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常常流傳著陰間地獄的傳說。很多人都知道人死後,去陰間的時候,會經過一些地方。有些人知道要經過鬼門關,有些人知道走上奈何橋,有些人知道要喝一碗孟婆湯。
其實,在道教文化裡,凡是死後之人,去往陰間的時候,都要把上面那些地方走一遍。
陰間第一關:鬼門關
民間傳說,人死以後,陰間的擺渡人也就是捕快——黑白無常,便會來到人間,帶走死靈的帶走三魂六魄。
死靈被交給牛頭馬面帶至鬼門關----是也就鬼國的必經關卡。鬼門關又稱陰陽道,十分兇險,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人還」。
鬼門關的兇險之處在於,關前有十六大鬼。
這十六惡鬼,都是閻羅王從惡鬼中挑選出來的精良。他們對亡魂野鬼盤查得格外苛刻、嚴格,那些劣跡斑斑的惡鬼都不可能矇混過關。
前往的死靈,無論生前貧困富貴,為善為惡,都必須持有鬼國路引才能通過。
第二關:黃泉路
通過了鬼門關,就走上了黃泉路。據說從鬼門關到陰曹地府的路很遠很遠,人的魂魄要走上很長時間,這條長長的路就被稱為黃泉路。
黃泉路的兩邊開著美豔的紅花,也就是彼岸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相傳彼岸花具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讓死者漸漸地記起生前種種。但是黃泉路走的越久,記憶又漸漸消退而去。
走在黃泉路上的魂魄,並不只有去陰曹地府的死靈,還有在陽間壽命未盡的,或非正常死亡的魂魄。他們不能去投胎,只能在黃泉路遊蕩,等待陽壽到了以後才能繼續向走去。
第三關:三生石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
傳說它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迴,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芸芸眾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第四關:望鄉臺
望鄉臺,也就是孟婆和石頭所在的土高臺。望鄉臺,顧名思義,是魂魄死後回望故鄉的地方,又稱「思鄉嶺」。
人死後,只需要三天,魂魄就能來到望鄉臺。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登望鄉臺遙望家鄉,大哭一聲,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
第五關:忘川河
看過仙俠劇的朋友們相必很熟悉「忘川」。忘川河又叫「三途河」,河水血黃,河流橫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
忘川河裡有很多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
若人要轉生輪迴入六道,必須先喝了孟婆湯,才能投胎轉世。
可是有些人為了再見到今生最愛,不願轉世,不願喝孟婆湯,那麼他可以跳入忘川河,再看上愛人一眼。不過,他必須等上千年才能投胎。
在這千年等待之中,前世中的魂魄可以看得愛人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兩人不能言語,他也不知你尚在此處等待。
千年之後,若心念不減,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尋找前生最愛的人。
第六關:孟婆湯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鬼魂喝了孟婆湯,忘前世今生,便可以投胎輪迴。
每個鬼魂走過奈何橋之後,孟婆都要問是否喝碗孟婆湯。
要過奈何橋,就要喝孟婆湯,不喝孟婆湯,就過不得奈何橋,過不得奈何橋,就不得投生轉世。
有傳說孟婆就是孟姜女。
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
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
喝過孟婆湯,能忘掉塵世間的苦與愁,哀與樂,只要喝了她的湯藥,前世今生的宿怨便會忘得乾乾淨淨,來世重新為人,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將形同陌路,彼此相見不識。
第七關:奈何橋
「過奈河橋頭,一去不回頭」,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愈下層愈窄愈加兇險無比,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行惡的人就走下層。
河裡面儘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總是在橋梁上下或左右橋頭,為自己尋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夠託生而轉世。走下層的人就會被鬼魂攔住,拖入汙濁的波濤之中,為銅蛇鐵狗咬噬,受盡折磨不得解脫。
過了這六處,魂魄便可以去到陰曹地府,接受閻王審判。
宗教信仰是古代的人類經過對死亡、人生的思考之後,衍生而出的哲學思想。也許這世界上並不存在陰間地獄,但是這樣的傳說寄託著人對生的思考,對死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