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半導體分析機構TrendForce發布了2020年全球晶片代工數據,以及2021年代工市場預測數據。
從數據來看,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將達846億美元,年增長23.7%,增長率達到了近十年以來的最高峰。而2021年產值約為897億美元,增長率約為6%。
同時從市場份額來看,臺灣地區2020年、2021年均佔全球份額的64%左右,之後再是韓國,分別是17%、18%的份額,而中國大陸則一直保持在6%的比例。
也就是說,如果說晶片製造方面的份額,臺灣拿下的市場份額一直是大陸的十倍以上,這差距真的太大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臺灣為何在晶片製造領域,會比大陸強這麼多?畢竟臺灣與大陸比起來,面積、人口都差太遠了。
事實上,為何臺灣在晶片製造方面這麼發達,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臺灣政府對半導體的支持,因為臺灣本身資源匱乏,只有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賺錢,半導體產業無疑是最好的產品。
二是美國對臺灣的幫助,比如早期臺積電剛創立,能夠得到英特爾的訂單,同時全球的設備、技術、材料等都是敞開供應,甚至美國還派專家特意去幫助臺積電,把技術提升上來。
而大陸因為瓦納森協議的原因,有關於晶片製造的高端技術、高端設備等一率不準進口,必須是落後兩代或以上的設備才允許大陸買,同時還阻止高端人才輸入,常年被打壓,所以發展起來自然就很慢了,畢竟晶片製造產業鏈太廣,是全球產業鏈共同努力的事情,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就能搞定的。
不過,隨著晶片越來越重要,目前大陸也是越來越重視,國產企業們也是在不斷的努力,想辦法解決全產業鏈的問題,當然這個過程很難,也周期非常長,但如果一旦成功,我們則會成為全球擁有半導體產業鏈最全的國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