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公明水庫壩下景觀湖:青山綠水聞鳥鳴 湖光...

2020-12-14 SZNEWS


公明水庫壩下景觀湖。

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秋穎/文 謝瑩/圖)走進羅村水庫公園,踱步在乾淨整潔的步道上,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向遠處眺望,碧波浩渺,清風徐來,輕柔地撥動了平靜的水面,在湖上畫出圈圈曲線。木棧橋道在湖的兩側蜿蜒盤旋,遙相呼應。湖畔的草坪碧綠,時不時有鳥兒從林中騰飛,又落到另一棵樹上。輕閉雙眸,感受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側耳傾聽水花濺落聲。

這座還未正式對外開放的公園,正是深圳最大的水庫——公明水庫的壩下景觀湖。本期《發現光明治水美景》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付美生、胡捷的腳步,了解其背後的的治理故事。

岸上鬱鬱蔥蔥。

現在:深圳最大「水缸」 供水保障庫

公明水庫屬於新建水庫,是在原有公明街道的橫江、石頭湖水庫和光明街道的石狗公、逕口水庫基礎上擴建而成的一個大型水庫工程。公明水庫是深圳市目前最大的水庫,現狀水域面積約:2.4km²,是名副其實的「大水缸」。其建設主要立足於解決我市水資源高度依賴境外東江引水,應急備用水源不足以及供水網絡不完善的問題,擔負著供水調蓄和向深圳西部各水廠供水的任務,極大地鞏固了城市長遠發展的「水源生命線」。

此外,公明水庫還承擔著雨洪利用和防洪等功用,設計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0年一遇,正常蓄水位高程59.7m,水庫總庫容1.50億立方米。不僅提升了光明減災防災能力,也促進了生態保護與修復,為城鄉居民生活提供堅實保障。

基於公明水庫的重要地位,保障水庫安全平穩運行成了舉足輕重之事。在這其中,水庫設備的維護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環。

付美生是負責機電設備運維的一員,「自水庫首臺設備投入運行至今,每天的工作就是運行、維護和檢修設備。日積月累,我對庫區、供水管沿線每臺設備工況及性能參數也很熟悉了。」他告訴記者,他申請了晚上三防值班,想著所轄設備如果出現狀況時,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維修工作。也曾經多次參與機電設備及閘門搶修工作,幸好最後都保證了設備正常運行。

湖面平靜。

未來:生態、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景區

陽光正好,緩步走上木橋棧道,只見一片荷花就在腳下。部分花葉在初冬時節已凋謝變黃,卻也傲挺著身姿,意韻猶在。魚兒從莖葉之間探出腦袋,又一頭扎進水中,遊得無影無蹤。曲折的木橋中央,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涼亭,坐在石凳上,賞看光斑搖曳的湖面。對岸的林木蔥翠欲滴,整齊排列著,小鳥婉轉的歌聲從岸邊傳來,頓時心生愜意。

將公明水庫壩下景觀湖建成公園式景觀,體現了光明打造展示水利工程風光、布局運動活力線路、集合郊野休閒產業的深圳市湖區遊憩目的地的發展目標。據胡捷介紹,光明將兼顧水源保護與景觀開發的合理平衡,匹配光明科學城需求,把湖區景觀與慢行健身相結合,依託深圳「水缸」這一資源優勢,打造戶外運動休閒高地。

未來,光明將以公明水庫為核心,整合周邊資源要素,重點建設環湖慢行系統工程,包括環湖慢行路和必要的景觀帶、服務管理設施、景觀構築物等工程的建設;對壩面和壩下空間以及現有的水工設施進行景觀提升和功能完善建設工程;為改善湖區生態環境對水源涵養林和水庫水體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而又作為飲用水源的公明水庫,首要任務還是保障水質安全。」胡捷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巡查水庫水質情況,及時打撈水庫的垃圾、水葫蘆等漂浮物。一旦發現水質出現異常,就分析查找原因,並協助水庫管理部門及時處置。

現在,公明水庫在飲用水供給、涵養水源、保護生態、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夕陽斜照,染紅了天邊的雲,亦給水庫披上了一件霞的衣裳。遠處的青山倒影在湖面,影影綽綽。膝下淙淙流水,偶爾叮咚一聲,更顯寂靜。暮色漸漸濃鬱,廊橋上的燈光亮起,在暗夜中猶如懸浮在水上的長龍。不管四時變換,此處風光旖旎,一切都美不勝收。

花開燦爛。

碧水漾群影。

岸邊的花兒開得正好。

光影斑駁。

平靜的湖面。

山川水秀。

碧水蕩漾。

工作人員胡捷。

工作人員付美生。

波光粼粼。

山水蒼秀。

相關焦點

  • ...公明水庫壩下景觀湖:青山綠水聞鳥鳴 湖光倒影兩相宜
    將公明水庫壩下景觀湖建成公園式景觀,體現了光明打造展示水利工程風光、布局運動活力線路、集合郊野休閒產業的深圳市湖區遊憩目的地的發展目標。據胡捷介紹,光明將兼顧水源保護與景觀開發的合理平衡,匹配光明科學城需求,把湖區景觀與慢行健身相結合,依託深圳「水缸」這一資源優勢,打造戶外運動休閒高地。
  • 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丨明湖公園:湖光山色引人勝
    大凼水庫平靜的水面。據張強介紹,明湖公園的自然地貌以水域面積25.5公頃的大凼水庫為主,北部為山丘和荔枝林。大凼水庫用途為農業灌溉、景觀用水以及蓄洪等。大凼水河長1.96公裡,發源於大凼水庫溢洪道,由西向東,穿過松白公路,在塘尾橋下遊匯入茅洲河。
  • 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丨樓村溼地公園:明湖映天光 花徑起香塵
    有了水,園內花木得以滋養,園內景觀更添靈動生機。近年來,光明區努力做好「水文章」,下大力氣推進水環境治理,並綜合推進河流沿線的生態治理和景觀再造,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河湖公園。本期《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記者與樓村溼地公園改造項目工作人員程裡浩、翁文卡一起,共賞明湖如鏡,天光澄澈;流水潺潺,花徑通幽的水景水韻。
  • 公明水庫有望年內開始蓄水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光明新區公明、光明辦事處交界處的公明供水調蓄工程。這座對深圳水源保障能力至關重要的「大水缸」,一度因為徵地等難題工期滯後,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區(新區)、街道、社區以及水務部門通力配合下,一年來的建設已經取得喜人進展。 水庫淹沒區基本清場完畢 「你看,再過幾個月,我們腳下這一片土地,將變成庫底,慢慢地被淹沒。」
  • 明湖公園景觀湖交錢就能釣魚?有關部門:沒人承包經營
    原標題:明湖公園景觀湖交錢就能釣魚?有關部門:沒人承包經營 景觀湖湖水乾涸,已經沒有人來釣魚。深圳晚報記者 陳曉鑫 攝  明湖公園景觀湖交錢就能釣魚?他記得,大概是從上個月20日開始,湖內水位乾涸不少,湖水變得非常臭,起初湖裡還沒有發現死魚,只有少量的樹葉和汙垢,可是沒幾天,就發現湖面上開始出現死魚,並且越來越多,部分魚泡在湖裡甚至已經開始腐爛發臭。
  • 發現光明治水美景|荔湖公園:賞湖光山色,聞白鷺鳴啼
    與此同時,結合光明區近年來強力開展的治水提質工程,「公園之區」建設與水環境提升工程緊密結合。該項目以蓮塘水庫水源保護區、樓村水庫濱湖遊覽區以及周邊山林遊覽區為核心景觀軸線,將樓村主入口、活力濱水、紫薇花海、湖濱棧道、上村主入口、西田主入口六個節點串聯起來。
  • 公明水庫有望年內蓄水 「一環六園一島」謀划水利風景區
    &nbsp&nbsp&nbsp&nbsp記者來到位於光明新區公明、光明辦事處交界處的公明供水調蓄工程。這座對深圳水源保障能力至關重要的「大水缸」,一度因為徵地等難題工期滯後,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區(新區)、街道、社區以及水務部門通力配合下,一年來的建設已經取得喜人進展。
  • 公明水庫年底蓄水將成「深圳西湖」
    俗稱公明水庫的公明供水調蓄工程是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是目前深圳最大的戰略性儲備水庫之一,也是深圳首個總庫容超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擔負著向寶安區、光明新區各水廠供水及供水調蓄任務。 一直以來,光明新區高度重視公明供水調蓄工程建設,將其作為新區重大民生工程推進。
  • 明湖城市公園死魚成災續:景觀湖被舉報承包給私人養魚
    &nbsp&nbsp&nbsp&nbsp昨日,一位知情者向南都報料,舉報公明水利站負責人李新華將明湖城市公園湖面承包給私人養魚,每月收取兩萬元租金。而這個湖原本是一個水庫,承擔排洪和防澇的作用。按照水務部門的相關規定,國有水庫是不允許承租給私人養魚。光明新區宣傳部門表示,新區紀檢監察部門正在對相關管理責任單位進行責任倒查,待查明原因會及時發布信息。
  • 深圳最大「水缸」公明水庫蓄水800多萬方
    站在2號大壩上,一眼望去,群山環抱中偌大的公明水庫氣勢恢弘,水庫部分區域蓄水已漸成景觀。   「公明水庫尚處於初期蓄水階段,目前庫區水位30餘米,蓄水已有800多萬方了。」記者日前來到水庫庫底時,公明供水調蓄工程管理處主任操敬德正帶著相關人員現場研究湖心島規劃設計、檢查庫區安全生產。
  • 龍王堂水庫 水清岸綠景觀美
    近日,金塘鎮大觀村礁安的龍王堂水庫除險加固和清淤擴容工程已基本完工。岸線整齊、水清景美、花海鋪展的庫區環境已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龍王堂水庫壩下,一條長約900米、寬約40米的景觀帶上,種有百日草、非洲菊等景觀植物的大片花海,猶如一條美麗的彩帶,充滿著浪漫氣息。與花海相鄰、呈現「魚鱗」狀的便是龍王堂壩坡景觀帶,上下兩排半圓形圖案整齊排列,從中茂盛生長的綠色草坪為水庫增添不少生機。
  • 公明「趟櫳門」景觀提升項目完工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王奮強通訊員彭翠玲汪火勇)為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標誌性區域景觀,公明辦事處對中心區交通島進行改造,通過功能和景觀結合,將原來僅作為分流中心交通的環島打造成一處特色門戶景觀
  • 深圳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一個依託農田打造的都市現代休閒示範景區
    深圳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位於深圳市光明區圳美村,景區佔地3.8平方公裡。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依託基本農田改造的都市現代休閒農業示範區,在國家基本農田政策下,國家現代農業莊園保留農耕本質,「大尺度」現代化農業化生產和「小組團」個性化農業體驗,打造出國家智慧農業科普基地和國家景觀農業創意基地。
  • 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 | 東坑水調蓄湖:一灣清水棲白鷺
    俯瞰東坑水河道,一條玉帶繞著整個調蓄湖奔向遠方,一湖清水水映入眼帘。 在調蓄湖中央,池中點綴兩座綠島,恰似兩顆綠寶石,岸邊綠植縈繞,細柳新蒲,滿目青翠。忽然,一陣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也驚動了遠處草叢深處的白鷺,騰空飛起,划過湖面,轉而落入了蔥鬱的楊柳上,在枝頭深處隱了去。
  • 數千萬建的公園無人敢去 光明新區明湖公園死魚成片
    光明新區城建局表示,有生活汙水排入公園景觀湖內,已開始著手調查死魚原因,儘快協調各部門進行整改。  湖水大面積乾涸  死魚綿延一公裡  明湖公園位於光明大道路邊,記者剛一下車,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惡臭。公園搭建起了木製的景觀棧道,記者站在棧道望去,湖面已經乾涸一多半。
  • 治水3年建成29項重大水務工程
    2017年,光明區建築工務署肩負起全區32項重大水務工程承建職責,涵蓋河道綜合整治、排水管網構建、生態溼地打造、沿岸景觀提升、河道生態補水、底泥處理廠建設等多個領域。3年間,區建築工務署組成工務署特色的「治水精英隊」,風雨兼程奮戰,實現光明治水戰役捷報頻傳。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光明治水徵戰迎來收官,累計29項水務工程將於年內竣工。
  • 莞企在公明水庫亂倒垃圾
    晶報訊(記者 吳建升)東莞垃圾居然倒入深圳公明水庫?!抓人,判刑,罰款!但這並沒有完,責任人還得花費巨資進行環境整治和修復,並且要在省級媒體上公開道歉和懺悔。日前,寶安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樣一宗案件。 2012年12月,有群眾舉報在公明水庫4號壩下200米處,有外地運輸車輛往此處傾倒垃圾。之後該案件轉由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刑警大隊偵查。
  • 如何讓「青山綠水」成為標配?廈門集美展示出色的「治水」成績單
    杏林灣水庫 集美區河長制辦公室供圖 如何保護和利用水資源, 讓「青山綠水」成為標配?廈門市集美區用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回應民生期待,展示了一份出色的「治水」成績單。 自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集美區轄區內水域岸線逐步恢復,河湖基本消除髒亂現象,全區水質明顯提升,河暢、水清、岸綠的景象開始顯現,河湖治理初見成效,讓人文集美的宜居品質更上一層樓。
  • 「尋找最美河湖」主題攝影比賽結果出爐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趙雪峰)近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廣州市水務局、廣州市文聯、廣州市攝影家協會、廣州市水務工會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尋找最美河湖」專題攝影展開幕暨頒獎儀式定於2020年12月16日(周三)上午10時30分在廣州市荔灣區西提二馬路37號文化公園西關苑舉行
  • 深圳光明小鎮的歡樂田園秀美風光
    深圳光明小鎮休閒園位於深圳公明水庫大壩前一百多米,這個主要以休閒為主的景觀也是光明農場的一大特色。在這個面積多達20平方公裡的光明農場建設一個可以供遊客觀景休閒的園區也是這個光明農場的一大亮點。在這個光明小鎮的草地可以感受到光明農場這個美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