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給孩子起名字可以說是人生大事之一了,畢竟名字要跟隨孩子的一生,相當於一個身份牌,哪怕可以改名,也是件麻煩事。
所以,一般情況下,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都會比較慎重,會想一個好聽又有內涵的名字。
取名有講究
想名字也是件費腦的事,難免有些家長就因為考慮不周或是喜好特別,亦或是奇思妙想,而給孩子起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名字。
有一個班45個孩子,光是"子軒"兩個字音,就有十幾個,男女都有,同名同姓也不稀奇。
給孩子取名王者榮耀,並且上了戶口。記者聯繫孩子家人,孩子媽媽說,因為老公從事IT工作,名字就是衝那款遊戲取的,小名叫榮耀。
因為追求酷炫,媽媽喜愛看小說,於是給孩子起名叫陸焰之瞳,是不是非常有個性。
爸爸姓白,希望女兒能智慧與美貌並存,索性給女兒取名叫白雪公主。
父母終於盼到生個女兒,於是給孩子起了個很「大」的名字——女神。
爸爸姓"史",給雙胞胎女兒取名字,一個叫史珍好,一個叫史珍香,上戶口時工作人員聽後直接噗呲一聲地笑了,詢問是否確定了。
"珍""好"「香」三個字單獨看起來都寓意很好,但家長在取名的時候卻忘記了諧音,以至於女兒沒少被同學笑話過。
「幹」這個姓氏很少見,得知妻子懷孕後,丈夫就為起名字犯愁,再加上也不知道生男生女,於是就打算等孩子出生後再來取名字。
結果是個女孩,丈夫就更愁了,畢竟起的不好很容易讓別人笑話,何況是女孩子。不料媽媽隨口一說就叫「幹靜」,上戶口時民警都豎起大拇指,誇讚媽媽「有才」。
甚至,有孩子叫二胡又炫,原因是父母都姓胡,於是搞了個複姓"二胡",但「又炫」又代表著什麼呢?
"父姓+母姓"組合,重複率降低,但要注意2點
不可否認,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為了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更加地追求個性化、追求特殊寓意,所以會採取"父姓+母姓"組合給孩子起名,讓孩子的名字傳承父母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愛和期盼。
雖然名字重複率會大大降低,夠個性,夠標新立異,但有些時候,夫妻雙方的姓氏拼湊在一塊,看起來不美觀,讀起來也拗口,反而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困擾。
所以,有打算給孩子用"父姓+母姓"組合起名字的父母,這2點值得注意。
1、組合讀一讀,看是否順口
比如說這個名字:曹鄭昊軒。
大家感受一下,讀起來費不費力?順不順口?
比如說這個名字:蔡徐坤。
蔡是爸爸的姓氏,徐是媽媽的姓氏,這個名字讀起來就朗朗上口,而且僅三個字就把父母的姓氏連在了一起。
姓氏恰巧連貫,就不一定非要4個字,重點是順口。
但,還要考慮諧音的問題,不然名字再好聽也會鬧笑話。
白先生的老婆姓舒,兩人婚後不久,生下女兒,為了給女兒取名字,白先生可謂是翻遍了《楚辭》《詩經》,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很是中意的名字,叫白念舒,寓意著自己對老婆的愛意。
「念舒」,讀起來詩意又安靜美好,但沒想到,後來上學,老師一點名同學們就哄堂大笑,課後還笑話她,說「白念舒就是白念書,這樣來學校,念了也是白念」。
為此,女兒還吵著讓父母給她改名。
可套用公式:
父姓+母姓+自選字;父姓+自選字+母姓+自選字;父姓+母姓+輩分字+自選字。
2、姓氏不協調,還是想組合怎麼辦
如果姓氏不協調,比如朱和史、王和白、葉和夏、張和陳等,可以通過變音、轉意,或者在名字中添加一個字來配合。
拿葉和夏來說,直接叫"葉夏"或"夏葉"諧音都有點欠佳,所以可在中間加一個字,如"之",葉之夏瞬間就很有意境了。
而張和陳,如果直接湊一塊,看起來也沒那麼好看,如果利用諧音組合的話,字選得好,就會非常秒,比如陳的同音字"晨"或"橙"。
如張橙橙,疊詞一用就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名字。
俗話說,不怕生壞命,就怕取錯名。
名字不僅僅是一個符號,它承載著父母的許多期望和祝福,好的名字容易讓人記住,甚至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推薦閱讀
1)「媽媽,你怎麼打我,我都愛你」在孩子無條件愛你的年紀,請善待他
2)15歲男網友帶12歲女孩私奔,「工資1800能養她」,網友:還是太年輕
3)那些暖哭朋友圈的瞬間:媽媽,我敲了一百個肚子,才找到你
附人民日報新手爸媽必備中的絕美名字(80個詩詞)
每一個拿出來都很有詩意,很有韻味,新手爸媽可參考。
寓意美好的單字
單字用得好,有意境也美好,即能讓人一秒記住,又顯得高級。
藏在《詩經》《楚辭》裡面的唯美名字
有人說,男用楚辭,女用詩經。
其實也是在字上講究一個'男女有別',希望既能取一個好聽又不混淆性別,還很特別的名字。
給孩子取名字,也是不必可少的參考。
※ 作者簡介:果媽,從事教育工作11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讚,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