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參觀雲霞洞 本報記者 盧紅 攝
A04版
如果說詹姆斯·卡梅隆監製的3D影片《奪命深淵》能讓你感到震撼,外星世界般的洞穴能讓你身臨其境,那麼通化市二道江區的雲霞洞則更能讓你身在其中,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觀。
作為全國「十大巖溶景觀」之一,雲霞洞被寫進了2009年版的高中地理實驗教科書,不過那時人們只能觀賞到4個洞廳。兩年過去了,今天的雲霞洞已經打通了一條2700米的觀光通道,又發現了6個大廳。這是長白山麓對中國自然地理景觀的一大貢獻,也成為通化市二道江區在今年東北亞博覽會上順利籤約的文化旅遊開發項目。
世界最大石冰花群所在地
雲霞洞位於通化市二道江區鴨園鎮以東3公裡處,所在的萬壽山是長白山麓火山群中最為典型的一座。
9月20日,記者來到了雲霞洞。身處158米深的地下穴洞,周圍是怪石嶙峋的石壁,低頭是萬丈深淵,抬頭卻望不到天。
項目負責人之一吳國權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0餘萬元。
雲霞洞是第四紀火山活動所遺留下來的一處天然洞穴,相關地質專家評價,雲霞洞是中國北方最富魅力的溶洞景觀和長白山科考最理想的巖石標本庫,還是世界最大石冰花群所在地,價值巨大。雲霞洞是集景色觀賞、科學考察、體驗探險和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項目地。為充分開發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5年前這裡開始了探洞開發建設。
進入洞穴,一群來自廣西的觀光團遊客驚嘆不已,紛紛掏出相機拍攝奇觀。
洞道上下起伏,左右迂迴,總長超過4000米。「目前我們已打通了一條2700米的旅遊觀光通道,串聯起有9個各具特色的大型洞廳。」吳國權說,廳中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不僅有火山活動遺留下的氣勢恢宏的巖漿通道,更記錄了長白山地從6億年前至今的地質演變過程。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巖溶景觀隨處可見,石帷、石幕、石瀑等地質奇觀美不勝收,石耳、石鵝管、石冰花、石珊瑚等成巖標本更是彌足珍貴。
省內最具特色的綜合性景區
洞內,可以領略到火山噴湧的恢宏氣勢,欣賞到溶巖景觀的瑰麗多姿;洞外,可以飽覽山水相依的和諧美景,享受怡然自得的野外生活。吳國權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結束,接下來將完善景區的後期配套設施建設。
雲霞洞景區總面積80萬平方米,分溶洞核心區、休閒度假區、娛樂遊戲區和商務服務區等多個功能區塊,洞外配套景點12處,景觀工程40餘項,是集旅遊觀光、探險體驗、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省內最具特色的綜合性景區。
「景區後期配套設施建設,將完全按照國家AAAA級標準及國家地質公園標準建設。」吳國權說,除景區主推的火山溶洞外,即將啟動建設的酒店可接待近千人同時就餐,同時將有旅遊超市和大量的購物攤點;景區中心賓館可接待大型、高檔旅遊團隊,也可舉行高規格的會議,提供高中檔的娛樂、休閒服務。每天可解決2000~3000人不同檔次遊客的食宿問題。同時,為了活躍遊客的旅途氣氛,景區內正在興辦娛樂場。
吳國權介紹,未來的雲霞洞,將有探險、滑草、攀巖、冰上運動、天然氧吧、野外拓展、篝火野餐、民俗風情等一系列健身、刺激、益智性的活動項目。不但如此,景區還將建動物園、百鳥園、森林遊泳池等,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前來休閒養生娛樂。目前,山下的戲水池、山上的CS野戰訓練基地已經對遊客開放。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5月份,景區建設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已接待遊客逾萬人。
據通化市二道江區政府工作人員介紹,依託天然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不僅可以使鴨園鎮脫貧致富,也可以使溶洞在開發和利用中得到保護。
2013年,雲霞洞將打造成吉林省內最大的溶洞文化旅遊項目,直接與間接效益年可收入1500萬元、利潤900萬元、稅金150萬元。
本報記者 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