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午,正午出生的正午,優點是愛吃,缺點是愛吃,特長是愛吃。
今天是工作日,我先生休息一天。兩個人磨磨蹭蹭一起去理個髮,理完髮路過一家港式茶餐廳,慢慢悠悠吃個飯。煲仔飯、蟹黃豆腐、三杯雞,吃得兩人一臉懷念一本滿足。

以前租房子住的時候,附近有家港式茶餐廳,隔段時間就會去那裡打個牙祭,保留菜式是對於我這個北方吃貨來說第一次見還沒等吃就愛上的煲仔飯!
服務員小心翼翼地捧著你的煲由遠及近時的樣子,打開蓋子了裡頭蒸的幾近透明的臘腸和臘肉,綠油油的菜心,再倒上煲仔飯醬油,鍋裡發出滋滋啦啦的聲響,冒出來的臘肉香和米飯焦香,趕緊盛一勺在碗裡,用小勺送進嘴巴裡那一刻,油潤有嚼勁的米飯,微甜的臘腸鹹香的臘肉一起在嘴巴裡舌尖上共舞,嗯,吃貨的靈魂得到了升華。

後來那家茶餐廳關門大吉了,我也搬了家,好像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煲仔飯了。當然,好吃的煲仔飯多得是,說沒那麼好吃那哪兒可能,應該只是那時候的苦中作樂的味道更香吧。

正宗的三杯雞做法我也不知道,畢竟沒去過臺灣也沒去過江西,只知道要想三杯雞的味道正點,一定要有羅勒葉。羅勒也叫金不換,還有人叫九層塔,其實九層塔是羅勒的一種,味道比甜葉羅勒味道更衝。我家的三杯雞做法簡單,雞腿切成中等塊,用少油微火將雞塊略煎黃,盛出備用。鍋裡少許油燒熱,放很薄很薄的薑片炸到微微幹,放入雞塊和蒜片微微翻炒,一杯生抽、一杯米酒或者醪糟、一杯麻油小火燜,大火燒開轉中火待到湯汁收得差不多,放羅勒葉,想要好看放點青紅椒配色,邊翻炒邊大火收汁,就可以出鍋了。今天這家店裡的三杯雞應該提前炸過,還放了洋蔥和香葉,其實呢,做菜吃飯不用拘泥於正不正宗,味道下飯就是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