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元宵節可謂是熱熱鬧鬧的啊!家家燈火通明,開開心心在一起鬧元宵!但是今年的元宵似乎大家都沒有多少人能記住了!讓大家感受在家裡感受一下跟以往的元宵活動吧!
煮湯圓
偷偷菜
民俗專家介紹,在中國古代,元宵節還曾是一年中有情男女「相約燈下」的浪漫節日,一些地區至今仍保有「偷菜傳情」的元宵節習俗。
在古代,漢族人還有在元宵節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習俗。至今,在貴州省黃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著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偷菜傳情的習俗。這天,姑娘們會去偷非本族人家異性的青菜,希望能「偷」得一段好姻緣。
【放夜燈】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
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結桃花】
月華今夜滿,誰解相思情。還記得《大明宮詞》裡的小太平和薛紹初次見面嗎?就是一個元宵佳節,街頭偶遇, 那一句「公子,你認錯人了」,的清朗男音,掀開了太平公主宿命裡纏繞一生的情劫……
所以說,如果還是單身的青年男女們可以趁著和朋友結伴上街賞花燈的時候尋覓一下自己的愛情,說不定就有那個燈火闌珊處的另一半在等著和你擦肩回眸呢!
【猜燈謎】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
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籤,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籤,獲小禮品留念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大家也只能窩在家裡不能走動,希望疫情能早點控制住!加油!
今年的元宵節大家還記得嗎? 是怎麼樣子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