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315篇原創文章
原創:劉潤/內容整理:小師妹
1月6日開始,我和24位學員一起前往美國,開啟「問道美國」遊學之旅。
在上周的「問道美國」開篇文章中,我闡述了我對於「無人駕駛」的一些看法。(點擊查看)
今天,我就介紹下我在CES展上,看到的幾個科技應用靚點,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啟發。
1
CES越來越變成中國人的一個盛會,這是今年CES展給我的一個最直觀的感受。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會在CES展上,展示自己的產品。
這就發生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的很多平常會在微信上聊但是沒時間見面的朋友,這次在CES展上,反而見面了。
在來這次CES展之前,很多人可能覺得華為不會來參加CES展。
為什麼?
因為美國政府制裁華為,還有扣留高管事件等,認為華為不會來參加CES展。
其實華為來了,而且華為在CES上的展還特別大。
恰巧,一位華為的員工還是我們《5商》的同學,所以他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華為今年要做的一些事情。
第一、關於5G,2019年,華為會正式上市5G的終端產品。
5G運營商網絡會稍微慢一點,但在年底前有可能會準備好。
這就意味著,今年,也就是2019年,將成為5G的元年。
2020年,5G將迎來一次爆發。
我在《2019,鷹即將突圍》(點擊查看)中有預測5G將給商業帶來哪些變化,歡迎移步參閱。謝謝!
第二、咱們《5商》同學給我展示了Mate13的筆記本電腦,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創新。
什麼創新?
華為把筆記本的攝像頭放在了F6按鍵下面,你一按那個F6鍵,就會彈出來。
▲F6鍵一按就彈出
為什麼這個很有意思?
現在我們手機,經常說是全面屏,幾乎很少聽說筆記本電腦有全面屏。
為什麼?
就是因為,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有攝像頭,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沒辦法把屏幕做成全面屏。
但是如果把攝像頭做到鍵盤上,這個時候,屏幕就可以做大了。
這款筆記本的屏佔比是91%,非常有趣。
第三、他給我們介紹了華為的「Hi-Link」,連結智能家居的類似於智能網關技術。
小米其實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但小米連接的設備都是它自己投資的生態鏈公司,而華為的策略他們打算跟各個家電廠商合作,跟海爾合作,跟格力合作。
兩個策略孰優孰劣,現在也不能妄下結論,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2
在今年的CES展上,很多中國電視廠商,比如康佳、TCL、海信、創維、長虹都有展示,包括日本的索尼、夏普,韓國的三星、LG,都在推8K屏幕。
為什麼需要8K?
因為當家裡客廳的電視都是80、100、120寸的時候,沒有8K的解析度,就不夠清晰了。
你可能說100寸屏幕,那可怎麼擺啊,太佔地方了。
沒關係,今年電視廠商的另一個亮點就是柔性屏幕。
LG展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電視,這個電視是放在客廳裡面,然後你按一個按鈕,一塊基於柔性 OLED 面板的屏幕從底部緩緩升起,但是你看下面的底座,明顯是藏不進一個電視的。
3
說到柔性屏幕,就不得不提我們中國的一家公司叫柔宇科技,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也是咱們《5商》同學,他非常熱心的給我們講解了他們的產品。
它用的屏幕是可以彎曲的屏幕,因為屏幕可以彎曲,就可以把這個設備摺疊起來。
平常你當pad來用,屏幕很大,但是一旦有電話來了,你中間一摺疊,就變成了一個手機大小,你就可以接電話了。
當然,柔性屏幕還有很多其他應用場景,比如應用在女士的包包上。
是不是很有趣?
4
百度在這次CES展上,除了在無人駕駛領域推出了它的Apollo3.5 版本,還在做智慧城市。
什麼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做什麼的?
智慧城市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城市裡面的一些地方裝上傳感器。比如路燈裝上傳感器,樓宇裝上傳感器,交通指示牌裝上傳感器。
你開車路過的時候,就可以與這些傳感器進行識別、交互了。
把一些本來需要汽車來計算的工作交給交通設施來計算,這樣又分擔汽車的識別的難度,也提高了安全性。
也可以說是靠這些萬物互聯和傳感器的技術來不斷地把無人駕駛往前推進。
說到傳感器,本次展會上,有很多傳感器供應商發展很快。
就比如我們要監測旁邊有沒有人,有沒有路障,路上有沒有石子?
這就需要感應技術感應到這些物體。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採用的是攝像頭,拍好照片然後做一些圖像識別。
但是攝像頭會捕捉到大量無用的信息,比如說這樹是綠色的,樹是綠色有用嗎?
沒什麼用,我們想知道無非就是距離和形狀。所以攝像頭是有局限的。
後來大家用雷射感應技術,是掃描線,一條線一條線往外掃,我們看到一個供應商提供叫180線的掃描,這樣就能更加精準地感覺到外面的形狀。
但是這個技術也有缺點,萬一下雨怎麼辦?
雷射在很大的雨中會快速被返回,而不是打到真的樹,或者是山,或者房這些實體的物品上面。
後來還有個技術叫雷射雷達,後面叫微波雷達,微波的波長比雷射要長,所以它能夠穿透雨,打到真正的實物上再轉回來。
這些都是傳感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很多很多領域。
5
最後說一下3D列印技術,3D列印在前幾年,是特別熱門的一個技術,但是這兩年聽到比較少了。
非常巧的是,這位3D列印的創業者也恰好是咱們《5商》同學。
他說,現在的3D列印和一開始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的3D列印的耗材用的是塑料,技術叫塑料熱熔技術。
什麼叫塑料熱熔技術?
就是把塑料絲熔掉,而3D列印呢,就像列印一層照片、兩層照片、一百層照片一樣噴出一個東西來,這是最傳統的3D列印。
但是今天其實有更多的進步了,比如一種技術用樹脂,樹脂有個特性是,在空氣中紫外線的照射之下它會凝固,所以就開始有人用這樣的樹脂加上紫外線的技術來做3D列印。
還有人做什麼?
用20%的樹脂加80%的金屬混合起來,用3D列印,列印出東西來。
為什麼?
因為樹脂有助於金屬粉把它聯合在一起,再進窯去燒、去烤,你燒完之後樹脂在高溫之下就全部揮發了,只剩下金屬。
這樣金屬就變成一個完整的3D列印的物件。
他跟我說在2018年,3D列印也做了重大的轉變,過去大家認為ToC,是3D列印的一個趨勢。
但是做to C的,在2018年基本上都消失了,現在3D列印開始全面的轉向ToB,ToB也許才是3D列印的一個真正的前景。
6
我參加了CES的開場演講,邀請的是LG的負責人,這個演講我聽的是既感到失望,又感到興奮。
失望的是,他講的很多技術在中國已經比較普及,比如送菜機器人等。
興奮的是,原來我們在人工智慧、在機器人、在智能家居等方面已經走的比較深遠了。
如果讓中國的某一家公司來做CES的開場演講,一定會比LG講的好很多。
感覺LG這家韓國公司所處的市場,還是無法和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相媲美,發展受了一些局限。
最後,我在CES展上看到了無數的公司,給我最深的感覺是,中國公司的數量明顯增加,我們看到CES展上面很多技術,其實在中國都已經使用了。
所以,在創新這一點上,我對中國公司也有了更強的信心和更高的期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