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發布:海口首奪第一
2020年康養縣域發展潛力榜首發:深圳南山奪魁
2021年1月10日,中國生態康養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康養城市(縣域)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活動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主辦,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協辦,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康養分會承辦。活動以現場直播的形式舉行,發布了2020中國康養城市(縣域)研究成果「2020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並首次發布了「2020年中國康養縣域發展潛力100強」。
據介紹,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時代日新月異,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自身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旨在宣傳生態文明、弘揚綠色生活方式、促進康養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中國城市的康養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評價。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發布2020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在發布會上介紹說,所謂康養城市,就是指以「健康」為城市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閒、旅遊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城市。
謝良兵指出,一座城市是否康養與它的生態環境、醫療資源、民生幸福、產業融合以及康養政策息息相關,因此,榜單用這五個指標建立完整的體系來評估康養城市。通過大數據處理,得出「2020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
據介紹,中國康養城市(含縣域發展潛力)評價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32個三級指標組成。數據來源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各地方政府統計公報(2020)、《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9》以及其它公開資料。
2020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顯示,海口市、深圳市、三亞市、廣州市、雅安市、長沙市、福州市、成都市、昆明市、貴陽市位居前十名,與2019年的榜單相比,深圳退居第二,而海口逆襲為榜首。同時,長沙、福州、成都、昆明擠入前十。
從區域分布來看,南北方(以秦嶺淮河為界)城市差距較大,50強中北方城市僅有8座城市入榜(其中陝西安康屬南方城市,安徽亳州屬北方城市),而西北地區僅銀川上榜。南方地區城市優勢明顯,其中廣東有6座城市入榜50強,浙江有5座城市,雲南有4座城市。
本次發布會最大的亮點是首次對縣域康養發展潛力進行了評價。評價體系同樣採用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的評價體系。從生態環境、醫療資源、民生幸福、產業融合以及康養政策五個維度入手,利用大數據形成最終康養指數。
國域發(北京)縣域經濟發展信息中心副主任楊乙楠發布2020年中國康養縣域發展潛力100強榜單
國域發(北京)縣域經濟發展信息中心副主任楊乙楠介紹,2020年中國康養縣域發展潛力100強榜單對中國大陸333個地級行政區(含293個地級市)所轄的2846個縣級行政單位的康養發展潛力進行了評價,數據同樣來自前述的相關部門和公開資料。
榜單顯示,最具康養縣域發展潛力的十個區縣是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國域發(北京)縣域經濟發展信息中心副主任楊乙楠介紹,以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上榜數量最多,達到33個;華南地區位居第二,有26個區縣入榜;華中地區則有15個;西南地區11個;西北地區有8個;東北地區有4個;華北地區上榜3個。
有評論稱,在中國科學院、國家林草局、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中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等行業專家團隊的支持下,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中國康養縣域發展潛力100強,將成為我國康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成為康養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
聯繫中健聯盟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