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當年火爆全網的辭職信,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踐行著,成為了不少文藝青年的信條,激勵著人們去追求心中所想,去為嚮往的生活努力,很多人就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讓自己跟生活請個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大千世界的風採,在路上感受生命的真諦,讓旅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去歷經山河,覺得人間值得。
不過不知道你們在旅行途中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遇到外國友人與他們親切交談時,會發現一般他們旅行帶的行李都不多,裝得下一個背包的東西就足夠了,反觀我們國人出門,必備的就是行李箱,大包小包的東西一應俱全,這樣「中國式」的旅行方式是為什麼呢?
經常出去的朋友可能就會深有體會,可能在旅行之前覺得自己只需要帶一個大背包就行了,沒想到等到收拾東西起來,感覺什麼東西帶去旅遊都有用,尤其是女孩子,各種化妝品都是要裝上一個麻袋了,原本很多人都想旅行中都想輕裝上陣,沒想到各種東西搗鼓起來一個比一個多,沒辦法這也只能拖個行李箱去旅遊了。
首先就是中國人的旅遊習慣,咱們中國人去到一個景點旅遊,都是要先到酒店放下行李休息一下,待到了酒店放下行李之後,大家只要帶上照相機去遊玩就可以了,儘管在路途中比較辛苦,但整體來說還是輕鬆的,帶多點東西不僅能夠帶滿自己的需求,還能有一個很輕鬆的旅程,這種旅遊方式也是目前大家比較喜歡的。
而外國人的話,多數都是輕裝上陣,背著一個很大的背包,之所以他們的行李只用背包就能夠裝得下,只是因為裡面除了必需品和換洗衣物之外也沒有其他東西了,再著他們喜歡一次性玩多個景點,也就是一個背包可以遊遍整個景點,他們基本很少會停駐下來拍照,會更加專注於風景,而我們卻要在同一個景點停留很久,並且還會拍美照留念。
其次就是文化上有差異,旅遊觀念上存在著不同,國外友人比較嚮往自由,追求不被束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所以輕裝上陣是最好的辦法,沒有必要帶那麼多的東西,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哪裡停下來就在哪裡停下來,輕鬆自在的旅行才是他們所追求的,旅遊的觀念不一樣,所認為需要的帶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帶的行李就會有區別啦。
還有就是在旅遊消費上,外國人在旅行途中很少消費,除非必要的支出和自己所真正喜愛的東西,才會付去買單,消費觀念上較為理性,我們出去旅遊呢就不一樣啦,認為好不容易出來一次,肯定多帶點東西啦,給親朋好友帶點特產、手信,也可以稍微顯擺一下能出去旅遊,所以大包小包在所難免,帶行李箱也是有原因的,不然買的那麼多東西怎麼帶回去。
其實在筆者看來帶多少行李跟觀念有著很大的關係,有的人想得比較周到,認為需要用到的東西較多,所以帶得多,但這也是個人所選擇的方式,有的人帶很多行李也能玩得很開心,這就取決於個人啦,不過一般小編出門旅行都是輕裝上陣的,不喜歡大包小包的帶,喜歡自由隨性的旅行體驗,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喜歡怎樣的旅行方式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