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方測試眼球追蹤技術,以幫助飛行員控制飛機

2021-01-20 瞳眼天下

眼球追蹤技術

印度軍方測試眼球追蹤技術,以幫助飛行員控制飛機

2020年6月13日,印度飛行員正在測試飛機顯示系統,該系統通過跟蹤並對眼球運動做出反應,可以讓軍方飛行員在飛行時更頻繁地把手放在飛機上

現代飛機都有電子顯示系統,可以顯示飛機的燃油水平、成像系統或地理位置等信息。飛行員可以按需點擊屏幕到相關信息頁面,但這需要一隻手離開飛機的油門或控制杆。

眼球追蹤技術

通過獨特的眼睛和面部跟蹤傳感器技術,關注機警性和注意力,視覺機器技術改善人類的表現。這項技術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種不可穿戴、不顯眼的系統,可以適應和集成到各種現實環境中,提供新的數據,以優化培訓和運行監控。這項技術將挑戰「當前的方式」,並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對自動化行為的認識不足、模式混亂和意識缺失、掃描技術差以及對自動化的過度自信和信任,這些都被認為是當今船上和海上直升機機組人員的普遍現象。糟糕的視覺掃描表明飛行員和自動化系統之間出現了裂痕,這將導致不良的安全後果。2013年,一架空客AS332 L2「超級美洲獅」飛機在英國薩姆堡機場附近迫降致死,原因被認為是自動駕駛模式的不當使用。然而,解決和糾正這些缺陷是相當困難的。

眼球追蹤技術

「視覺機器」在專有算法和硬體的開發和商業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這些算法和硬體幫助機器解讀人臉和眼睛,以了解它們的狀態。

系統數據

這種非侵入式、全自動、基於攝像頭的技術不需要用戶佩戴任何形式的硬體或傳感器。該技術檢測和定位人臉,然後實時跟蹤,不需要任何形式的預標定或對主體的先驗知識。該系統可以立即提供各種精確的頭部和眼部相關數據、測量和指標,包括注視跟蹤、微睡眠檢測和非常精確的瞳孔直徑測量。這些核心信號可以集成到相互開發的可視化中,或者進一步解釋以開發更高層次的信號,以支持飛行員。

飛行員培訓

「視覺機器」的數據輸出,既可實時產生,也可保存以備運行後檢查/匯報,與幾個主要航空項目有關,包括以下項目:可以 識別、評估、開發/修正和改進與特定機型操作相關的飛行員能力。

作為IT大國的印度,這項技術一旦成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在飛行培訓中可以縮短時間,高級化後可以目視AI駕駛飛機空戰,目視鎖定開火,無需按鈕操作。

相關焦點

  • 擊落印度戰機很容易?尼泊爾軍方:飛行員視作俘虜不會送還!
    援引路透社的報導稱,當地時間7月6日,尼泊爾軍方在媒體採訪時對外宣稱,一架印度空軍在前日飛行時飛越至尼泊爾領空,而這一行為已被視為入侵尼泊爾領空,該戰機也被尼泊爾防空部隊成功擊落。據悉該架印度戰機在飛行至尼泊爾境內五分鐘不到的時間就被打爆化成火球,至於駕駛這架戰機的印度飛行員則是成功跳傘後被尼泊爾軍方成功抓獲。
  • 印度又出來搶風頭,米格29戰機突發故障墜毀,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
    據印度NDTV網站近日報導,印度又出來搶風頭了,一架米格29戰機突發故障墜毀,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得以倖存。印度的軍事裝備出岔子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小到戰鬥機,大到航母,就沒有哪個裝備是能讓人們放心使用的。
  • 印度飛機米格-29k失事,不講武德,阿拉伯海大意了,沒有閃
    墜機的米格-29K為雙座訓練型號,能搭載兩名飛行員。其中一名落水飛行員獲救,另一名飛行員下落不明。印度海軍米格-29KUB艦載戰鬥機印度摔飛機已經成了「日常操作」。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空軍40年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平均每個月墜毀2架。
  • 美軍飛行員常忘關雷達收發機 可被手機APP輕易追蹤
    原標題:美飛行員忘關閉雷達收發機 手機可追蹤美國軍機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美軍飛行員總有疏忽:在西亞和北非地區執行任務時,忘記關閉機載雷達收發機。這樣一來,他們就在飛機追蹤定位網站「24小時飛行雷達」上留下痕跡,極端武裝人員甚至可以通過「24小時飛行雷達」的手機應用坐觀軍機動向,從而逃逸隱蔽。【一次配合行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稱,現在的極端組織不乏電腦專家,他們精通各種網絡工具。
  • 美戰機突然猛砸地面,飛行員當場失蹤,軍方下令嚴查
    圖為美軍F16戰鬥機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美國空軍又一架F16戰機墜毀,墜機事故發生在密西根州,當時F16戰鬥機正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在發生故障後,美戰機突然猛砸地面失去控制,救援部門隨後前往事故地點展開搜救,然而飛行員當場失蹤
  • 2021年剛開年,印度又摔飛機了,俄羅斯很揪心
    印度在克什米爾又摔了一架飛機,摔毀的飛機一如既讓地還是米格-21戰鬥機。根據報導,1月6日的最新消息。印度一架戰機在克什米爾地區靠近印巴邊界執行夜間飛行任務時,突然,戰機在空中發生了故障。飛機瞬間失控,飛行員無法控制飛機,最後跳傘逃生,而飛機隨即墜毀。印度軍方發布消息稱,這架飛機是在晚上8點15分左右墜毀。
  • 美軍偵察機首次迎來「AI副駕駛」,人工智慧全權控制U-2飛機兩大系統
    空軍表示,這次飛行測試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信任AI驅動的軟體可以安全地操作美國軍事系統。前天,在一項飛行測試中,人工智慧驅動的算法控制了美國空軍U-2S 高空偵察機上的傳感器和導航系統。該服務機構表示,這是人工智慧首次「安全」地負責任何美國軍事系統,並且似乎是首次將其用於世界任何地方的軍用飛機上,至少是公開使用。
  • 軍方人士:馬方一直清楚知道追蹤的飛機是MH370
    今天上午,馬來西亞空軍的一位負責搜救的軍官,向記者披露了馬來西亞軍方掌握的失聯航班有關的雷達信息。他所披露的信息與馬來西亞政府及軍方公開的信息並不一致。  馬來西亞軍方實際上對MH370失去聯繫之後進行了持續的跟蹤,並且一直清楚地知道這架飛機就是MH370,而非軍方所稱的監測到的是一家未知的民用客機。  軍方自飛機失聯當晚就已清楚地知道了這些信息,並根據飛機經馬六甲海峽飛往安達曼海域的信息進行了多日搜救。這意味著,在以越南為主的多國力量在泰國灣持續多日的搜救是徒勞的。
  • 印度又「摔飛機」,40多年業績也不在乎多一架,可憐飛行員找不到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家。武器裝備基本上靠進口,而自己研製的「光輝」戰機、「阿瓊」坦克,難堪大用,連軍方自己都嫌棄,這也讓印度科研人員好沒面子。不過,隨著人口紅利期的優勢,這也讓印度這幾年賺了點小錢,GDP迅速飆升,在國際上吸引了很多眼球。
  • 英國藝術家利用眼球追蹤技術 實現用眼睛畫畫
    你一定很好奇到底怎麼用眼睛畫畫,是這樣的,芬克利用瑞典拓比科技公司的眼球追蹤技術,成功地用眼球畫出肖像畫。這項技術需要把一對紅外線光投向雙眼,雙眼的移動軌跡會隨之通過攝影機記錄下來。之後,通過計算機演算規則系統放慢樊克明眼睛的自然震動,把顫抖的線條變得平滑。
  • 印度空軍起訴達索公司,飛行員發音不標準,陣風戰機聽不懂指令
    2月25日,據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報導,印度空軍代表在檢查即將交貨的陣風戰機時,發現法國人提供的機載語音控制系統(VACS)存在嚴重缺陷,無法正確識別印度飛行員發出的指令,甚至會錯誤理解飛行員的要求,給飛機在執行任務時帶來潛在危機。
  • 美軍偵察機首次迎來「AI副駕駛」,人工智慧全權控制U-2飛機兩大系統
    前天,在一項飛行測試中,人工智慧驅動的算法控制了美國空軍U-2S 高空偵察機上的傳感器和導航系統。該服務機構表示,這是人工智慧首次「安全」地負責任何美國軍事系統,並且似乎是首次將其用於世界任何地方的軍用飛機上,至少是公開使用。
  • 梟龍戰機闖入印度領空?大批蘇30陣風起飛,軍方下令禁止開火
    印軍方消息人士,此次事件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旁切地區的空域,當地時間周一早上,一條煙跡出現在印巴實控線附近的空域中,並且飛越了印度一側的洛城上空,深入印度控制線一側飛行了3到5公裡,隨後調轉航向遠離了印度空域。
  • 為何印度總摔飛機?印軍解釋說訓練任務繁重,戰鬥力槓槓的!
    印度海空軍頻繁摔飛機,他們的軍方自稱是訓練任務繁重,練為戰,隨著訓練強度、訓練科目難度和演習對抗烈度的逐漸提升,飛機事故率和墜毀率也會跟著上升。印軍舉例:在近二十年裡,美軍在和平訓練中的墜機數量也達到了每月2架。印度摔的這點飛機根本不算什麼。
  • 印度飛機米格-29k失事,不講武德,阿拉伯海大意了,沒有閃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家,在這片充滿著歌舞和咖喱的土地上,因果律也是異常的靈驗:你會時不時聽到諸如軍艦翻在船塢裡、三千噸龍門吊被風吹倒砸壞船塢、核潛艇忘關艙門被水泡壞、飛機發動機修完發現多了一把螺絲…據印度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1月26日晚,印度海軍一架米格
  • 新舟700飛機的控制系統架構以及舵面布局圖解析
    據最新消息,新舟700飛機預計於2020年1月總裝下線。作為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支線渦槳飛機,新舟700依託的關鍵性技術有哪些?又實現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創新?11月22日起,民航資源網將推出系列報導,解密新舟700背後的「硬核技術」。
  • 可以載人的無人機,諾斯普羅「火鳥」有人/無人偵察飛機
    發展到今天,美軍所裝備的飛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沒有飛行員的,其具備功能也從打擊、監視到偵察、追蹤等方面無所不包,諸如「全球鷹」、「捕食者」、「火力偵察兵」等無人機,皆為世界最先進的無人機系統。但是在許多的關鍵行動當中,有人駕駛飛機仍然是軍方的首選。
  • 空軍司令謀殺總統未遂,直升機空中劇烈搖擺,多虧飛行員眼疾手快
    據俄塔斯社11月22日報導,近日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在網絡上表示,11月4日他乘坐的直升機出現嚴重故障,他稱這是該國的軍方人員故意製造的謀殺。報導稱,11月4日,莫拉萊斯搭乘的直升機尾槳發生故障,直升機失去控制,差點墜毀,最後飛機硬著陸,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 熱尾效應 省省吧,飛機實時追蹤技術現在真沒必要
    儘管2014年是航空旅行相對安全的一年,但很明顯,亞航QZ8501的墜毀以及馬航MH370的失聯給我們提出了問題:我們為什麼仍然依賴黑匣子,在事故發生後才能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麼?對於這一問題,最簡單的回答是:當前的系統確實運轉良好。如果希望向航空流量控制中心實時傳送飛行方向、速度和其他數據,這樣的技術其實已經存在。
  • iPhone 11 Pro可配合Eyeware Beam眼球/頭部追蹤玩PC遊戲
    Eyeware 在 CES 上展示了第一款消費產品,Eyeware Beam 是一款希望讓人們更容易嘗試眼球追蹤和頭部追蹤的應用,而不需要為這兩種任務購買專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