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苗氏家族文化系列報導:尋根問祖系列篇
涼州行:武威苗氏家族尋親記
作者:苗汀
2020年7月27日,筆者踏上了去涼州武威的尋親之旅行。
據史書記載:武威,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的&34;而得名。甘肅省下轄市,中國地級市。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省會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
武威古稱涼州,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34;要衝,河西四郡之一。有「銀武威」一說。在明清時期,今永登(平番縣)就屬於涼州府管轄之地,民國時期,涼州基本沿襲舊制,分別為甘涼道、督察區、專員分署所在地,轄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等縣。
從民國十六年(1927年)年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涼州連續發生了地震、水災、旱災、兵災和瘟疫等天災人禍。這是造成苦水苗氏家族人西遷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苦水苗氏苗家莊大房人苦水苗氏二十一世孫苗世英先生回憶說:苦水苗氏苗家莊大房一脈因人丁興旺,難於生存,遂有苗家莊大房人氏約有一半以上到口外謀生。大致武威、金昌、張掖、嘉峪關、河西走廊一帶均有苦水苗氏生活居住。這還包括新疆的哈密、石河子、烏魯木齊等地均有分布。
筆者的父親苗國清先生生於1948年,系苦水苗氏苗家莊大房人氏, 是苗家莊堡子後一脈。父親兄弟姊妹七人,據父親苗國清先生回憶說:爺苗世俊公和父親苗承貴公在五六十年代定為富農,因成份太高的原因,臨終有遺言:景泰一條山,大同青寺和青寺河西、武威雙城、新疆石河子均有苗氏家人,是我苗家莊堡子後一脈的至親,如若日後有機會相認的話,血脈相連一定要相認並要善待之。
時光如梭,一恍,便是半個世紀的歲月。如今,父親這一輩人終究去世的去世了,在世的都已經年邁老了,尋根睦親,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我們這一輩人的身上了。
7月27日黃昏時分,到達武威,由於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暫時夜宿於武威南城門內的一家賓館,因為在2005年,筆者因業務之需曾來過武威,在市委找過蘇振祥書記,所以對武威市區這一帶相對來說比較熟悉。因為這也是武威市最為繁華的地方。
遂打開搜索:雙城鎮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城北25公裡,北鄰民勤縣,西接永昌縣。明清時期,因地處武威城北門戶,常有駐軍,故名雙城堡。1986年設立雙城鎮人民政府。全鎮地域面積77平方公裡,轄羊兒、河西、小果園、南安、前進、齊家湖、北安、安全、高頭溝、達桐、幸福、中山、徐信、雙城、宏莊、宏濟等16個行政村,15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403人。鎮政府駐雙城村。雙城鎮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批准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2年被省鄉鎮企業局確定為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區。決定第二日早上去雙城鎮所在地雙城村,再作尋親打算。
7月28日早上,坐車去雙城鎮,出武威市區,經金沙鎮、永昌鎮,到達雙城鎮。下車後經過當地人一打聽,當地人讓筆者先到幸福家園社區找一找。到幸福家園社區一打問,說幸福家園社區無苗姓人家,要找苗姓人到幸福村才有苗家人。遂又前往幸福村。在幸福村一問當地人,才知道在幸福村三社有苗國文在那裡居住。
有了這一線索,筆者心中欣喜不已。便又到了幸福村三社,幾經波折,才找到苗國文叔的家中,時值已是中午時節,苗國文叔也正好剛從田地裡回到家中,機緣正巧,筆者說明來意,苗國文叔一聽說是苦水老家來人,十分高興。忙拉坐下攀談才知:苗國文叔這幾年承包了四十畝地,主要種植玉米新品育種這一行業,一天到晚也十分忙碌。苗國文叔有二女一子,二女均已出嫁,兒子苗培育在新疆于田縣打工,並娶當地維吾爾族人庫瓦罕麥提圖爾蓀為妻,生育孫子苗永鵬和苗永澤。
苗國文叔又說:胞兄弟苗紅生、苗紅全現不在村莊上住,這幾年去新疆包工程,只有胞弟苗國平在本村莊做回收生意。苗國文叔後又帶筆者去見苗國平叔,苗國叔和苗國文叔居住的很近。
來到苗國平叔家中,苗國平叔也恰好在家。苗國平叔這幾年一直也在自我創業,在資源回收上做文章,初見成效。國平叔為人豪爽,也是一個見過世面的人,說話辦事上格外有親和力。對於尋親這一事也尤其重視。並諮詢了苦水老家的許多家族的事情。至此,武威尋親一行,是苗家莊堡子後一脈景泰一條山,大同青寺和青寺河西、武威雙城、新疆石河子這五個地方尋親的第四站。除新疆石河子尋親未成行之外,新疆石河子,是苦水苗家莊堡子後苗氏一脈尋親的最後一站。
(苦水苗氏家族文化系列報導:尋根問祖系列篇)
蘭州玫瑰天涯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傾力支持宣傳推廣苦水苗氏家族文化傳播
尋親之旅之後記:
2003年,筆者去永登創業之際,到大同青寺和青寺河西尋親,當時筆者只是在青寺村和青寺對面河西的保家灣村打聽宗親的下落,無果後便放棄了尋親,這一放置就是17年的時間。2020年6月,筆者去大同鎮新農村村尋親,尋找到苗國福叔和苗國祿叔一家人,同時在青寺河西對面的俞家營(現龍泉鎮費家灣村)尋找到了苗世英太爺一家人和苗世忠太爺一家人。
2018年,筆者去景泰一條山尋親,終在一條山尋親成功。並知在1954年,苗鍾秀先人最後一次來苦水馬家莊探親,時值筆者的太爺苗世俊公在世,加上成份太高,匆忙之中將家譜謄抄一份交於其叔苗鍾秀公,帶回景泰一條山,保存至今,為苗家莊堡子後一脈留下了珍貴的傳承世襲。
2020年10月,筆者去新疆石河子尋親,正在籌劃中,期待完美尋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