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西安舉行,丹鳳縣竹林關鎮竹林關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為「文明村鎮」稱號。除此之外,竹林關鎮還申請了一個市級文明村創建、兩個縣級文明村創建;另有竹林關中學教師王安田獲評「商洛好人」,光明村李書芳、趙家庵村姚花榮獲評丹鳳縣第五屆道德模範,竹林關鎮2020年文明創建可謂喜事連連。
近幾年來,竹林關鎮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把精神脫貧扶志扶智與精神文明緊密結合,同步開展,充分發揮鎮村幹部和「四支隊伍」在公民道德宣傳,公民道德教育,扶志扶智、文明創建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開展扶志、扶智、扶技、扶德;普及學風、大興業風、傳承家風、重塑民風、弘揚村風;宣傳教化、誠信顯化、愛心感化、制定固化、環境美化、司法轉化「四扶五風六化」和「四講四強」即講政策形勢,強群眾工作認同;講發展變化,強群眾感恩意識;講誠信道德,強群眾文明素養;講自強自立,強群眾致富信心活動,定期評選「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孝子、孝道村、鄉賢、最美精神脫貧家庭、脫貧致富光榮戶等,開展道德講堂,身邊人說身邊事,現身說法,教育群眾,並進行表彰獎勵,在全鎮營造了團結友愛、崇尚道德、弘揚正氣、積極進取的社會文明風尚,湧現出了敬業誠信、孝老愛親、自強不息、勤勞致富、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和模範,為全鎮弘揚社會正能量和精神脫貧提供了輿論支持。
地處竹林關鎮集貿中心位置、桃花谷景區的竹林關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在創建市級文明村的基礎上,從2018年申創省級文明村,把精神文明創建貫穿於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的始終,每年利用春節和元宵節、三八婦女節、當地農曆三月十八古廟會、黨的生日、國慶、元旦等開展文藝活動,寓教於樂,傳遞正能量。尤其是結合村規民約成立的紅白理事館,制定的杜絕紅白事大操大辦通知,有效遏制了村民過事浪費現象,現在,竹林關村一家過一次紅事或白事,最低可節約2000元,節約成為約定成俗的自覺。
竹林關中學教師王安田30年如一日,把青春時光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剛參加工作應學校需要,跨所學物理專業教英語五年,影響了一代學生,現在他的學生已是副校長,就是受了他的影響當上教師的;後來又教授生物課,把所在竹林關中學初中生物由倒數趕超至全縣第二;平時對貧困家庭學生的關懷幫助,鼓勵他們勵志不自卑,改變人生命運,被商洛市委文明辦評為2020年第三季度「商洛好人」。
(左起第五位為王安田)
光明村李書芳家住在距丹竹路2.3公裡的昌家澗山梁上,地多缺水條件差,從2009年起,悉心照顧食道癌手術後的公公、患有冠心病的婆婆,而且在公公出院後三個月自身又查出子宮肌瘤,即是這種身體狀況,婆婆犯病住院、公公去醫院複查,丈夫外出打工,她都要去陪護,在家還要種地、周末周日接送8裡外在西嶺茶坊埡讀書的兩個孩子。2018年被竹林關鎮評為精神脫貧光榮戶,2020年被評為丹鳳縣第五屆孝老愛親模範。
(光明村李書芳)
趙家庵村廟溝組56歲的姚花榮,家庭五口人,本人四級殘疾。不顧自己腳踝軟骨瘤,媳婦有病,不放棄鼓勵三個孩子上學讀書,依靠種莊稼和點種香菇發展產業,把三個子女培養成大學生。在3個孩子都讀書期間,每要花費兩萬多元時,「一直不敢去做手術」,腰疼厲害了,才花費了八千餘元,做腰椎間盤增生手術;2015年7月,女兒考取陝西理工大學,在孩子們讀書花錢關鍵期,妻子又查出了附件瘤,面對困難和不幸,他們不氣餒不懈怠,堅持用辛勤和汗水開拓著擺脫貧的道路。2018年貧困戶退出評議時,他主動向村委會申請退出貧困戶行列,成為全鎮貧困戶的榜樣。2020年被評為丹鳳縣第五屆勤勞致富模範。
東爐村從2020年初申請創建市級文明村,經過近一年的創建活動開展,目前,村有經濟合作社5個,帶動剩餘勞力就近就業增收,全村整體脫貧,各項工作位居全鎮前列,近期已經市委文明辦組織驗收。南院、雷家洞兩村的縣級文明村創建,活動經常,制度完善,工作開展有序,正進入總結階段,等待驗收。