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支付帳戶分為三類管理(圖)

2020-12-23 環球網

央行12月28日公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小額支付偏重便捷、大額支付偏重安全的思路,對個人網絡支付帳戶分為三類,每類使用支付帳戶餘額付款的交易限額不同。Ⅰ類帳戶主要適用於客戶小額、臨時支付。為兼顧便捷性和安全性,Ⅰ類帳戶的交易限額相對較低,但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強化客戶身份驗證,將Ⅰ類帳戶升級為Ⅱ類或Ⅲ類帳戶,提高交易限額

中國人民銀行12月28日公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央行有關負責人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小額支付偏重便捷、大額支付偏重安全

問:這次出臺的辦法的監管思路與主要監管措施是什麼?

答:人民銀行確立了堅持支付帳戶實名制、平衡支付業務安全與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和推動支付創新的監管思路。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清晰界定支付機構定位。堅持小額便民、服務於電子商務的原則,有效隔離跨市場風險。二是堅持支付帳戶實名制。這也是反洗錢、反恐融資和遏制違法犯罪活動的基礎。針對網絡支付非面對面開戶的特徵,強化支付機構通過外部多渠道交叉驗證識別客戶身份信息的監管要求。三是兼顧支付安全與效率。本著小額支付偏重便捷、大額支付偏重安全的管理思路,根據交易驗證安全程度的不同,對使用支付帳戶餘額付款的交易限額作出了相應安排,引導支付機構採用安全驗證手段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四是突出對個人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引導支付機構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健全客戶損失賠付、差錯爭議處理等客戶權益保障機制,有效降低網絡支付業務風險。

五是實施分類監管推動創新。對支付機構及其相關業務實施差別化管理,引導和推動支付機構在符合基本條件和實質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技術創新、流程創新和服務創新。

支付帳戶與銀行帳戶有明顯不同

問:管理辦法中提到的支付帳戶與銀行帳戶有何不同?

答:支付帳戶最初是支付機構為方便客戶網上支付和解決電子商務交易中買賣雙方信任度不高而為其開立的,與銀行帳戶有明顯不同。

一是提供帳戶服務的主體不同,支付帳戶由支付機構為客戶開立,主要用於電子商務交易的收付款結算。銀行帳戶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客戶開立,帳戶資金除了用於支付結算外,還具有保值、增值等目的。

二是帳戶資金餘額的性質和保障機制不同。支付帳戶餘額類似於預付費卡中的餘額,是支付機構以其自身名義存放在銀行,並實際由支付機構支配與控制。該餘額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一旦支付機構出現經營風險或信用風險,將可能導致客戶遭受財產損失。

相關焦點

  • 央行調整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分為三類帳戶
    優化個人銀行帳戶服務保障個人資金安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工作部署,深化個人銀行帳戶制度改革,有效實施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優化個人銀行帳戶服務,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8〕16號,以下簡稱《通知》)。
  •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 支付服務體驗升級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 支付服務體驗升級  作者:戴曼曼  2020-06-01 人民銀行將個人帳戶細分為三類,通過管控限縮二、三類帳戶動撥金額及用途
  • 央行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 小額支付帳戶額度略有調整
    銀行帳戶分類又有了新變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在開立帳戶、身份認證、帳戶使用等方面作了優化改進,擴大了II、III類帳戶的應用範圍。2015年12月,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 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將銀行個人帳戶分為不同權限等級的三類帳戶。其中,Ⅰ類帳戶為全功能帳戶,即日常所用的借記卡或儲蓄存摺;Ⅱ類帳戶具備「理財+支付」功能,Ⅲ類帳戶則只能進行小額消費和繳費支付。
  • 個人銀行帳戶將分三類 微信支付綁卡最好別用Ⅰ類
    12月1日,央行關於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的新政將正式實施。根據央行要求,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不同類別的帳戶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新政落地後,大家的銀行帳戶到底該怎麼用呢?  自12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開立帳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如果已經有Ⅰ類戶的,再開戶時只能是Ⅱ、Ⅲ類帳戶。
  • 三類個人銀行帳戶怎麼用(政策解讀)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 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從落實個人銀行帳戶實名制、建立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機制、規範代理開立個人銀行帳戶、強化銀行內部管理和改進銀行帳戶服務五方面進行了規範。   《通知》發布後,個人開戶將有哪些變化?帳戶如何分類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謝眾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個人銀行帳戶分三類 做好個人帳戶分類管理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南)日前,不少讀者致電本報,想要了解個人銀行帳戶相關的知識、如何有效保護自己銀行卡信息安全等相關知識,4日,記者採訪了建行德州分行的工作人員,他們對讀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解答。建行德州分行的工作人員表示,個人銀行結算帳戶包括Ⅲ類戶、Ⅲ類戶和Ⅲ類戶。
  • 微信支付綁卡最好別用I類帳戶 三類帳戶限額不同
    12月1日,央行關於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的新政將正式實施。根據央行要求,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不同類別的帳戶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新政落地後,大家的銀行帳戶到底該怎麼用呢?
  • 也談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新政與支付機構
    在一片讚譽中,筆者聽到這樣一個聲音:「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新規限制了支付機構和支付帳戶業務」。真的是這樣嗎?筆者認真研究了一番,也來說道說道。  筆者先帶大家來看看新規本身。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新規,即《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是人民銀行針對公安機關反映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中涉及支付環節方面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後制定的。
  •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 保障資金安全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 保障資金安全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18-12-28 08:50:46字體:大 中 小  根據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文件已實行2年,但仍有一些客戶對政策理解不透徹,造成帳戶無法正常出帳或入帳問題。
  • 二三類戶帳戶有風險隱患?專家:個人信息洩露是主因
    日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某市民忽然發現自己支付寶帳戶中被莫名綁定了多張自己的虛擬借記卡,但並非她本人辦理。就此事件暴露的銀行卡風險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相關風險安全專家。風險安全專家表示,從目前報導信息看,此事疑似用戶個人信息洩露導致的持卡人資金風險。報導中該持卡人在支付機構被盜用資金的原因,初步分析,主要在於用戶信息洩露、某些支付機構通過銀行卡找回登陸密碼的流程存在安全漏洞,導致持卡人在支付機構的帳戶資金被盜用。但由於報導中涉及某些支付機構以及多家銀行帳戶信息,相關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核實。
  • 央行深夜特急文件:落實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
    2015年12月底,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 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將個人銀行帳戶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有Ⅰ類帳戶的,再開戶時只能是Ⅱ、Ⅲ類帳戶,不同類別的帳戶有著不同的功能、額度和權限。其中Ⅰ類銀行帳戶等級最高,可享受的銀行服務也最為全面。
  • 銀行卡新規來了 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成熱點
    2016年9月30日,為有效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進一步提升支付結算安全性,央行發布《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進個人帳戶分類管理,明確指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銀行只能開設一個Ⅰ類銀行帳戶,同一人在同一支付機構只能開設一個Ⅲ類支付帳戶。
  • 支付寶微信7月前不認證支付將受限 升級為三類帳戶需五種認證
    隨著央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7月1日正式實施,第三方支付機構正加大對用戶帳戶「升級認證」的推進力度。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了解到,為了響應監管要求,支付寶和微信均已啟動了相關的系統升級和改造工作,並根據辦法的要求幫助用戶完善身份信息。
  • 「虛擬信用卡」可分為三類
    (原標題:「虛擬信用卡」可分為三類) 按照與實體信用卡的關係及實現方式的不同
  • 銀行帳戶分類管理辦法:Ⅰ、Ⅱ、Ⅲ類帳戶功能明細
    如今,行動支付日益便捷,市民使用手機消費的頻次越來越高。1月22日,記者從市內商業銀行了解到,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各大商業銀行將從便利Ⅱ、Ⅲ類戶開立和使用著手,進一步發揮Ⅲ類戶在小額支付領域的作用,推動Ⅱ、Ⅲ類戶成為個人辦理網上支付、行動支付等小額消費繳費業務的主要渠道。
  • 微信支付綁卡最好別用Ⅰ類帳戶
    下月起個人銀行帳戶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級別不同意味功能和額度的差異  微信支付綁卡最好別用Ⅰ類帳戶  12月1日,央行關於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的新政將正式實施。根據央行要求,個人銀行帳戶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不同類別的帳戶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
  • 完善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
    目前,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政策已實施三年多,為進一步了解政策實施效果,以菏澤市30家銀行機構作為調研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現場核實等方式對個人Ⅱ、Ⅲ類銀行帳戶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四)個人Ⅱ、Ⅲ類銀行帳戶無獨立考核機制,推廣手段單一。一是僅少數大型機構將Ⅱ、Ⅲ類銀行帳戶考核納入個人業務客戶發展類指標進行考核,主要按客戶量考核,對於客戶擁有多個帳戶、個人帳戶類別等無細化考核指標。二是少數銀行機構採取免除費用推廣個人Ⅱ、Ⅲ類戶。如交通銀行採取免掛失手續費、年費、帳戶管理費等措施,鼓勵客戶進行帳戶清理或降級。
  • 支付寶:未實名帳戶餘額支付將受限
    日前,支付寶為配合新規實施,支付寶在《非銀行網絡支付管理辦法》出臺後啟動了相關的系統升級和改造工作,落實相應實名要求。
  • 明起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 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一張Ⅰ類卡
    此前,央行下發《關於落實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從12月1日起,個人帳戶將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帳戶,個人在銀行開立帳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  昨日,記者專門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相關負責人進行解讀,分析新政對老百姓帶來的影響。
  • 個人銀行帳戶分類明起實施 從金融電子化趨勢看帳戶安全
    11月25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特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16〕302號)。按照此前要求,個人銀行分類管理制度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個人銀行帳戶分類」是在央行2015年12月25日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中首次被提出,《通知》指出,銀行應建立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機制,將個人銀行帳戶分為 Ⅰ 類、Ⅱ 類、Ⅲ 類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