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中下旬,和幾個朋友利用補休年假的時間,計劃去大西北旅遊,相約在西寧集合。我比她們提前兩天出發,直接飛往蘭州溜達溜達,再轉車去西寧等她們。
由於抵達蘭州定住的西客驛站酒店已經傍晚時分,因此,隨意吃了個蘭州拉麵就回去洗澡、看電視。途間簡單查一下明天要去的幾個景點的開放時間和線路圖,確定好什麼時候去、怎樣去及參觀的順序。最後去吃了烤羊肉串,心滿意足回來休息。
來到西北,肯定要去吃烤羊肉(一般晚上主營烤肉),喝當地出產的特色酒水。晚上十點左右,街上的烤肉店就熱鬧起來,三五知己一桌:大口吃肉,一瓶瓶喝酒,暢談人生,何不快意哉?
一覺睡到太陽曬屁股,看看時間,正好六點半。起床洗漱、吃早餐,之後坐137路公交到中山橋站下車,開始當天的旅程。
我的遊覽線路:中山橋——白塔山公園——蘭州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塑——小西湖公園——甘肅省博物館。
早上七點半到達中山橋,人不多(前一天下午坐車經過的時候,人超多),主要是疾步而過的上班族和晃晃悠悠散步的大爺大媽。
中山橋建於1907年,橫跨黃河兩岸。鐵橋曾受戰火影響而中斷,後經補修才復通。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34;。
從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這頭,穿過鐵橋,另一頭就到了白塔山公園。白塔山公園依山而建,山上樓臺亭榭錯落有致,花草樹木環繞,曲徑通幽,讓人不自覺多處駐足遠眺近觀,時而豪情頓生,時而柔情表露。
從左邊上山兜兜轉轉至山頂,後從右邊下山,一路隨性參觀放飛思想,時間悄悄流逝而不自知。
可能是因為疫情影響,又或者是我來的有點早了,白塔山公園內獨具風格的「黃河奇石館」和裕固族接待帳房還沒有開門。
返回中山橋牌坊這邊,要黃河岸邊逆流而上。黃河兩岸風景坐收眼底,走走停停,興致來時就隨手抓拍幾張照片。就這樣,徒步半個多小時,走到距離中山橋1.5km的蘭州水車園。
登記身份證手機號和來源地後,進入水車園裡面很小,主要就兩個大木水車撐場。不花錢坐羊皮筏黃河漂流的話,真的就十分鐘逛完一圈出來。
繼續往前幾百米,就到了黃河母親像和黃河風情街。這裡樹木成林,隔幾米就有供遊人歇息的石板凳,黃河邊上的還有吊椅、鞦韆、涼亭。當然,每個黃河岸邊的小廣場都有各種飲料和零食賣。
沒有藝術細胞,又不怎麼懂得風情的我,是不會在這裡過多停留的。拍照後,稍微休息幾分鐘,穿過馬路對面就是小西湖公園。
小西湖公園確實有點西湖的感覺,公園以一個大湖為中心,向西周擴展,建有觀景亭、涼亭、休息林、小廣場等。這個點來逛公園的,以附近的退休大爺大媽和帶娃的家庭主婦居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老大爺扛來一蛇皮袋饃饃,坐在湖中間的山上,將饃饃一個一個的撕開餵魚。當時,我看的一臉懵,不知道魚兒是什麼感想。
下午兩點多(早上微信公眾號預約了,每天有人流量限制,要提前預約才能進)去甘肅省博物館參觀。一樓展覽的物品比較現代,走馬觀花結束,二樓是重點:生物發展進化史、各種動植物化石、佛教文化和雕像、紅色文化歷史、馬踏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