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刷臉時代」已經到來,人臉識別在景區、校園、民政局、大型演出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在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方便生活的同時,也助力著智慧景區、智慧校園、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
人臉識別助力「智慧景區」
伴隨旅遊熱度逐年提高,各大景區每逢節假日就會迎來遊客高峰,排隊買票、景區人流控制、景區安全、景區內物件破壞等問題也日趨突出。為更好地服務遊客,許多景區加速智能化建設。
七月旅遊季,長沙石燕湖旅遊區利用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在景區應用人臉識別檢票系統,率先步入了「刷臉入園」新時代。遊客在實名制購買門票後,便可在景區大門閘機口處完成「刷臉」,成功入園遊玩。
值得注意的是,此檢票不同於其他景區,需要在入園前提前進行遊客圖像採集,而是選用了人證對比功能,當遊客實名制購票後,景區大門閘機口設備將會在錄取身份*信息,通過攝像頭實時採集遊客臉部數據,與身份*信息比對成功後,遊客即可成功入園。
景區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後,遊客抬頭,刷臉,快速入園,耗時僅僅數秒,即可進入景區。不僅提高進入景區效率,而且遊客遊玩體驗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相比於二維碼驗證、指紋識別、掌紋識別、指靜脈識別等,使用人臉識別優勢非常明顯,人臉識別不僅準確度有所提升,而且對於遊客來說屬於被動識別,不需要做更多的配合動作,體驗感會更好。
隨著智慧景區的建設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景區應用還可以實現更多功能應用,為景區提高數據分析,助力「智慧景區」發展。
「刷臉」結婚更「實名」
在人臉識別未普及時期,民政局也遭遇過申請人整容、冒名頂替登記等情況。以往婚姻登記員只能憑工作經驗核實登記人的身份*、戶口簿信息,但是遇到申請人如做過微整形、由單眼皮整形雙眼皮、孕前孕後身型差異大、年代久遠相貌變化較大,以及同卵雙胞胎來辦理等情況,由於缺乏有效鑑別手段,給核驗工作帶來難處,冒名頂替結婚的不法行為仍有機可乘。
人臉識別系統在民政局啟用後,婚姻登記員用高清攝像頭,將現場採集的人臉照片與公*部門數據信息進行比對,短短幾秒就能準確判斷、識別登記當事人身份信息。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的核驗功能,能有效打擊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婚姻登記的情況。當發現申請人與證件不符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將這張證件加入黑名單,如這張身份*再次出現在其他聯網的婚姻登記系統時,都將提示工作人員注意。
「人臉識別」在民政局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對當事人身份信息甄別能力和效率,有效解決冒用他人信息辦理婚姻登記問題。
人臉識別「解憂」線下大型活動
近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以下簡稱:CJ)在上海舉行。作為疫情後的線下超大規模會展,CJ首次採用實名制觀展,用戶線上實名制購票,線下刷身份*比對人臉核驗入場。
展會現場,除了核驗購票用戶健康碼狀態、測量體溫以外,在進入票務核驗時,刷身份*比對人臉入場。現場布控了85臺自主研發的G3多功能閘機、135臺相關保障設備,能有效辨別人像,核驗達到均1.5秒/人。此外,通過G3閘機和視頻識別技術,可以有效分析人流動線、人群密度及單位時間內入場人流峰值,避免出現擁堵、排隊等安全隱患。
實名制+人臉識別比對入場涵蓋所有進場人員,包括觀眾票、贈票、工作*全部實現實名制入場。外籍人士可通過護照核驗通道,比對人臉識別入場;忘帶身份*用戶,現場可憑支付寶電子身份*核驗入場;工作人員和展商也全部實行工作*和身份*綁定入場,一人一證,不得轉借。
現階段,開展的大型線下展會、演出、音樂節等活動,可依靠人臉識別技術完成檢票、安防工作,有效解決擁堵、實名制入場、黃牛倒*等問題。
人臉識別助智能微型圖書館落地
近幾年,各大院校加快升級智慧校園建設,根據校園實際情況引進智能設備,例如校園出入口管理、校園停車、校園考勤和圖書館借書系統等。其中,校園圖書館引進人臉識別技術,落地了智能微型圖書館,區別於以往圖書館,一臺智能微型圖書館設備佔地僅1.2平米,藏書量卻達650冊,並圖書館24小時不間斷運行,學生可以自助式通過人臉識別登錄信息去借還書,不需要像以往刷卡、輸入密碼等借還書的繁瑣流程;學校也可以通過此技術加強圖書管理,避免圖書無跡可尋、追究不到損壞責任等問題。
這種互動感強、科技感十足的新型借閱方式,有效突破了校園傳統圖書室服務的時空限制,也為學校省去專門配備人員管理成本等。依靠著人臉識別技術落實的智能借閱方式在學生群體中掀起了讀書熱潮。
成熟可靠的人臉識別技術是其在智慧校園中被廣泛應用前提,人臉識別技術在校園智慧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結語:以上只是人臉識別應用的一些縮影。人臉識別應用的落地範圍越來越泛,應用案例越來越豐富,為解決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越來越多便利!
(本文依據砍柴網、湖北日報、中國經濟網、IT之家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