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三角形的尖銳片狀鴨頭骨刺入食管壁,並有滲血,稍有不慎極有可能造成患者食管穿孔,大血管出血。6月20日晚,吉林市人民醫院消化中心經過多學科會診討論,選擇急診內鏡超級微創手術,成功將這片鴨頭骨取出,避免了患者開胸手術。
橫插在食道內的片狀鴨頭骨。
市民郭先生家住昌邑區。6月20日下午,郭先生與幾個朋友在飯店吃了鴨頭。
「當時也沒注意,等吃完飯後覺得嗓子裡卡東西了,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我平時經常看報紙,很多新聞報導過食道卡住異物、穿孔感染的病例,非常兇險。」郭先生說,他意識到必須去醫院取出來。20時許,他來到吉林市人民醫院消化中心掛了急診。醫護人員給他做了CT,發現鴨骨兩端已刺入食管壁,不取出的話,一旦造成食管穿孔和大血管出血,極易造成胸腔感染和休克,有生命危險。
消化中心主任王宏光(右二)、醫生張繼偉(右一)在研究取出鴨頭骨方案。
「吃魚卡刺的現象常見,吃鴨頭被鴨頭骨卡住的情況並不多見。」消化中心主任王宏光立即向醫療總值班匯報,副主任王曼彤、謝延俠、劉時助、郭享,護士長郭慶梅等科室專家立即趕赴醫院,組織耳鼻喉——頭頸外科、胸外科、CT科、急診科、醫療總值班等多學科會診討論,做好應急預案,本著讓病人風險最低、費用最低、治療效果最好為前提,在最短時間內解除病人痛苦為準則,由醫術精湛的內鏡超級微創醫生張繼偉負責取鴨骨頭,胸外科備好手術臺,以防萬一。
由於患者郭先生吃得飽飽的,胃裡的食物多,危險性強。多學科專家反覆衡量利弊:不能麻醉,否則食物就會反流,容易窒息;不取的話,病人非常痛苦,骨頭卡在食管裡,隨時會穿孔,胸腔感染,大出血。
王宏光表示,經急診內鏡超級微創順利取出,對患者傷害小,但手術操作要求精準,稍有不慎,鴨骨頭可能劃破胸部大動脈,導致生命危險。如果開胸探查取出,對患者傷害較大,手術費用昂貴,病人恢復也慢還痛苦。
當天22時許,醫護人員制定好手術方案,幾分鐘內將鴨頭骨順利取出。患者郭先生也不難受了,對醫護人員豎起大拇哥。
取出的三角形片狀鴨頭骨。
6月21日,張繼偉醫生又為郭先生進行了複查,食管和胃腔未見出血穿孔,病人狀態也很好。市人民醫院聽說郭先生一直奮戰在鄉村戰「疫」一線,家中經濟條件較差,對其給予了適當優惠。
吉林市人民醫院消化中心提醒大家,平時進食魚、雞、鴨、鵝、大棗時一定多加注意,保證進食安全。
記者丨李春紅
編輯丨陳世新 責編丨李少軍
原標題:《吉林男子吃鴨頭,不想鴨骨卡在食管!看醫生如何取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