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正在茶葉生產線上忙碌
龍井茶竟然有毒?昨天,新浪微博上有博友稱,張一元獅峰龍井、吳裕泰西湖龍井、御茶園特級龍井、中茶西湖龍井等被檢測出含有多菌靈等殘留農藥,可影響生育能力或損害遺傳基因。這則消息被瘋狂轉發,並引發熱議。
雖有農藥殘留但均沒有超標
記者了解到,此微博的來源是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11日在其官網發布的《2012茶葉農藥調查報告》。報告稱,經對北京、成都、海口等地的茶葉產品抽查檢驗,對照歐盟相關標準,發現吳裕泰、張一元、天福茗茶、御茶園、中茶、日春等9個知名茶葉品牌產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農藥殘留。
根據報告中的數據,其中張一元獅峰龍井(產地浙江杭州)農藥噻嗪酮的殘留量為0.02mg/kg,吡蟲啉的殘留量為0.02mg/kg,多菌靈和苯菌靈的殘留量為0.03mg/kg;御茶園特級龍井(產地福建)殘留量為0.03mg/kg。
但記者查看了國家及歐盟相關標準發現,國家規定的噻嗪酮最大殘留限量為10mg/kg,歐盟對這一農藥殘留的最大限量設定為0.05mg/kg;吡蟲啉方面,國家標準為0.5mg/kg,歐盟為0.05mg/kg,而多菌靈和苯菌靈國家尚未有標準的安全規定,歐盟為0.1mg/kg。也就是說,茶葉上雖有農藥殘留,但並沒有超過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甚至和國家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杭州茶葉公司:春茶不用農藥
究竟杭州本地的茶葉有沒有問題?
昨天,杭州西湖龍井茶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茶葉在種植過程中確實都是要用到農藥的,但也要分情況。比如春茶就是不用的,從發芽到採摘的這段過程,都是不使用農藥的。夏秋茶會打少量農藥,也就是到五月份茶葉修剪繼續萌發的過程中打,因為這時候會出現蟲害。蟲害基本發生在五月份到九月份。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基本都是春茶,而夏茶大家基本都不願去採摘,因為炒制後沒有了西湖龍井的香味和形狀,也浪費人工成本。我們公司銷售的茶葉都是經過國家檢測合格才上市的,符合國家標準。」該負責人表示。
一家茶葉公司的老闆也表示,因為天冷不會出現蟲害,春茶上不會使用農藥。而前一年施的農藥到次年三四月份對茶葉已沒什麼影響了,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符合國家標準後才被允許銷售
西湖風景名勝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局主任科員姜新兵表示,從2010年開始,杭州就已經統一規範,每年都進行茶葉農藥殘留量檢測。農藥有殘留和超標是兩碼事,超標是不符合要求,殘留是不能超過一個限量值,比如吡蟲啉最大限殘留量國家標準為0.5mg/kg,而這次檢測結果是0.1mg/kg,也就是說沒超過限量值,是完全符合茶葉質量安全要求的,「西湖龍井農藥殘留量或多或少是會有的,但除了禁用藥,都是茶葉種植中所許可使用的,不超過限量值,對人體沒什麼危害」。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說,國家對於茶葉農藥的殘留量雖然跟歐盟不同,但國內生產出的茶葉都要經過各種檢測程序,並且符合國家各項標準後才會被允許在市場上銷售,沒有超過國家規定就是安全的,綠色和平組織的說法有點誇大,不切實際。
報告的發布輕率且很不負責任
針對這則報告,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昆表示,該報告存在著許多片面的、錯誤的結論和信息,「只談檢出量,不說限量指標,本身就是一種誤導。」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吳錫端也表示,「南極的企鵝都能檢測出農藥殘留,這說明檢測對象會因空氣、水、風等各方面因素而攜帶農藥,但並非只要檢測出農藥殘留就不合格,關鍵要看它是否在標準範圍內。」
「我國採取的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推出來的標準,這是跟國際接軌的。」吳錫端認為,在沒有復檢、對照標準的情況下,綠色和平組織就發布這個檢測報告,是很輕率的做法,「實在不負責任」。
昨天,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在其官網發布了五條意見。其中表示,協會還未接到綠色和平組織的書面檢測報告,該報告也未經我國法定檢測機構復檢,同時,該報告中沒有將檢測結果與相關標準進行比對。不過,此次報告中檢測的茶葉樣品對照現有的指標規定,全部符合國家標準,大家可以放心飲用。
另據吳錫端透露,協會已邀請我國茶葉界的首位院士、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會議主席陳宗懋對該報告進行評估,結果有望一兩天後出爐,屆時將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