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裡的謎題:關尹和老聃的學說

2020-12-18 騰訊網

上一期,我們從荀子的《非十二子》引出儒家的「五行」學說。和《非十二子》類似,《莊子》雜篇裡的《天下》一文,也是對諸家學說的評價和批判。不過,《天下》記錄諸子歷史淵源、總結其說之要,更多了一種學術史的味道。

《天下》說:「道術將為天下裂」,認為在古人那裡為「一」的道,到了後世則被分散為多,逐成了百家之學。於是《天下》分述墨翟、宋鈃、田駢、老聃、莊周等人的學說,以闡明諸子對古道之一偏的把握。在談到老子一派的學問時,《天下》言: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這段話是說:以內在的「本」為精一,以外顯的物為粗糙,認為強調積累的方法有所缺陷,內心則恬談地獨自與神明共處。這是古代道術的內涵之一,而關尹和老聃對這種思想很是喜歡。他們的學說,以「常無有」為基礎建立,又以「太一」為內核;(這一學說)以柔弱謙下為外表,又以空虛不毀傷萬物為實質。

《天下》此言,基本符合老子學說的面貌。「以本為精,以物為粗」可以用「樸散則為器」(《老子·第二十八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章次)作注;「以有積為不足」,可以用「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四十八章)作注;「濡弱謙下」可用「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二十八章)等語作注;「空虛不毀萬物」可用「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第三十四章)等語作注;「澹然獨與神明居」可視作莊學評語。這段評語整體並不難理解,但有幾個問題還是引起了從古至今連綿不絕的討論。

首先是「關尹」。是否真有其人?其姓甚名誰?其鄉裡何在?這些問題至今沒有定論。《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

在司馬遷的記載中,關尹是某關卡的頭子,名喜,「尹」是職稱。他本著沒剝到錢就算丟的原則,讓老子寫了一篇五千言的文章作為出關費。然而,「關令尹」或「關令尹喜」的稱呼是秦以後才有的,在秦以前的著作中,多稱「關尹」。如《呂氏春秋·不二》言:「老耽貴柔……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天下》又言:「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其他,年代不明的《列子》有稱「關尹喜」;成玄英疏《莊子》云:「姓尹名喜字公度……是老子弟子」;高秀注《呂氏春秋》曰:「關尹喜師老子也」。

雖然關尹的姓名眾說紛紜,但應該確有其人。從關尹「貴清」這一點來看,應屬道家一派,與老子或有師承關係。

其次,是「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一句,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建之以常無有」,很容易關聯到老子的學說,產生爭議的要點在於對「常無有」的斷句和理解。首先要明晰一點,「常」這兒不是平常的意思,「常」原作「恆」,是恆常和久遠的意思,漢代為避漢文帝的名諱而改為「常」,這在出土的馬王堆帛書《老子》中可以得到證明。

常無有」,其一可以斷為 「常、無、有」,三者並列。此三字在《老子》中都是高頻詞,如《老子》言:「有無相生」(第二章),「有生於無」(第四十章),「復命曰常,知常曰明」(第十六章),等等。不過「常」字接名詞時往往用作形容詞和副詞,所以這一種斷句不甚合語法。

其二,可以斷為「常」之「無有」或是「常無」之「有」。如成玄英疏:「以凝常(凝常意為經常)無物(「物」指「有」)」。把老子的宗旨看作是以空虛的 「無有」或「無物」為恆常,實屬曲解,老子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是既肯定「無」,也肯定「有」的。

其三,可以斷為「常」之「無、有」,即理解為「常無」和「常有」。這種解釋從宋代開始,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解釋。《老子》言:「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第一章),可以作為這種斷句法的證據。不過,帛書《老子》此句作:「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恆無欲」、「恆有欲」和「常無」、「常有」又略有差別。

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云:「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稱。」「太一」在此為至大無外、獨一無二的含義。這一句爭論的要點在於,《老子》中並無「太一」的提法。

《老子》多有言「一」,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三十九章);「道生一」(四十二章)。亦有言大(大、太、泰,古時可通),曰:「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但未言「太一」。

不過,先秦其他典籍中常有「太一」出現。如《呂氏春秋·大樂》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莊子·列禦寇》言:「太一形虛」。這些文獻中的「太一」,和《老子》中「道」的含義類似,所以「主之以太一」的「太一」,或即是「道」的代名詞。

對「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一句的爭論,在《太一生水》和《恆先》兩篇文獻出土之後,又有了新的轉機。

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墓出土了郭店楚簡,其中有一篇道家佚文被命名為「太一生水」,其開篇言: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

《太一生水》言「天道貴弱」,重視「水」的作用,和《老子》的思想多有契合。不過,其「反輔」、「相輔」的宇宙生成方式以及對「陰陽」、「四時」等觀念的雜糅,與《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的思想相距甚遠。

李學勤先生首先推測,《太一生水》就是關尹的作品。進而他認為「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一言,前半句指的是老子的學說,後半句則是指關尹的學說,這樣就可以解釋《老子》裡面未言「太一」的問題了。

(各種《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圖)

不過李先生的這一推測,雖然具有啟發性,卻是站不住腳的。《天下》記述了關尹的思想:

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

其中並沒有關於宇宙生成的理論,雖然談到了「水」,但著重於其「趨下」、「不爭」的特徵。所以李先生的觀點,證據還顯不足。

除了《太一生水》外,1994年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楚簡,其中的《恆先》一文也給這一問題以新的啟發。「恆先」是書於竹簡背後的篇題,恆先言:

恆先無有,樸、清、虛。……有「域」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濁氣生地,清氣生天。

「恆」,簡文原寫作「亙」(即「亙」),學者釋讀作「恆」。不過裘錫圭先生指出,戰國文字中 「亙」又有當作「亟」的用法,「亟」亦即「極」,所以會出現「恆」、「極」互訛的情況。如《繫辭》裡的「太極」在馬王堆帛書本裡就被寫成了「大恆」。

「恆先」或應讀為「極先」,「極先」就是最初,「極先無有」,不是說宇宙最開始什麼也沒有,而是指一種混沌未分的狀態。《老子·二十五章》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是此意。

「恆先」,又可以簡稱為「恆」,如「恆莫生氣」裡的「恆」為「恆先」的簡化。於是,「恆先無有」可以簡化為「恆無有」,「恆無有」本應讀為「極無有」,而「常無有」本寫作「恆無有」。

可以推測,《天下》裡的「常無有」或為「極先無有」之意。《老子·二十五章》接著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常無有」,即對宇宙之初「道」的狀態的描述。

《恆先》提倡無名、無事、無欲、無思、知止,主張樸、靜、虛,這些和《老子》的精神是契合的,但其「濁氣生地,清氣生天」的氣化生成理論又是《老子》所無。

和「太一」的情況類似,《老子》裡並沒有直接出現「常無有」的提法。《恆先》和《太一生水》可以看作是道家後學的作品,但沒有更多的證據表明它們是老子和關尹的學說。那麼,《天下》是否把道家後學的理論當成了創始人老子和關尹的理論;或者是借用了道家後學的概念,也未可知。

出土文獻中接連出現《太一生水》和《恆先》兩篇文章,似乎不僅僅是一種巧合。關於老聃、關尹「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的謎題,還有待學者們繼續探索了。

相關焦點

  • 《天下》裡的謎題:關尹和老聃的學說
    和《非十二子》類似,《莊子》雜篇裡的《天下》一文,也是對諸家學說的評價和批判。不過,《天下》記錄諸子歷史淵源、總結其說之要,更多了一種學術史的味道。於是《天下》分述墨翟、宋鈃、田駢、老聃、莊周等人的學說,以闡明諸子對古道之一偏的把握。在談到老子一派的學問時,《天下》言: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 莊子這樣讚老聃看關尹
    而關尹與老聃,正是在圍繞著這樣的思想而非常喜悅之。一方面:封堵自我於無阻的無有中;另一方面:自己所圍護的只有原一、始一(太一也);並且以淹沒潛於底下(以濡弱潛下[謙,潛也]),為顯表(表,顯也);以虛空不塞(以空虛不毀[毀,塞也),為充足(實,充足)。
  • 老聃不是太史儋
    近二十幾年,隨著對郭店楚簡尤其是《楚簡老子》的研究,加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的研究成果,有些人開始認為《楚簡老子》是春秋時期老聃所作,《帛書老子》及其他(包括韓非子之所見)均本於戰國時某人對老聃《老子》的全面改寫。我是認同這個推論的。網上閒逛時,我發現有一通文後評論很有造詣(評論者名為郭沂),就複製到電腦裡保存。今天想何不也放在自己公眾號裡與讀者分享呢?
  • 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十豪」,除了孔子和孫臏,你還認識哪幾個?
    「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在戰國末期秦國相國呂不韋主持編纂的《呂覽》一書之中曾如是寫道。後人因此將老聃、孔子、墨翟、關尹、列子、陳駢、陽生、孫臏、王廖、兒良這十位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並稱為「天下十豪」。說到這,很多同學可能就有有點懵了,心裡在想「除了孔子、孫臏聽過之外,其他的人怎麼感覺『陌生又熟悉』呢?」
  • 戴建業:《老子》的作者之謎——老子、老聃、李耳究竟是幾個人?
    戴建業:《老子》的作者之謎——老子、老聃、李耳究竟是幾個人?《老子》一書的作者在《史記》中並不是一個問題,司馬遷雖未直接說老子寫下了《老子》,但他明白無誤地說老子寫下闡述「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的書後才離開關令尹喜的。
  • 司馬遷記載了三位老子: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誰是真正的老子?
    在司馬遷之前,從未有人稱老聃、老子為李耳,很可能先秦時代另有一人叫做李耳,司馬遷把這兩個人搞混了。為什麼說老聃最有可能是老子呢?因為《莊子》一書中經常提到老聃,如《莊子·天下》認為關尹、老聃一派道家能夠體認宇宙人生的根本原則,是古代的博大真人,並強調了他們濡弱謙下的處事態度。《莊子·天下》中對老子的評價,與《道德經》中的思想如出一轍,因此老聃最有可能是老子。
  • 生化危機2克萊爾裡關密碼大全 克萊爾裡關所有謎題答案
    《生化危機2:重製版》中的克萊爾裡關的密碼有三硬幣密碼,獅子雕像是王冠、火炬、鳥,獨角獸雕像是雙子、天秤、蛇,女神雕像是羊、豎琴、鳥。儲物櫃掛鎖謎題,警局二樓儲物櫃密碼是CAP,三樓儲物櫃密碼是DCM。密碼還有很多,詳情點開此條目查看。
  • 尹喜和老子的傳說
    相傳老子騎青牛雲遊天下。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學識淵博,心藏大智,便叮囑下屬為有形貌脫俗之人,不得聽任其過關。自己還派人灑掃道路,焚點香火,恭候聖人到來。老子行至函谷關,尹喜聞訊,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禮,再三叩拜,敬請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後尹喜便託病辭官,隨老子一起西行,經關中、越秦嶺、沿渭水受盡千辛萬苦,行至他的故鄉秦州伯陽。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陽龍山上築庵講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書立德,修行練功,經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講給尹喜。
  • 「尹」姓與《黍離》之悲,「尹」姓的祖先是天下十傑之一
    我國詩歌史上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百家姓中的「尹」姓就源自這首詩的作者。所以他的兒子就用祖父尹吉甫的官職「尹」作了氏,也可說,是用封地的地名作了氏。而這兩支吉姓和尹氏的後人,都把尹吉甫作為太始祖。尹姓,今天在全國的有360多萬人,排名第76位。山東省是尹姓的第一大省。尹姓的郡望有甘肅的天水郡,河北的河間郡。著名的堂號有「燕喜堂」。這個堂號取自《詩經·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zhǐ」,說的是尹吉甫的打仗的功跡。燕喜就是慶功的酒宴。
  • 戴建業:《老子》的作者之謎——老子、老聃、李耳究竟是幾個人?
    戴建業:《老子》的作者之謎——老子、老聃、李耳究竟是幾個人?《老子》一書的作者在《史記》中並不是一個問題,司馬遷雖未直接說老子寫下了《老子》,但他明白無誤地說老子寫下闡述「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的書後才離開關令尹喜的。
  • 「貴清思想」——《關尹子》
    尹喜並不看重封賞和爵位,因放不下自己的追求,主要的精力仍然在於「觀星望氣」的研究。據說他有一天「瞻見東方,有紫氣西邁,天文顯瑞,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尹喜常讀天文讖書,知道此紫氣乃吉祥之氣,認為必有聖人由東而西行,據此演算推斷出聖人西行經過的途徑,於是就請求周王任命自己為:由東西行必經之「函谷關」守令。獲準到任後,尹喜恭敬齋戒,率屬下掃道四十裡以候。
  • 腦力遊戲謎題第20關攻略 腦力遊戲謎題攻略20關
    腦力遊戲謎題第20關怎麼過?下面就分享腦力遊戲謎題第20關攻略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有所幫助。 腦力遊戲謎題第20關攻略: Braindom《腦力遊戲謎題》通關大全 第1關 第2關 第3關 第4關 第5關 第6關 第7關 第8關 第9關 第10關 第11關 第12關 第13關 第14關
  • 腦力遊戲謎題第9關攻略 他把手機丟在房間裡了幫他找
    腦力遊戲謎題第9關怎麼過?下面就分享腦力遊戲謎題第9關攻略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有所幫助。 腦力遊戲謎題第9關攻略: 他把手機丟在房間裡了,幫他找。 Braindom《腦力遊戲謎題》通關大全 第1關 第2關 第3關 第4關 第5關 第6關 第7關 第8關 第9關 第10關 第11關 第12關 第13關 第14關
  • 老聃、老萊、太史儋:哪位才是真老子?
    去掉你身上的那些驕氣和各種各樣的想法吧,去掉你那些迎合的神色和空頭志向吧,這些都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孔子聽了,雖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卻不能不為老子那些富有洞察力的人生見解所折服,回去對弟子喟然長嘆,把他與老子的這場會晤作了個生動的比喻:「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走。在地上走的,可以捕之以網;在水裡遊的,可以釣之以鉤;在天上飛的,可以射之以弓。
  • 【學生習作】老聃,我的最愛
    老聃,我的最愛十方中學 高三(2)班  潘繼芳楚王心系自己的國家及身邊的人,他的做法乃人之常情,與我們凡人並無差別。孔子心繫天下百姓,他所關心的不只是親近的人,還有芸芸眾生。老聃的境界又更高一層,他心懷世間萬物,關注的不僅僅是人類,還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普通凡人一定會認同楚王的做法,只要眼前的人過得好就心滿意足了。
  • 關尹:滕卡特數學家出身
    關尹  廣州富力4:2山東魯能  據測算,這是本賽季魯能的第24套陣容,主教練滕卡特應該是數學家出身。  青島中能3:1河南建業  盾不堅,矛不利,建業想保級,需要奇蹟發生。  大連阿爾濱2:1貴州茅臺  恭喜,巴薩球星凱塔在中超終於開和了。  長春亞泰1:2廣州恆大  恆大雖然能贏,但他們已經贏得越來越困難,「霸權」不再。  浙江綠城1:2天津泰達  10輪1勝,綠城逼近降級。杭州球迷喊起了「換孫楊」,可雨恐怕下得不夠大,球場積水不夠深。
  • 腦力遊戲謎題第10關攻略 哪個杯子的水更多
    腦力遊戲謎題第10關怎麼過?下面就分享腦力遊戲謎題第10關攻略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有所幫助。 腦力遊戲謎題第10關攻略: 哪個杯子的水更多? 先把杯子裡的東西都向上滑動,拿到出來,最後就一目了然了。
  • 先秦天下十豪究竟是哪些人?進來全知道!
    《呂氏春秋》中說到:「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後人們也因此將這十人稱作先秦天下十豪。接下來由我給各位看官一一介紹。
  • 探索老聃與《老子》一書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文獻也有孔子曾師事老聃的記載。比如,《禮記》《孔子家語》等文獻。《五帝》篇和《執轡》篇中兩處提到孔子說:「昔丘也聞諸老聃曰」,《韓詩外傳》也記載子夏說「仲尼學乎老聃」。這樣看來儒、道兩家均承認孔子曾師事老聃這件事,這難道只是偶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