香港電影裡的警察都自稱是「香港皇家警察」?
    如果各位經常看電影的話,可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香港電影裡的警察都會稱呼自己為「皇家香港警察」。前面加上「皇家」兩個字,聽上去是非常高檔的,就像複姓「上官」一樣,那麼為什麼他們要自稱為「皇家香港警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管窺香港招考警察的題目
    《經濟觀察報》近日報導了生活在香港的內地人對香港警察的印象。  在香港生活一年,對香港警察的最大印象,是不可怕。相貌上,臉無橫肉,更沒戾氣,相反多有一股清氣。有事詢問時,態度普遍和氣、耐心。最後,身材上清一色結實精幹,絕對見不到大肚腩的警察。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維護正義,捍衛治安,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才是警察存在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