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雜誌曾在千禧年之際,評選生活在一千年間全人類有巨大影響的著名人物,即「百位世界千禧名人」,位列其中的日本名人僅有一位——葛飾北齋,他是日本浮世繪大家,創造了許多世界聞名的浮世繪作品。然而這位浮世繪大家卻四次造訪一個小鎮,並在此完成了許多著名的浮世繪作品。這個大師青睞的小鎮就是日本的小布施町。接下來,地道君就帶你走進小布施町,一起探尋一下這個小鎮究竟有什麼神奇魅力吧。
一、項目概況
小布施町位於日本長野縣北部,距長野市區約18公裡,是長野縣最小的鎮,人口僅一萬左右,卻創造了100萬的年客流奇蹟,經歷了從繁盛到衰弱再到復興的軌跡。江戶時代晚期,小布施町憑藉千曲川的船運和周邊完善的街道網絡成為北信濃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並因浮世繪泰鬥葛飾北齋、維新先驅高井鴻山、俳諧詩人小林一茶等文人墨客的聚集效應,形成獨特的「小布施文化」風流一時。但19世紀末,小布施町人口不斷外流到周邊大市市,小鎮走向衰落。後面藉助日本「社區改造運動」大力建設公共設施,緊跟日本的鄉村振興計劃,以文化、慄子和庭院為吸引物,打響了「文化藝術+慄子+庭院觀賞之鄉」的招牌,實現了鄉村的復興。
二、發展特色
第一架馬車:藝術大師
大師故鄉 小布施町為求發展,梳理自己的過去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紀念葛飾北齋這位讓小布施町為之驕傲的文化大師。於是由政府主導的北齋館正式建成開館,其中收藏了葛飾北齋晚年居住小布施町時所創作的40多件作品,包括經典的男浪與女浪的怒濤圖繪、東町祭屋臺天井繪「龍圖」與「鳳凰圖」等,吸引了許多人過來遊覽。
藝術天堂 在北齋館的影響下,大大小小美術館陸續開館,形成了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其中包括高井鴻山紀念館、展示幕府時期以來茶具的「茶俚庵」、收藏古陶瓷器的「了庵」、收藏畫家藤岡牧人作品的「小布施藤岡牧人美術館」、以及展示小布施町歷史的「歷史民俗資料館」等,小布施町成為藝術的集聚地。
第二架馬車:花園小鎮
人才培養 日本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給每個鄉村提供1億日元的資金支持,小布施町用深遠的眼光選擇將此大量資金用於人才培養,十年間不斷派人前往歐洲研修,人才歸國後,他們將歐洲的的庭院文化和技術帶回了小布施町。
花園庭院 成立了「花創造推進協議會」,在公共空間進行花景觀改造,花除了作為景觀元素之外,還被賦予了發展鄉村建設的意義,拆除了原先冰冷的水泥隔離欄,還把外觀都設計成了開放的庭院景觀,讓小鎮變成了美麗的花園小鎮,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參觀停留。
文化交流 舉辦各種活動,最有名的就是特色半程馬拉松活動,賽道融合了田間小道,市鎮小路,倡導邊跑步,邊感受小布施居民生活,馬拉松沿途還會有雜技,太鼓表演、唱歌、品嘗抹茶等不重樣的表演內容。
第三駕馬車:慄子產業
產業基礎 原本是從京都丹波國移居過來的「丹波慄子」十分適應小布施的酸性土壤,長勢格外喜人,將軍家甚至都非常喜好,憑藉宣傳小布施慄子開始走紅,和紀州蜜柑、甲州葡萄被統稱為「德州三大果」。
品牌營銷 成立專門研究所進行管理和研發,慄子得以品牌化發展,產品有著嚴格的質量把控,味道和品質有著極高的保證,加之季節限定和產地限定等飢餓營銷的手段,讓美食愛好者心生無限嚮往。
豐富產品 小布施以慄子作為突破口進行資源挖掘,開發了極具特色的慄子糯米飯、慄子羊羹、慄子糖果、慄子和菓子等各式慄子產品。甚至打造了一條用慄木鋪設的長達百米的觀光小徑,連接著北齋館和高井鴻山紀念館,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三、地道之見
小布施町的發展之路依靠了獨有的三駕馬車:著名的藝術大師,美麗花園庭院和優質的慄子產業。首先將名人資源以及歷史文化進行再包裝,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加鄉村小鎮的重遊率,其次以當地特有的江湖街區特色以及庭院花藝打造出具有和式風情的美麗庭院,最後創造出「慄子」之鄉的地域農產品牌,滿足城市居民以及對美食和原產地文化探視的期待,實現了鄉村的振興。接下來,地道君總結了幾點關於小布施町發展的成功經驗,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1.藉助名人,打造文化IP
擁有名人或者著名創造作品的項目,應該藉助名人,作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槓桿。
一是通過搜尋歷史文化,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作為營銷噱頭,通過網際網路、紙質媒體、遊客等進行宣傳,吸引流量,通過建設紀念館、博物館等方式,吸引遊客前來參觀。
二是營造文化氛圍,把特有的文化發展成產業,吸引相同類型的文化產業集聚,通過產業集聚形成集聚效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形成項目特色,打造品牌文化IP,增強項目吸引力。
2.優化環境,營造美麗鄉村
優越的環境,美麗的鄉村是鄉村旅遊發展的基礎。一是要經過專業的規劃團隊的策劃和設計,對房屋和鄉村公共空間進行改造,把項目文化底蘊融入改造中,讓鄉村建築成為具有觀賞性的景觀。二是要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讓遊客不僅能觀賞建築,還願意留下來。
3.發展產業,打造特色品牌
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是鄉村振興成敗的關鍵。
一是要根據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找到主導產業,通過品牌營銷和產業升級,把產業做大做強形成特色產業。
二是成立專業的產品研發部門,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同時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增加消費者粘性。
來源:文章資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不做商用,侵權刪。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