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年 四海共此情(僑界關注)
金豬賀歲萬象更新,華僑華人四海同慶。農曆春節,海外華僑華人以各種方式慶祝農曆新年,外國民眾也紛紛以多種方式慶祝中國春節,多種活動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中國新年風行海外的喜慶圖景。
以祖國發展為動力,以華僑華人為助力,春節已然走向世界。
四海華人 同賀新春
又逢新歲,吃餃子、搶紅包、與國內親友視頻通話、舉行各種華社活動……海外華僑華人共襄大美中國年。
「因為時差,家族群裡每年除夕的紅包我都搶不上,我第二天就挨個讓他們給我發紅包,然後給他們拜個年!」以要紅包為名,行拜年之實,這是旅美中文教師顏寧楓每年春節的必備「節目」。「佳節倍思親,來自大洋彼岸的一切,甚至親人朋友隨手拍的故鄉雪景,我都覺得好親切!」
「工作家庭兩不誤」,美國孟菲斯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葉丹的年過得很充實。大年三十當天,孔子學院同當地大學的華人學生組織合辦了春節聯歡會。大年初一,葉丹回到家與大洋彼岸的親人視頻,互致春節問候。
而對於旅居委內瑞拉拉省的僑胞吳蘭芳來說,今年的春節象徵著責任與擔當。「委內瑞拉政局動蕩,許多僑社的春節慶祝活動都取消了。拉省有很多華人,我們要堅持下來,把一個熟悉的春節帶給異鄉的他們。」
「1000多僑胞參加了我們的晚會,一共坐了66桌」,吳蘭芳感嘆,功不唐捐。「當地中文學校的小朋友唱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明天會更好》等歌曲;女僑胞在艱苦的環境中堅持練習,把最完美的舞姿呈獻給了觀眾,她們呈現出的凝聚力、家國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晚會給身處動蕩局勢中的當地華僑華人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也增強了他們共克時艱的信心。
對於華僑華人來說,春節象徵著一種深深的文化認同。「不管在哪裡,我們的身上流著的都是中國人的血液,華僑華人一定不能忘記中華文化。」吳蘭芳如是說。
中國春節 世界接納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和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在拜年視頻中,英國外交大臣傑裡米·亨特毫不掩飾對中國春節及中國文化的讚美。他用中文送上祝願:「新春快樂,豬年大吉!」透過略顯生澀的漢語,我們看到的是被世界接納的中國年。
除了韓國、馬來西亞等眾多東亞文化圈國家,美國加州、巴西聖保羅等地也紛紛肯定了春節的法定節假日地位,春節正在受到全世界的認同。
春節前夕,國際組織領導人及多國政要紛紛通過媒體向海內外華人致以春節問候,並對中國充分讚賞。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全世界對春節的到來都表示熱烈歡迎,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海外眾多官方及民間組織也舉行了多種春節慶祝活動。聯合國總部大會堂首次舉行中國新年音樂會、中國藝術通過「歡樂春節」系列活動走進各大洲、泰國公主詩琳通親自主持曼谷唐人街春節慶典……海外民眾得以通過各種方式領略中國春節的魅力。
春節元素遍布世界。美國紐約世貿大樓、法國艾菲爾鐵塔、日本東京塔等標誌性建築紛紛披上中國紅,進入「春節時間」。美國眾多商家在各大商場掛上了紅燈籠,並推出用中文裝飾的特色春節食品吸引華人顧客。雪梨到處都是以各種形式呈現的豬圖騰,整個城市都被染上了中國紅。
海外中國機構和華人社團組織的春節文化活動同樣受到青睞。據統計,孟菲斯孔子學院舉辦的春節文化活動十分受歡迎,平均參與人數超過500,當地民眾佔據很大比重。
葉丹還表示,華人組織甚至已經變成了春節文化活動的「被邀請者」。「今年孟菲斯當地的博物館、企業、學校等機構很早就開始主動邀請孔子學院合作開展春節系列活動,2月份我們總共接了十幾場,忙得很。」
以僑為橋 使命不止
「中國文化這麼火,說到底還是離不開國家的發展。」葉丹道出了中國文化風行海外的根本原因。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民眾開始主動了解這個活躍在世界舞臺的東方國度。」河北省僑聯副主席季加宇指出,中國的發展同時也提升了華僑華人的地位,增強了外國民眾和華僑華人溝通的意願。
數十年來,華僑華人借力祖(籍)國,奮鬥在海外,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以華僑華人為橋梁,外國民眾透過春節等文化活動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葉丹體會深刻。
同時季加宇提醒道,弘揚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廣大華僑華人仍需承擔使命,彌補短板,繼續前行。
「中國文化的和諧、共贏、仁愛等精神內核,多數國外民眾依然了解甚少。」季加宇表示,如何藉助春節等契機把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價值觀等無形的文化要素講給全世界聽,是廣大華僑華人需要思考的命題。
「放眼世界,中國文化的傳播深度在地理上依然不均衡。」季加宇說,由於文化差異大,中國文化在歐美文化圈的傳播阻力相較於東亞文化圈明顯更大。所以文化傳播也需要「中體西用」,將中國內容融入西方敘事框架,使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更容易為當地民眾接受。
重視傳播,也要重視傳承。季加宇認為,海外華僑華人群體應當重視家庭、社區氛圍的營造,使海外土生土長的華二代、華三代充分接觸、理解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從而自覺轉變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者。
在中國昂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推進中外文化交流,華僑華人摩拳擦掌。「我為能夠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而自豪。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喜愛中國文化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中國春節也一定能夠風行世界的每個角落!」顏寧楓信心十足。(孫少鋒 魏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