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亞洲新聞網於12月27日報導,一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經商的中國商人準備購買二手車,卻在輕信了一則廣告後遇到了詐騙,損失慘重。
這名商人姓劉(Liu Gui Jun),今年41歲。他本來想為他的叔叔買一輛汽車,方便他開車去醫院看病,卻沒想到遇上了詐騙。
劉先生稱,他在手機軟體上看到了一則二手豐田汽車的廣告,售價為42,700林吉特(約72376人民幣),是其他平臺上同款二手車價格的一半。他心中立刻竊喜,以為自己就快撿了一個大便宜。
「通常同一型號的豐田二手車價格大約是7萬林吉特,而這款車卻只賣4萬多林吉特,比平時便宜多了。」劉先生對記者說。
「因此,我通過社交軟體開始與賣家聯繫,賣家要求我先支付3,000林吉特作為訂金。」
根據賣方的指示,他於11月26日在一家馬來西亞銀行給賣家打了錢。
幾天後,賣方又讓他在同一個銀行帳戶中再存入20,000林吉特。賣方稱,這筆錢是用來交給交通運輸局,加快汽車所有權的轉讓過程。
劉先生說:「我要求與賣方見面,但他卻只給我發送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交通運輸部門正在對這輛車進行檢查。我信以為真了。」
輕信了賣房的劉先生根據賣家要求,之後又向同一帳戶轉移了2萬林吉特。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一付清了錢,賣方的電話就打不通,之後一直無法接通。
劉先生之後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詐騙,於是迅速報警。他一共損失了23,000林吉特(約39126元人民幣),一直渴望購買的汽車也成了一場空。
近期,馬來西亞公安服務和投訴部負責人——拿督斯裡·麥可·張(Datuk Seri Michael Chong)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分享了他的故事,稱劉先生多遭遇的詐騙是馬來西亞最常見的在線騙局之一。
他說:「騙子已經多次使用這種作案手法實施詐騙行為,但仍有許多民眾上當。民眾們應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給陌生人匯款。建議那些想要購買二手車的人親自與賣家見面,然後再付款,避免遇到此類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