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不要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

2020-12-10 基督時報

文 | 若望

今年年初,有人在一個信徒的群發了一條李某亮是基督徒的信息,立刻引起了轟動,群友們紛紛轉發,要把這個「天大的消息」告訴身邊的人。可最後有人出來闢謠,澄清了此事,才使這股炒作熱潮退了下去。

這種現象絕非個案,現在只要一出現某某名人信主了的消息,不管其真偽,都會引發炒作熱潮。可見當代不少基督徒對於明星基督徒趨之若鶩,希望藉此提高教會的名聲,以促進福音的傳播。

關於基督徒熱衷名人見證的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做出討論,在此不再贅述。只是需要明白的是,名人也是人,也會存在很多問題,而且他們的試探遠比我們多,因此不能寄予太多的期望。

很多人只滿足於名人外在的基督徒稱號,卻很少去探究其生命質量,在社會上是否有見證,就盲目地進行炒作。

筆者有位朋友是音樂圈頗有名氣的美女明星。她在國外留學時信主了,並偶爾在當地教會裡演出。由於有些私交,也在某件事上合作過,於是就有了採訪她將其見證寫下來的想法。

可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始終無法成行。後來聽圈內朋友說,她因為聚眾吸毒而遭到逮捕,這時我才明白,為何一直無法採訪成功,原來這背後有神的美意,因為祂知道其底細,不願她的見證公之於眾。

這件事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有些名人基督徒雖然有光鮮的外表,甚至熱心教會活動,但並不代表其生命質量就高,可以造就他人。這些除了人性的軟弱外,也跟她們所處的環境充滿試探息息相關。

就像我這位朋友,難免沾染了圈內的一些不良習氣,導致其陷入試探當中,做出了令人遺憾的事。因此我們對於名人信主的事,千萬要秉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為此過度興奮。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她們真實的信仰光景,隨意拿出來炒作,一旦失誤則很容易使人跌倒。

就像娛樂圈內有不少基督徒明星做了違背信仰的事,有些非信徒就藉此作為攻擊基督信仰的「利器」。一個沒有見證的名人,不僅無法促進福音的傳播,反而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就像某位在網上「熱心傳教」的女星在婚姻上老出問題,就讓人對基督信仰的婚姻觀產生了質疑。有的牧者還指出:「如果信徒整天炒作她,而她的婚姻生活實在缺乏見證,會把某些信徒帶偏的,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教導信徒了。」

我們對於基督徒名人,不是整天拿來炒作,唯恐天下人不知。需要的乃是為她們代禱,願主賜給她們信心和能力,在複雜的圈子裡持守神的教導,作那美好的見證,成為蒙主喜悅的基督徒。

更為關鍵的是,明星是不是基督徒、她們是否得救,那是她們與神的關係,這不是我們能夠判斷和決定的。與其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甚至整天炒作這些信息,倒不如多多反思自己的信仰光景,看看是否與蒙召的恩相稱。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作家:康熙皇帝信主毫無依據
    可是作為基督徒,「不能為了傳福音而編造名人信主的假見證」。在文章最後,吳弟兄寫道,傳福音是見證神的榮耀,假見證只會讓非信徒覺得基督徒很無知、很極端,為了傳教而不惜手段,反過來導致主的名受到羞辱。「更何況,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他反問道,「難道我們需要名人信主才能證明真理嗎?」以下是吳保羅《康熙信主是真的嗎?》
  • 基督徒為家人信主禱告的三大原則
    對於一些重生得救品嘗到主恩滋味的基督徒來說,他們很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信主,但很多家人首先是持反對的態度。「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別再和我說這些。」因此如何引導家人信主成為基督徒的苦惱,在《奉他的名》 ——為家庭禱告這一本書中,總結了三個為家人禱告的原則。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基督徒藝人黃國倫信主見證
    信主前:無法排除人生的苦難從讀高中開始,黃國倫內心就一直被一種空虛感困擾,他覺得人生一定要有一個特別的目的,於是看了很多書想找到這個答案,存在主義說人生是一場無止盡的失敗,人生過程比結果重要,因為結果是不可知的。他覺得有理,就用存在去生活。到了讀大學時候,信主了的母親一直向他傳福音,那時黃國倫很悖逆,不願和母親去教會。到了周日,他也不想回家。
  • 基督徒初信的造就
    第一課《信心與生命》金句:「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一、信心是生命的根基:信心不僅是基督徒生命的起點(約1:12),也是生命成長的鑰匙;基督徒的能力、得勝
  • 基督徒當學習主的謙卑與順服
    惟遵行天父旨意的方能進入永生,信的人有永生,神的話總是在吸引我們歸入祂溫柔的懷抱中,不斷地悔改歸主,得主的喜悅。謙卑,是基督徒美好的品德,來自主的賜予。主的謙卑是全人類最高榜樣,在世上,主取著奴僕的樣式,為拯救世人甘願上十架,忍受十架酷刑,以血以命贖回罪人,使人因信脫離罪惡,得著新生。
  • 基督徒|使徒信經講解之——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5課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4課》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三課》主再來不是惡信,乃是喜信。雖然我們需要警醒、謹慎言行,但更應意識到那是美好的一天,是迎接基督徒進入神的國度的日子。
  • 基督徒不祭祖=不要祖先?誤會大了!
    這看起來像是一則笑話,卻也真有其事,不僅看出中西方在祭祖與信仰的價值觀上非常不同調,值得更深省思祭祀、拜拜背後的動機,究竟為了什麼?一旦理清背後的動機與目的,就能除去一般大眾對於「基督徒不祭拜=不要祖先」的錯誤認知。許多人對基督教的印象,中性的描述是基督教「不拜祖先」,負面的說法是「不要祖先」,批評的講就是「不孝」。
  • 基督徒敬拜主的屬靈原則:知行福
    敬拜主是我們基督徒的本分,我們應當怎樣按理服事敬拜那又真又活的主呢?「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章這一句寶貴的經文,道出了基督徒服事敬拜主的一個屬靈原則,即知——行——福。經文背景是耶穌即將上十字架,成全救贖大功,他愛門徒到底,主動為他們洗腳,之後,在與門徒的問答中教導了這一寶貴真理,給歷世歷代的基督徒指明了一條服事敬拜主的原則。
  • 從主的教導看:基督徒禱告的七個要點
    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該怎樣禱告,連信主很長時間的人,也說不會禱告。是真的不會禱告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禱告,說不會禱告很多因為是擔心自己的禱告不符合神的心意,不得祝福,反招咒詛。怎樣的禱告是正確的禱告呢?門徒們也有這樣的疑問,所以去問耶穌。
  •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我有一個校友畢業後一直在一所中學文章以詩歌的形式,從一個非基督徒的視角描述了一位基督徒當面對同學聚會中的冷嘲熱諷、肆意取笑甚至侮辱時,仍舊舉止得體、沉著冷靜的美好見證。幾年之後,這位基督徒的反應,最終引發了作者深刻的反思,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當下,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面對一些信仰的誤解、牴觸甚至攻擊時,我們應當如何活出生命的見證?讀罷這一篇文章,頓時讓我聯想到耶穌基督從被捕到受訓的整個過程。
  • 不要讓自己變成愛論斷的基督徒
    聖靈的工作是審判和定罪,而基督徒的工作是愛和幫助,但我們卻常常將其混淆,靈命尚未成熟,卻使自己充當起聖靈的工作。根據美國不少教會所做的調查,對於未信者不願意上教會的原因,有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基督徒喜歡批評與定罪,有78%的受訪者認為,基督徒最愛論斷人,你是其中一名嗎?
  • 神跡的目的:為要讓基督徒更深地認識主
    筆者小時候附近沒有一處廟宇,因此只能從電視新聞裡看到大型廟宇的情況。本來在家庭的上供與燒元寶可能會被斥為迷信,但是在大寺院裡動輒幾百上千的香燭,卻被稱為祈福。對於那些基督徒們,則是在大年初一到教堂裡參加演出和禱告,以此形式來祈求來年的順利。然而,不論是在家燒元寶,還是在寺院裡花費成百上千祈福,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人們相信他的行動會帶來預期的結果。
  • 每年慶祝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意味著什麼?
    聖誕節到來時,大街小巷隨處都能聽到聖誕歌聲,也能看到聖誕老人的畫像,也有很多人到超市商場逛街購物。那基督徒需要有什麼思考的嗎?基督徒每年慶祝,那麼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意味著什麼呢?一、離主的再來越來越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從耶穌的降生到如今兩千多年的歷史已經過去了。聖經告訴我們說:「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 不要做討好上帝的「屬靈基督徒」!——令人扎心的3部信仰短劇
    然而很多時候 其實我們並不曉得自己所說所唱的 似乎變成了一種為討好上帝的屬靈表現 或許耶穌看到了會說
  • 不要做半死不活的基督徒
    你的腿要動,快跑跟隨主;你的手要動,多去作主的工,你的眼要動,勤讀聖經;你的膝蓋要動,恆切禱告。好多基督徒懶得皮都疼,這樣不行的,弟兄姊妹。主不是這樣警告過你嗎?「我來的日子近了,就在門口了」。當年那些被洪水所滅的人,不就是吃了這個虧嗎?他們以為挪亞在危言聳聽,哪裡會有什麼洪水。我相信,他們那個時候,天比現在還藍,水比現在清澈,青山綠水,環境優美。那可真是個環保、無汙染的世界。
  • 視頻《一個看見》引眾基督徒悔改:主,請差遣我!
    「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眾多基督徒在觀看視頻《一個看見》後內心悔改後發出的告白,「主啊,每每想起你的救恩,心裡充滿感恩,可我深知虧欠你的太多太多。求主憐憫我,帶領我,使用我!」在該視頻中,基督徒分享了在信仰中的一個看見。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當誠實面對主的話語,真實地背起十字架
    聖劇結束後,他們懷著感謝的心去拜訪扮演耶穌的角色,他們稱讚了主角出色的表演,看到角落裡有一個很大的木質十字架(道具)。先生希望背著這個十字架讓人為他拍照留念,可是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移動這個十字架,原來這個十字架是用沉重的橡木做的。先生大為不解的問主角:「你為什麼要用如此沉重的十字架做道具呢?用泡沫塑料塗上木頭的顏色不是有同樣的效果嗎?」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真正信耶穌的人,他的裡面都會有一個準繩和砝碼,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則。這一個原則不是外在人為所定規的,而是基督在人心裡所放下的準繩。當一個真正信耶穌的人在聖經中看見主耶穌的行徑與教導,自然心裡也就有了行事為人的準則。所以作為基督徒,再有一個被世人認可的行為之先,當靠著基督使自己首先成為光明的人。
  • 信宗教的名人都有誰?
    關鍵詞:神 神學我之前在《為什麼說不迷信釋迦牟尼的學說好》和《《聖經》的錯誤》說了佛教和基督教最原始經書的缺點,到了現代,仍然有很多名人信基督教和佛教,所以也不要迷信名人。信宗教的名人都有誰呢?[17]信白龍王林建嶽(麗新集團主□、(湘鋼)貿易發展局主□)黃衣者為周欽南體育界信基督教林書豪是基督教福音派的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