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2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24日舉行傳媒導覽,介紹近日舉辦的展覽「香港印象」。該展覽展出超過100幅刻畫香港上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的畫作和照片,從藝術家的視角展現香港的今昔對比。
「香港印象」展覽的展品,除了呈現太平山頂、維港及其它香港熱門景點的旑旎景色外,亦描繪了香港舊時生活的點滴及人跡罕至的地方。
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介紹,是次展品大部分為首次亮相。展覽希望透過畫作、相片,呈現前幾輩藝術家眼中的舊日香港,並與今日進行對比。
三層的展廳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以港島、九龍、新界地域劃分。最後一部分則是中大文物館最新入藏的約40張上世紀50年代的彩色照片。
由香港畫家葉因泉繪畫的六連屏掛軸畫作《東方明珠圖》是這次展覽最巨型的作品。畫作較為完整地呈現中環至西環段的維港景色。但畫面突出的中心並非今日的金融中心中環,而是上環及西營盤。姚進莊解釋,這是因為在作品誕生的上世紀50年代,代表經濟命脈的南北行貿易主要坐落於西營盤一帶。
同樣出自葉因泉之手的作品《香江八景》亦值得一提,畫家以中國傳統山水小品的形式,從歷史古蹟、自然地貌,以及現代化建設三方面著眼,描繪他所選定的「香江八景」,包括鯉魚門、快樂谷、軌纜車等。
另外,中大文物館還製作了「時光藝遊舊香港」網上臥遊活動,將是次展覽的展品置入相關的現代香港街景中,製作了三條分別為港島、九龍、新界的時光藝遊路線。
據悉,該展覽已於本月7日開始,將持續開放至11月29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