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新作: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基本建築的自然屬性

2021-02-18 有方空間

△ 建築消失於自然  ©董素宏

 

項目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東麓的湯山。作為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的配套項目,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位於湯山直立人遺址公園內,基地擇址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西南側一處廢棄的採石宕口,宕口四周的山體近年來經過清除浮石、掛網防護等生態修復和消險治理,裸露的礦坑崖壁成為基地四周的天然屏障和建築粗獷的原質背景。

 

△ 雲夕博物紀鳥瞰  ©董素宏

湯山區域的陽山碑材與新近紀火山地貌,粗礪、沉默、莊嚴,富有歷史感。石頭是湯山區域的重要特質,是濃縮湯山空間美學的精神縮影。位於湯山區域的中國水泥廠、江南-小野田水泥廠等曾經蜚聲業內,因近年城市擴張等原因關停搬遷,但它們生產的高品質白水泥,過去一直是湯山標誌性的石灰石礦產產品。

 

△ 陽山碑材

通過地形整理、基礎開挖的石料加上白水泥建造一個溫泉酒店,是從材料物質性開始的在地性可持續實踐探索,石頭和白水泥蘊含了湯山及其採石宕口的在地性基因。以湯山地質公園悠遠的大地史和湯山猿人神秘的人類史背景為線索,雲夕博物紀營造了未來廢墟般的歷史感場所,讓人們強烈感受到自然在時間中的進化。從湯山直立人神秘的人類起源,到雲夕博物紀浪漫的基本建築原型空間,時間對空間的修復和連接潤物無聲、永不停息。

△ 雲夕博物紀  ©胡昕

△ 雲夕博物紀  ©小熊

△ ©姚力

△ 採石宕口中的雲夕博物紀  ©姚力

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及其周邊景觀區域佔地總面積約為80畝,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酒店有經典庭院房、聯排庭院別墅、雙臥家庭別墅、雙臥山景庭院別墅、VIP定製別墅共五類、39套溫泉度假客房;配套設施包括了中西餐廳、會議及多功能共享空間、生活美學圖書館、設計美學展廊、健身房、冥想空間、草坪景觀活動區及露天泳池等。

 

△ 總平面圖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雲夕博物紀「強制性」沉浸式體驗動線由三條控制軸線組成,連接人、建築與自然,引導並放大充滿空間儀式感的體驗場景,三條軸線也是建築面對自然的三次消失。

 

△ 雲夕博物紀三條軸線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 充滿空間儀式感的體驗場景  ©Wen Studio

東西向主入口軸線從前廣場開始,下坡穿越跌水進入洞穴般的圓形前廳,仿佛從遺址公園博物紀穿越回到湯山猿人神秘的創世紀。從前廳沿著光線的指引拾階而上,大堂空間豁然開朗,視線再折回向東,歷史感的入口門廊成為美好山景的自然景框。東西向主入口軸線和南北軸線在圓廳十字交匯,圓廳位於整體建築空間的核心位置,其功能是設計美學圖書館和Lava Lab生活美學商店。軸線繼續向西,一層的盡端是設計美學展廳。在空間的核心區域布局設計美學圖書館、Lava Lab定製生活美學商店和設計美學展廳,定義了雲夕博物紀以建築為核心的設計酒店屬性。

 

△ 主入口廣場  ©姚力從大堂一側的圓弧形室外樓梯拾階而上,二層屋面的休憩花園、多功能分享空間,無邊泳池三處室內外公共共享場所、從東到西沿軸線展開,以多功能分享空間為中心,軸線穿過無邊泳池融入西側的山林,形成建築面對自然的第一次消失。東西主動線是垂直、立體、局部隱匿的空間控制軸線,從圓廳設計美學圖書館開始的南北軸線則形成了建築連接自然的核心場所。對於度假酒店而言,這一空間極具療愈性,是充滿歸宿感的儀式場所。南北軸線同時也是酒店公區連通客房區的主動線,黑色景觀淺水池襯託白水泥地面向南延伸,再折向東西連接二十棟宕口石塊砌築的石頭房,石頭房沿中軸線一側是白色混凝土圓廳門廊,外側的水景庭院面對東西二側山谷崖壁。庭院裡的半露天圓筒溫泉泡池整齊排列,形成建築明確而生動的邊界。

 

△ 建築消失於自然  ©董素宏

△ 石頭外牆和白水泥圓筒  ©Wen Studio

南北動線一直向前延伸穿越石頭牆洞口,二層高的家庭別墅客房區豐富了中軸線的節奏和尺度。南北軸線在宕口的盡端止於混凝土圓筒,以崖壁為背景的圓筒被設計成冥想場所,空靈而純粹。空間從這裡轉折向上天人合一,建築再一次消失於自然。雲夕博物紀的第三條控制軸線在聯排石頭房和家庭別墅客房之間再次轉折向西,動線自然延伸至山景別墅客房和VIP定製別墅客房區域。在雲夕博物紀建築組群的最西側眺望遠山和落日,實體空間的邊界終止在懸挑的觀景平臺,而建築則第三次消失於自然。

△ 雲夕博物紀南北軸線  ©竇平平

始於1919年的包浩斯,希望以建築為核心統合各個門類的設計;一百年之後,雲夕博物紀發揮整體設計的力量,將生活夢想場景化,表現湯山厚重的大地史和人類史在地性特質。雲夕博物紀博物館式的空間儀式感,和溫泉酒店生活化的日常性相互激發,通過湯山大地史和人類史內容導入,營造具有可持續啟發性的沉浸式空間場景,強化脫離日常的神秘和浪漫體驗,是酒店,也是美術館。歷史入口:清水混凝土立面強儀式感的十字開口,沉默並富有歷史感,定義了雲夕博物紀非凡的打開方式。窄長的白色水磨石甬道穿過兩側跌水聲浪,東西向主動線向下通往主入口,走進神秘的歷史場所。

△ 跌水坡道  ©雷榮仕

△ 跌水坡道  ©張小君

△ 是酒店,也是美術館  ©小熊

神秘前廳:從入口甬道到前廳,門外的跌水和大門內藍色光帶將軸線的起點分為二段,拉長的線型空間自然導入緊湊的地下圓廳。洞穴般的圓廳是光的神秘容器,時間被拉回到湯山猿人神秘的創世紀。挑空圓廳的上方,麻繩編織的五彩天幕是令人嚮往的神秘宇宙星空,十八級光的臺階則進一步強化了進入大堂的空間儀式性。

△ 神秘前廳  ©小熊

△ 神秘前廳  ©邱文鐧

△ 是酒店,也是美術館  ©董素宏

通透大堂:從光與色浪漫的前廳拾階而上,空間豁然開朗,酒店大堂南北二側分別布置接待臺和開放廚房,只有東向開敞面對入口水院,遠處歷史感門廊是大堂的自然景框,窗外的深秋,滿屏層林盡染。大堂南側接待臺背景牆上陳列了張雷建築工作室的30個建築作品模型,定義了雲夕博物紀作為主題設計酒店的空間屬性。

 

中心圓廳:圓廳設計美學圖書館是東西和南北二條軸線交匯的地方,頂面十字星陣列的射燈和水泥吊燈明確表達了二條軸線的交叉關係,主動線在這裡從東西折向南北,透過長廊可以第一次感受山谷環抱的白色石頭房聚落。

△ 雲夕博物紀大堂  ©董素宏

屋頂平臺:二層屋頂隱藏了雲夕博物紀的標誌性畫面:中軸線上的多功能分享空間完整聚焦了儀式感南北軸線,東西兩側平臺俯瞰整個山谷宕口環抱中的建築組群。高密度陣列的混凝土圓筒、石頭房屋頂和宕口崖壁構成建築、融合自然的經典關係,營造具有未來遺址般的歷史質感。無邊泳池:泳池位於二層屋頂,正對多功能分享空間軸線的近端,向西懸挑深入山林,透明欄板進一步模糊了建築和自然的界限。懸浮平臺:長長的廊道挑空伸進石頭房區域,從二層屋面拾階向南,行進中不斷感受中軸線天人合一的空間力量,通過場所營造感受更好的自然,時間對採石宕口這些大自然瘡疤的修復一直在悄悄進行,永不停息。

△ 懸浮平臺  ©小熊

△ 懸浮平臺  ©邱文鐧

療愈通道:對於溫泉度假酒店而言,白色石頭房聚落中間的通道是治癒性的,通道兩側混凝土圓筒和建築外側宕口崖壁的雙重場所定義,形成了雲夕博物紀純淨場所感、神秘儀式感和浪漫歸屬感的標誌場景。冥想圓筒:冥想空間是時間和自然的容器,主軸線聚集的能量在這裡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繼續向南消失於山谷石壁,其餘部分則通過混凝土圓筒折向山谷上空,連通天地蒼穹。無儘儘頭:VIP定製別墅之間的懸挑觀景平臺是建築的終點,但云夕博物紀的空間並沒有就此結束,軸線的餘波追隨落日,向西消失於南京城方向的遠山。

 

△ 消失的軸線  ©姚力地臺客房:呼應湯山直立人洞穴的在地文脈,雲夕博物紀客房家具、牆面和地臺採用統一連續的白水泥界面,營造席地而臥的慵懶度假氛圍。白色混凝土圓筒半露天泡池是更具歸屬感的洞穴空間,帶來溫泉酒店脫離日常的「家徒四壁的高級感」浪漫體驗。

△ 酒店室內  ©姚力

△ 酒店室內  ©Wen Studio

△ 圓筒泡池  ©Wen Studio

雲夕博物紀的空間營造和沉浸式體驗過程,充分體現了基本建築以人和空間、材料和建造、基地和場所關係為核心的設計思想。白水泥混凝土圓筒、白色石料外牆,白水泥路面、灰白色納米水泥牆面、家具及地臺等在建築中整體使用,白色作為空間主色調營造簡單純粹、極致浪漫的度假氛圍。

 

△ 採石宕口中的雲夕博物紀  ©小熊

△ 石頭外牆和白水泥圓筒  ©Wen Studio

△ 石頭外牆和白水泥圓筒  ©姚力

雲夕博物紀由採石宕口廢棄的石材建造而成,通過麻繩、藤編等手工織物的運用,更設有雲夕自有生活方式品牌Lava Lab設計的杜邦紙系列生活用品以及特種水泥系列客房用品,環保理念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學方式,貫穿於整個沉浸式體驗過程。

 


△ 雲夕博物紀大堂麻繩編織的發光頂  ©Wen Studio以設計美學提升體驗,以設計美學助力環保,雲夕博物紀通過沉浸式設計美學空間體驗、建築為核心的整體設計、常態化主題展覽三方面的豐富內容,思考和探索了設計酒店(Design Hotel)的構成屬性。

 

△ 設計美學圖書館和Lava Lab生活美學商店  ©董素宏

除了精心設計的空間和光,沉浸式設計美學體驗還包括在重要空間節點上,通過博物館式的湯山大地史和人類史內容的文字提示、表達人類和自然的辯證關係。雲夕博物紀就像是其300米開外的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的序廳。酒店大堂和客房的牆面上,材質理念、溫馨提示和環保理念通過絲網印刷放大,以更具儀式感的方式被展示。超越不完美的日常、表現時間的痕跡,改變看這個世界的方式,酒店也是美術館。

 

△ 採石宕口中的雲夕博物紀  ©小熊

△ 度假庭院  ©Wen Studio

以混凝土、石頭和水為主題的湯山雲夕博物紀,是礦坑宕口原生地貌的基因延伸。湯山的大地史和人類史通過設計的力量被感知和體驗,時間對空間的修復、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在雲夕博物紀以基本建築自主、原始、簡樸的空間營造理念再現。雲夕博物紀屬於湯山,也可以屬於所有地方。

△ 一層平面圖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 二層平面圖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 立面圖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 剖面圖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施工圖設計:費小娟、朱旭榮、郭震、高晨、於劍、王碧通

視覺 / 李茜雅   校對 / 李敏

 

本文由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授權有方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點「在看」,為好設計點讚 

相關焦點

  • 新作| 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南京 /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以湯山地質公園的大地史和湯山猿人神秘的人類史背景為線索,雲夕博物紀營造了未來廢墟般的歷史感場所,讓我們感受到自然在時間中的進化,從湯山直立人神秘的人類起源,到雲夕博物紀浪漫的基本建築原型空間,時間對空間的修復和連接潤物無聲、永不停息。 ▼石頭和白水泥蘊含了湯山及其採石宕口的在地性基因 小熊
  • 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 浸潤在光與色的濃烈情境之中,雲夕博物紀展現其獨一無二的神秘和浪漫
    雲夕系列精品藝術設計酒店,為杭州亦舍共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立的高端精品藝術設計度假品牌,由中國當代著名建築師,南京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張雷教授主持設計。雲夕博物紀身處於南京湯山直立人化石遺址公園,基地前身為一處廢棄的採石宕口。湯山是馳名中外的國家地質公園,新近紀火山地貌沉默、粗糲、莊嚴、富有歷史感,是濃縮湯山空間美學的精神縮影。
  • 張雷在南京的深坑造了一家設計酒店,消失於自然
    這座建在廢棄採石宕口的設計酒店經3條空間軸線,消失於自然。跟著DECO為你帶來的雲夕博物紀獨家探秘,去現場看看吧! 從南京出發,經過近一小時車程進入湯山。
  • 南京輕奢溫泉民宿2K起!看到這孤獨冰島即視感的建築就想馬上出發
    一直以來,南京湯山溫泉的名號都是響噹噹的,不僅登上了2020十大溫泉品牌排行榜,更是其中一眾品牌的佼佼者!位於南京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既是一個設計感十足的溫泉酒店,又是一家美術館 。雲夕博物紀是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當代紀念性的新序幕,美學空間體驗也是大地史書和人類密碼的感悟,感受更好的自然,看到更好的自己。
  • 高端酒店版圖再擴大!下半年,南京將迎來5家新酒店!
    >裸心旗下:南京裸心嶺度假村雲夕旗下: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一、南京首家逸扉(UrCove by HYATT)酒店預計將於今年四季度開業五、南京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預計將於年內開業湯山作為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是世界著名溫泉小鎮,中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首,資源秉異。
  • 一秒入冬,江浙滬的溫泉酒店不允許你不知道!
    南京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湯山街道湯泉西路171號 南京,有人用「閎約深美」來形容這個城市,她曾坐擁六朝的宮牆,也同時有著嘈雜的市井。
  • 江浙滬這10個天然溫泉,你泡過幾個?|寧海森林溫泉|湯山溫泉|溫泉...
    這次整理了《江浙滬10大天然溫泉》  中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首的湯山溫泉  全國三大優質溫泉之一的寧海森林溫泉  浙江唯一主動上升泉的承天氡泉  ... ...    身處於南京湯山直立人化石遺址公園,前身是一處廢棄的採石宕口。雲夕品牌與湯山溫泉文化中心合作,找來建築大師張雷,成就了如今的雲夕博物紀。
  • 遇見湯山|如果湯山是一本書,一定讓人百讀不厭
    言及湯山,多數人腦袋裡出現的畫面還是秀麗的自然山水,但是現在的湯山可遠遠不只有這些,除了大力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之外,還修建了許多設計感、藝術感十足的建築。青瓦粉牆的宋式庭院建築,隱藏在公園的湖光山色之間,這是湯山的易湯溫泉酒店。
  • 回歸自然!中建八局這個工程用礦坑石料雕琢空間美學
    回歸自然! 近日,中建八局匠心打造的南京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 回歸自然!這個工程用礦坑石料雕琢空間美學
    近日,中建八局匠心打造的南京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正式投入運營綠水青山 探尋人類起源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建在項目整體設計採用三條軸線貫穿整個區域沉浸式設計美學空間在這裡體現的淋漓極致若傍晚身處酒店便會發現匠心建證 回歸生命本真項目「繼承」礦坑宕口原生地貌的基因顏色主體選用最原始的白色呈現湯山猿人遠古神秘
  • 著名建築師張雷即將亮相2017國際創意城市南京論壇
    (圖為赫爾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館) 一種方法:基本建築 「向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學習」是張雷一直以來非常重要的想法。他說:「設計最終目的是『為人』。詩人住宅張雷使用了紅磚。原因是基地附近有燒制紅磚的磚窯,每平方米成本不過800元。
  • 遇見湯山|湯山溫泉、優質珍稀溫泉、真溫泉
    2010年9月湯山溫泉水質通過了歐洲水療協會和NPO日本溫泉設施衛生管理協會雙認證。》可認證湯山區域內12口溫泉井均為優質珍稀溫泉或優質溫泉。此外,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泡真溫泉),江蘇省旅遊協會與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特建立湯山溫泉
  • 南京湯山溫泉自駕遊攻略
    待在家裡閒著沒事兒,於是乎就和朋友想去泡泡溫泉。由於只有周末兩天的時間,所以只能選擇在去上海周邊的溫泉。朋友的朋友給我們推薦說度啦啦旅行網上有幾個不錯的溫泉團購,於是乎我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選擇預定了一個南京湯山頤尚溫泉。
  • 湯山溫泉,一個集溫泉、酒店、會展等產業、品牌於一體的經濟新區
    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總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一期佔地面積1.2萬多平方米,一期綜合項目包括公園、花海、山地溫泉、湖中遊泳等旅遊休閒設施。湯山溫泉佔地約3萬多平方米,是集山地溫泉、酒店式公寓、高爾夫球場、商業街等配套設施於一體的山地溫泉旅遊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