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回家了。
3月31日13時55分,李蘭娟院士和浙江省援鄂第五醫療隊員一起搭乘浙江長龍航空GJ6011航班從武漢飛抵杭州。從2月10日從杭州火車東站乘高鐵到武漢,在連續51天奮戰在抗第一線後,如今她回到了家鄉,迎來了最美人間四月天。
(吳朝香拍攝)
走下飛機,歡迎英雄凱旋的人群一下子簇擁在李蘭娟身邊,可她沒有想到,人群中一個陌生而又熟悉人穿過人海走向前伸出手,此刻她被驚喜到了:丈夫鄭樹森親自到機場來接她,闊別多日的兩隻手終於久久地牽在了一起,是那麼的溫暖那麼的有力!這一幕太甜美了,感動了周邊所有人!
李蘭娟的愛人鄭樹森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來機場接機李蘭娟並不知道。在鄭樹森的陪伴下,李蘭娟笑著對在場所有人說:「大家都安全地回來了,我們與武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時時刻刻掛念著武漢。」 緊接著她又說:「下一步我們還有艱巨的任務,我們武漢還有病人需要繼續治療。我們更要防止境外的輸入,防止疫情的再一次傳播,所以我們的任務還是十分繁重。」
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由10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2月2日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該團隊關於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經驗和研究成果,已經寫入了國家診療方案。當得知李蘭娟要從武漢回家時,一位市民專程趕到她的住處,親手將書寫「中華脊梁」四個字的橫幅交給她。
李蘭娟院士與長龍航空機組合影
武漢回杭州的航班航程只有70分鐘,坐在一排A坐的李蘭娟在機上點了一杯她最愛喝的西湖龍井茶,雖然很疲憊但她全程沒有休息。乘務長呂靜茹代表本架航班向李蘭娟表達了崇高敬意並送上了精美漢堡和一雙拖鞋。「漢堡她沒有顧及上吃,在和全體隊員合唱《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后,李院士穿著拖鞋起身問我,能不能借用機上話筒用下,她有真心話要說。」小呂隨即說,當然可以。
李蘭娟院士走下長龍客機
於是李蘭娟拿起話筒說:「2月10日,我們從杭州到武漢,在武漢我們挺過了艱難時刻,每一位同事都是英雄,都是白衣天使,為武漢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做出了貢獻,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我衷心地謝謝大家」!(《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徐業剛)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
全國累計46支醫療隊
42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與此同時
民航人始終堅守一線
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3月17日-31日
民航235架包機
接運3.2萬餘名醫護人員返程
「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
機坪上他們重逢在一起
他們是父女
相隔51天 父親與醫療隊員女兒重逢在機坪
父親朱培:東航食品公司航機保障部副經理
女兒朱欣宜: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
51天前,女兒朱欣宜參加上海援鄂醫療隊,隨東航包機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父親朱培為女兒送行後,帶著對女兒的牽掛,繼續堅守航班保障的最前線。
51天後,白衣天使們從武漢又搭乘東航航班回到上海,朱欣宜下了飛機,歡呼雀躍地撲進父親的懷抱,父女倆終於重逢。
他們是夫妻
手捧花束,迎接援鄂歸來妻子
丈夫狄海國:東航機務
妻子奚歡: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員
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共產黨員奚歡在客艙裡收到了空乘送來的一段視頻:她的丈夫狄海國是東航機務,得知妻子返滬後,他和兩個兒子特意錄了一段視頻,拜託同事帶上航班。視頻中,孩子們說:「媽媽,我們想你啦,我們在家等你平安歸來」;航班降落虹橋機場時,早已在機坪等待多時的狄海國站在登機梯下,手捧花束等待妻子,他對妻子說:「你回來了,我準備了很多話,但是一見到你,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他們是兄妹
我在站坪迎接妹妹歸來
哥哥劉德永:國航地服牽引車司機
妹妹劉海楠:北京援鄂醫療隊隊員
「離家整整65天,奮戰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妹妹終於回家了!」
國航地服劉德永覺得,那個當年哄著寵著的黃毛丫頭長大了。她奮不顧身衝到疫情最一線,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扛起了搶救生命的重擔。每每想到妹妹穿著厚重、悶熱的隔離服,克服身體不適,耐心細緻地照料患者時,劉德永除了牽掛,更多的是崇敬和欽佩。
在首都機場T3-D設置為重點地區(國際)到港航班處置專區時,劉德永作為站坪運行中心的一名牽引車司機,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防疫突擊隊」。只為能跟妹妹並肩作戰。
他們是姐弟
昨天在機場送你出徵 今天迎你凱旋
弟弟張建星:廣州白雲機場運控中心機坪管制員
姐姐張麗云:廣東支援湖北第十四批醫療隊隊員
廣州白雲機場運控中心機坪管制員張建星手捧著一束向日葵,激動地等待著姐姐的歸來。「因為向日葵象徵著愛與希望,姐姐在當地經歷了太多,我希望她看到這束花感到高興。」
40天的等待,960小時的期盼,57600分鐘的擔憂凝聚在這一刻,「姐姐,抱一下吧!」「還是隔空抱一下吧!40天前你送我出徵,今天我履行約定平安歸來……」
幸得有你
山河無恙
策劃|張 薇
編輯|張 薇
審核|曾曉新
展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