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老虎是山中之王,森林之王。孤獨的老虎常是隻身行動的,就好比真正孤獨的強者,常是孤獨一人行走江湖,強者都是孤獨的,獨孤求敗是這樣,西門吹雪是這樣,山中的老虎亦是這樣。不比森林中的猴子、兔子,他們成群結隊,芸芸眾生。
這就有疑惑。老虎如此強大,成了霸王,獅子不會有意見嗎?這其實是一個細節常識,老虎常年居住在森林之中,故稱為「森林之王」;獅子則是常年生存在茫茫草原之上,故稱為「草原之王」。兩者不相干擾,不相往來,如何產生矛盾?
不論是老虎也好,獅子也罷,它們都是強大的肉食動物,弱肉強食,那些小點的動物均成了老虎獅子口中之美餐。但有一點,即便是你老虎很兇,你獅子很猛,可它們卻為啥不敢吃軟綿綿的大熊貓?是因了大熊貓的可愛,它們下不了口?或是老虎獅子也有「國寶意識」?
非也非也。請看看大熊貓的外號叫啥?
有書中記載:熊貓似熊、小頭、黑白駁,能舔食銅鐵及竹骨。原來,這個大熊貓在古代,在它祖先時期,並非如今的大熊貓,並非如今的模樣,它有著不一樣的名姓以及超乎大熊貓的生存技巧,那時的它不吃竹子,也不喜歡拍彩色照片。那時的它只想單單純純地吃鐵。
正因為那時的大熊貓跑去農戶家裡,將農民伯伯的鐵製農具給吃掉,故而它又被稱為「食鐵獸」。
咋也不說別的了。「食鐵獸」,一個吃鐵的動物,想想它該有多麼完美的一副好牙齒呀?它的牙齒該有多鋒利呢?普通的刀具砍不斷鐵,而它卻是吃鐵的,可見,原始級別的大熊貓之牙齒非同一般,估計就曾與老虎、獅子幹過架,老虎、獅子的祖先心生畏懼,以後看見大熊貓撒腿便跑。然而,「懼怕」亦是有著遺傳基因的,久而久之,大熊貓一出來,老虎、獅子便逃之夭夭,儘管一個乃山中王,一個乃草原王,可都抵不過軟綿綿的可愛動物大熊貓,因為啥?大熊貓有一個強大的祖先哩!
據傳,上古部落聯盟的首領蚩尤曾將食鐵獸作為自己的坐騎。可見,大熊貓的祖先不僅僅吃鐵,牙口鋒利,更擁有一定的戰鬥能力,上得了戰場,殺得了敵將。
眼見不一定為實。萬不可被事物外表所矇騙,需得透過現象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