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異非常大,這是眾所周知的。不但表現在文化上,生活上也有非常巨大的差異。尤其是飲食文化上,如果要總結起來的話,中西飲食文化可從兩方面來形容——其一、中國人的飲食講究的是口味;其二、西方人的飲食講究的是營養搭配。其實從中國的菜餚上就能看出,中國的菜品會用到溜、燜、燒、蒸、炸、燴、燉、炒、汆等多種方式,而西方人的就相對於簡單很多,如肯德基、麥當勞、水果沙拉等等。
通過以上多種烹飪的手法可以看出,中國飲食確實注重的是口味,甚至有時候以犧牲營養來實現更佳的口感。不過隨著中西文化的合併,現在的年輕人也開始注重起營養搭配了。如果要從根源上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那麼我們就要從簡單的喝水開始!外國人喜歡喝冰水,中國人卻習慣涼白開。其實,合適的才是最佳的!
如果大家有出國的體驗,那麼肯定會體會到什麼是最不適應的風俗,估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說出「喝冰水」這飲食習慣。在我們的健康飲食表中,起床之後應該喝一杯涼白開,有助於提高人體的代謝,也有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但是到了西方,他們卻喜歡喝冰水,甚至還用冰牛奶直接泡麥片當早餐。
一、 中西方飲食結構差異
從飲食結構上來看,西方人確實不太注重食品的口感,他們對食物的需求只有兩種「營養、實用」。因此他們的肉食量非常大,但是食品口感不及國內一半,如牛排、培根、奶酪、黃油等。在中醫上,有一句名言「肉生痰」,意思就是肉食吃多了,人體就會「上火」。而西方人則常用冰水來為人體降火。
再來看看我們的飲食結構,我們會變著花樣來獲得食品的口感,肉類+蔬菜+水果的搭配,所以只需要喝一杯涼白開即可。
二、 西方人有將水煮沸的習慣
涼白開既是煮開之後的水冷卻的結果,不但有殺菌的作用,而且還便於隨時解渴。奇怪的是,在國外基本上沒有「涼白開」這個詞彙,這主要就是不同的主食習慣決定了他們的飲食習慣。
在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要說到熟食,那就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舉措了。因此,我們就算喝水都會先煮開,待冷卻之後再喝。而對於西方而言,從考古學的層面出發,似乎暫未發現有過煮水的炊具。由此可見,喝開水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習慣。
那麼開水與生水該如何區分呢?先不要急,大家接著往下看吧!
生水很好理解,就是未燒開的水。這類水的「寒」屬性更強,即使採用了臭氧方式殺菌,依舊會有不少的有害物質,長期飲用的話肯定對身體有影響。
尤其是對於那些久坐上班、壓力大的工作崗位,腸胃本身就敏感,如果加上身體屬寒體質,那麼常喝生水的話更加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無論是老人孩子,還是職場人和女性群體,像涼白開這樣的熱水都是他們日常飲用的上佳選擇。
當然,也不是說西方人不喝白開水身體就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飲食文化差異,只要符合我們的生活習慣,至於喝什麼、吃什麼都是最正確的選擇。看完之後,針對於這個話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