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文物館展出逾百幅畫作及照片 展現香港今昔對比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港中大文物館展出逾百幅畫作及照片 展現香港今昔對比

2020-09-24 20:1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社香港9月2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24日舉行傳媒導覽,介紹近日舉辦的展覽「香港印象」。該展覽展出超過100幅刻畫香港上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的畫作和照片,從藝術家的視角展現香港的今昔對比。

  「香港印象」展覽的展品,除了呈現太平山頂、維港及其它香港熱門景點的旑旎景色外,亦描繪了香港舊時生活的點滴及人跡罕至的地方。

  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介紹,是次展品大部分為首次亮相。展覽希望透過畫作、相片,呈現前幾輩藝術家眼中的舊日香港,並與今日進行對比。

  三層的展廳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以港島、九龍、新界地域劃分。最後一部分則是中大文物館最新入藏的約40張上世紀50年代的彩色照片。

  由香港畫家葉因泉繪畫的六連屏掛軸畫作《東方明珠圖》是這次展覽最巨型的作品。畫作較為完整地呈現中環至西環段的維港景色。但畫面突出的中心並非今日的金融中心中環,而是上環及西營盤。姚進莊解釋,這是因為在作品誕生的上世紀50年代,代表經濟命脈的南北行貿易主要坐落於西營盤一帶。

  同樣出自葉因泉之手的作品《香江八景》亦值得一提,畫家以中國傳統山水小品的形式,從歷史古蹟、自然地貌,以及現代化建設三方面著眼,描繪他所選定的「香江八景」,包括鯉魚門、快樂谷、軌纜車等。

  另外,中大文物館還製作了「時光藝遊舊香港」網上臥遊活動,將是次展覽的展品置入相關的現代香港街景中,製作了三條分別為港島、九龍、新界的時光藝遊路線。

  據悉,該展覽已於本月7日開始,將持續開放至11月29日。(完)

相關焦點

  • 知行文旅|足不出戶逛港中大文物館展覽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芝加哥大學香港袁天凡、慧敏校園合辦「香港印象」展覽,展出超過100幅刻畫香港40至70年代的畫作和相片。
  • 中大文物館開展回溯記憶中的香港
    上世紀五十到六十年代,就有藝術家憑旅遊書的簡介與自己的記憶,臨摹香港主要的旅遊景點,利用對香港虛擬的印象以畫作「打卡」。■文、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苡楠 (部分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香港自1845年開埠以來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陸陸續續有很多來自內地的知識分子來過或者經過香港,記下了許多對香港的印象。
  • 港媒:港中大百人舉「港獨」旗喊「港獨」口號遊行,香港警務處國安...
    【環球網報導記者趙友平】港媒11月20日消息稱,香港中文大學昨天(19日)網上舉行畢業典禮,約有100人在校園展示「港獨」橫額和旗幟、叫喊「港獨」口號,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香港警務處國安處40多人今日(20日)進入港中大調查,據了解將到保安室取監控片段搜證,暫時未有人被捕。
  • 走,去港中大文物館看北山堂藏畫!
    9月21日至12月15日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以下簡稱中大文物館)舉行的「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特展,分為兩期,展出120件香港利氏北山堂舊藏中國古代繪畫精品。
  • 千餘幅今昔對比詳解北京街巷70年,老胡同新生活什麼樣?
    正在北京市方志館展出的「古都新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街巷胡同風貌展」,集中展示了千餘幅京城街巷胡同的今昔對比照片,帶領觀眾走進北京的大街小巷,感受京城70年的變遷與新生。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聲像室主任、研究館員王煒介紹,本次展覽展出面積約為400平方米,主要分為老城風貌長卷、古都變遷、街巷新韻三部分,展示內容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年代長安街、西單北大街、東四北大街等街片立面長卷,古都街巷同位置新舊對比變遷照片,首都核心區更新新貌,以及百街千巷整治成果歷史視頻資料;此外還有《北京日報》「舊京圖說」欄目挖掘提供的部分老北京照片。
  • 百幅創作 時光藝遊舊香港
    此外,現場還展出多幅以漁船為意象的作品,「最早期的,如畫家黃般若,將漁船看作香港的標誌,在作品中會突出漁船的意象。」姚進莊續道,而後來到畫家葉茵泉,則刻意在畫面中隱藏漁船的數量,「再到王無邪就不再特意突出漁船的意象了。」
  • 香港郵政將發行「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特別郵票
    新華社香港9月28日電 香港郵政28日宣布,將於9月29日發行以「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維多利亞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是世界著名天然良港之一,更是香港的標誌。維港景色晝夜俱美,深受香港市民和遊客喜愛。
  • 梵谷近百幅真跡在臺灣展出
    梵谷 自畫像由臺灣歷史博物館、聯合報系主辦的「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於12月11日在臺灣歷史博物館開幕,展出98幅梵谷真跡。據悉,這是梵谷畫作首度在華人地區大規模展出。展出的梵谷作品中,97幅由全球收藏梵谷畫作兩大重鎮之一的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借展。該館館長史崔登表示,此次在臺灣展出的20幅油畫,佔了館藏四分之一,素描更是從館藏精華中所挑選出來的,觀眾可盡覽梵谷10年創作生涯的全貌,同時感受到畫家生命的能量。
  • 【香港印象】時光藝遊舊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芝加哥大學香港袁天凡、慧敏校園合辦《香港印象》展覽,展出超過100幅刻畫香港40至70年代的畫作和相片
  • 廣島原子彈爆炸照片今昔對比
    廣島原子彈爆炸照片今昔對比
  • 校園港獨末日來了:40多名國安警察進入中大,全面調查
    前幾天,香港中文大學的港獨學生過百名,在中大校園內肆無忌憚的大搞港獨遊行示威,穿著港獨衣服、舉著港獨標語、打起港獨旗幟、大叫港獨口號、大唱港獨歌曲,恍惚間如回到去年港獨大暴亂正囂張之時。港獨分子穿港獨衣服。
  • 【港風襲來】最贊的香港17大博物館必逛!
    ─ 他的革命思想孕育於在香港求學時期,以香港作為革命根據地有18年之久,更曾在給港英政府的親筆信指香港是他「第二個家」!圖片來自:Tksteven大樓於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展出歷代茶具及茶藝相關文物,並於1995年增建了新翼 ─ 羅桂祥茶藝館。除了展覽以外,茶具文物館亦定期舉辦陶藝示範、茶藝活動及講座等節目。
  • 「中國魚王」40多幅畫作丟失 承辦方、中間人被索賠百萬
    畫家宋先生稱自己40幅畫作在香港展出後丟失,故訴中間人、畫展承辦方索賠100萬元。6月1日下午2時,北京房山法院燕山法庭開庭審理此案。法庭上,中間人及畫展承辦方公司均稱,此事該找物流,與自己沒關係。40多幅畫作物流途中丟失 稱曾被估價400萬港幣宋先生訴稱,他是故宮紫禁城書畫藝術協會會員、知名畫家,尤以畫魚見長,號稱「中國魚王」。他說,2012年2月28日,他將自己在北京將其所繪的「金龍騰飛」等40幅繪畫作品交給朋友李女士,打算在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香港某書畫藝術展上展出。
  • 斥港中大校園內遊行宣揚「港獨」,譚耀宗:有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香港「橙新聞」11月20日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表示,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的遊行有機會被視為觸犯香港國安法,其中宣揚「港獨」等行為是絕對不容許的,他呼籲大學生不應以身試法。
  • 香港郵政發行「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特別郵票
    人民網9月28日電(記者 陳然)香港郵政公布,將於9月29日發行以「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維多利亞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水深港闊,海濱蜿蜒,兩旁以山巒環繞,景色晝夜俱美,是世界著名天然良港之一,更是香港的標誌。本次發行的一套四枚郵票分別展示1962年至2020年從太平山山頂俯瞰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景致。細味維港今昔,感受時空之旅,令郵票更添收藏意義。
  • 港中大(深圳)海外合作院校突破百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明尼蘇達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耶魯大學籤署學生交流合作協議,成為大學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在該校的百所合作夥伴中,近50%高校綜合排名在全球三大排名系統中名列世界百強。耶魯大學成為港中大(深圳)的第100個國際合作夥伴。根據兩校協議,從2020年開始,港中大(深圳)將遴選10名左右學生赴耶魯大學學習一學期或一學年,他們將和耶魯大學全日制本科生同堂學習和共同生活。
  • 香港歷史博物館將展出逾五百件滬港銀行業文物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一日電 (記者 文青)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將於十一月二十八日至明年三月二十日,在此間合辦「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滬港銀行業發展展覽」,展出五百多件兩地銀行業的歷史文物。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藏宜興紫砂欣賞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於一九六三年,中國文化研究一直是其重要辦學使命。
  • 防彈少年團畫作問世!價值1億2千萬韓元,巡迴香港、首爾展出
    以藝人明星作為畫作素材並不罕見,例如麥當娜、披頭四等世界級明星,都曾登上藝術家的畫作。不過以Kpop韓流頂級明星為素材的作品,在藝術界並不多見。而日前一幅名為「BTS」的作品,意外受到了大眾關注。這幅以防彈少年團作為素材的畫作,估值已達1億2000萬韓元(約合70萬元人民幣)。洪京澤的《朋克斯特拉》系列均以世界明星為素材,迄今為止大部分選用的是西方流行樂壇明星。這一系列作品在中國香港、東京、新加坡等亞洲主要美術市場備受關注。而BTS則是首次被選為此系列畫作的素材。
  • 8幅未曾展出的饒宗頤作品亮相「全球水墨畫大展」
    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 丁梓懿)「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開幕典禮24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展覽展出200幅從全球五大洲徵集得來的水墨佳作,以及8幅國學大師饒宗頤未曾展出過的作品。  這200幅畫作均為六尺或八尺整宣巨型畫作,分為「花鳥」和「山水」兩大主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